当前位置主页 > 总第105期
总第106期封面
2011-08-04   meiqifengmian   
高铁之殇
2011-08-04   yangguangbaodao   
6月30日,历经十几年的讨论,投资高达2200亿元的京沪高铁终于正式运营了,然而开通仅10余天,就出现了多起故障。7月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
赖昌星被遣返
2011-08-04   yangguangbaodao   
赖昌星于7月23日被加拿大遣返回国,当天下午,中加双方在首都机场办理交接手续,我公安机关向赖昌星宣布逮捕令。海关总署介绍,自2001年4月专案组撤离厦门以来,共有31名潜逃境外的厦门走私案疑犯归案。
保障房“阴谋”
2011-08-04   yangguangjujiao   
1000万套保障房落地博弈
2011-08-04   yangguangjujiao   本刊记者 温秀云
规模巨大的保障房计划,正向外界透露出强烈的保民生信号:由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将挤入被商品房所垄断的住宅市场,“商品房+保障房”的双轨制时代即将到来……
开发商抢食保障房“蛋糕”
2011-08-04   yangguangjujiao   本刊记者 温秀云
为赢取稳定利润,降低调控风险,上市房企也来抢食万亿保障房建设“蛋糕”。但过程中出现“猫腻”,部分开发商将保障房变成“幌子”,左手拿地贷款,右手却在变更土地用途……
天量资金成建设瓶颈
2011-08-04   yangguangjujiao   本刊记者 温秀云
庞大的保障房建设规模,资金筹措成为落实任务的最大“困难”。“踌躇不前”的社会资金考验着各地政府、企业和市场在这场持久战役中的创新平衡能力。
“民心工程”变“闹心工程”
2011-08-04   yangguangjujiao   本刊记者 温秀云
保障房突击建设,“问题房”在所难免:包头“墙脆脆”、长春“屋漏漏”、广西“瘦身钢筋”、青海“楼脆脆”……“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问题出在了保障安居工程上,更令人揪心。
分配乱象的保障“尴尬”
2011-08-04   yangguangjujiao   编辑组稿/温秀云
深圳富翁“骗购”保障房、福建龙岩公职人员“团购”经适房、山西忻州限价房被官员高价“倒卖”、东莞塘厦官员廉价占地建豪华别墅……一件件保障房分配不公的案例,刺激着“待保障”人群的神经,也考验着社会监管能力。
保障房“梗”在何处?
2011-08-04   yangguangjujiao   编辑组稿/温秀云
进口奢侈品税,该降还是升?
2011-08-04   yangguangbianchang   本刊记者 李璇
一个说要降,一个说不但不能降反而还要升。围绕奢侈品关税问题,商务部与财政部的专家各执一词,并且争论仍在持续,政策走向扑朔迷离。
药监系统反腐态势严峻
2011-08-04   guandaobaijian   
原浙江省药监局长黄萌接受调查
2011-08-04   guandaobaijian   编辑组稿/毕晓宁
湖州政府系统内部人士透露,湖州本地有人早在10年前已经开始举报黄萌,但因其“后台”强硬,一直撼之不动。相反,在此期间,黄萌却完成了从副市长向市长的升迁。
前国家药监局长落马引发药监风暴
2011-08-04   guandaobaijian   编辑组稿/毕晓宁
郑筱萸的落马,曾引来一片惋惜之声。而他上任之后推行的一系列举措,曾经引来满堂喝彩,其时的热烈程度不亚于如今对他的口诛笔伐。
“趋利避害”的权力运作
2011-08-04   guandaobaijian   编辑组稿/毕晓宁
炫富与公众愤怒
2011-08-04   yangguangshixian   
炫富引发公共议题
2011-08-04   yangguangshixian   编辑组稿/毕晓宁
她的背景、骤富之谜,尤其是和红十字会之间的“暧昧”关系,都成为被网民疯狂围观和探究的对象,她的身份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子是如何成为引发举国关注的公共议题之关键人物的呢?
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会
2011-08-04   yangguangshixian   编辑组稿/毕晓宁
一个郭美美,牵出了一个颇具中国慈善特色的红十字会——一手垄断权力,一手与商业结盟。
红十字会的困局
2011-08-04   yangguangshixian   编辑组稿/毕晓宁
郭美美引发红十字会的大讨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全国最大的慈善机构也存在着令百姓无法原谅的腐败问题。
服企汇聚深圳 共享时尚盛宴
2011-08-04   yangguangbaodao   
“慈善传销”的红与黑
2011-08-04   yangguangshehui   编辑组稿/李璇
一面是慈爱,一面是贪婪,这本是两个世界。 一个在台前,一个在幕后,慈善和传销本风马牛不相及。 但一位名叫潘锴红的“慈善家”,却用他的方法将二者联系了起来。
家具业国货“洋名”造假调查
2011-08-04   yangguangshehui   编辑组稿/李璇
价格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号称“意大利原产、实木制作”的“进口”达芬奇家具,被曝光是东莞生产、使用的是密度板等材料。在工商、海关、质检以及媒体的跟踪之下,国内家具行业通过多套手续假冒进口的潜规则浮出水面。
机翼下的内幕
2011-08-04   yangguangshehui   文/无名 编辑/温秀云
近些年,以航空业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公众对此感兴趣之外不免会质疑有些内容的真实性。而航空公司乘务队的诸多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
“书比纸贱”的利润黑幕
2011-08-04   yangguangshehui   编辑组稿/陈楠
被“国情”糟蹋了的牛奶
2011-08-04   yangguangshehui   编辑组稿/毕晓宁
“别让公众为倒退的牛奶标准而哭泣。”
听证“专业户”何时代表人民?
2011-08-04   yangguangshehui   本刊记者 毕晓宁
“共和国脊梁”的虚名买卖
2011-08-04   yangguangshehui   本刊记者 李璇
人生如竞技体育一样残酷
2011-08-04   yangguangshenghuo   本刊记者 堇钰
中国式通胀难题
2011-08-04   yangguangjingji   编辑组稿/陈楠
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定调,仍然要把物价的调控放在宏观调控的首位。总理温家宝近期使用了更加形象的比喻,他把通胀形容为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
王阳明 悟“天理”易 悟“官道”难
2011-08-04   guandaobaijian   文/彭勇 编辑/堇钰
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他主张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香港如何遏制“三公”经费
2011-08-04   gangaotai   本刊记者 温秀云
香港如何遏制“宴会点菜六道以下,不能点鱼翅等名贵食材,吃不了还要打包,就连特首出行有时也得自掏腰包……香港公务员的“三公”经费岂一个“惨”字了得!三公”经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