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为了孩子

卷首语 2017-12-11 20:50:29 本刊记者 毕晓宁/文 总第245期 放大 缩小
  连日来,媒体上相继曝出多起教师欺虐幼儿事件,让人心惊肉跳。除了愤怒和谴责,我们还能做什么?除了事后追责、伤心难过,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要如何保护孩子在离开自己视线时不受伤害?将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尚不成熟的低幼儿童交给他人托管,如果是一个家庭必须做出的选择,那么父母们该做些什么来预防可能发生的悲剧?

  让人难过的是,这事发生在上海,中国最大最好的城市;而近日被曝光的幼儿园虐童丑闻发生在首都北京。携程算是一家知名公司,这个公司曾因为帮员工解决了孩子的托管问题而令人羡慕,还被《中国妇女报》的官方微博大大表扬了一番。这表明,这种虐待儿童的行为,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我们没有建立起一种让人信任的、足以保护孩子的机制,你不知道接下来被虐待的会不会是你的孩子。

  网络上人们为此争吵不休,在整个事件中,作为最直接的受害者,孩子是最沉默的一方,他们除了啼哭,发不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即便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被人质疑存在被诱导的可能。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宝贝,将自己的“心头肉”交给他人看管、照顾,是很多家长权衡再三之后不得已做出的决定,尤其是那些年龄尚小,自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还发展得不够好的孩子,父母们很难判断,究竟交给什么样的人和机构才能真正放心。因此,除了对托幼机构的所谓资质和软硬件的调查考量,保护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成长于文明社会的年轻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从“乖乖听话”、“对人有礼貌”、“要懂得谦让、忍让”开始的,告诉他们见了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老师说的话要认真听,努力培养一个“好孩子”。对孩子来说,有时老师的权威甚至高于父母。但是幼小的孩子通常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并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抛弃这些所谓的尊重和服从的规矩。

  专业人士表示,家长可以尝试扮演坏人,装作要打要骂,创造出对孩子造成威胁的情境,适当让孩子感到害怕,然后换另一个家长告诉孩子:如果遇到这样的人,就算是老师或者老人家,也可以不用讲礼貌,大声喊出来;赶紧跑开,去找其他人帮忙;但如果身边没有可以保护你的大人,尽管反抗,没有人会因此责骂你,反而会夸你勇敢。

  当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这个勇气、力气或者运气躲开施虐者的伤害。如果不幸发生了,怎么教会孩子及时让家人知道呢,尤其是那些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孩子?作为家长,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父母家人是你最能够依靠的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好的或者坏的,父母都会帮助你、保护你;即使有人威胁你不让你告诉爸爸妈妈,别害怕,大声说出来,让爸爸妈妈去对付一切。只有建立了这样的信任感,家长才有可能在孩子被伤害时即时发现问题。至于那些非常不善于表达的小宝宝,家长应该更加关注其日常的行为表现有何异常,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通过仔细周到的观察和询问,间接了解孩子的状况。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善意与温柔的对待,所有这些关于自我保护的教育都不会得到实践。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