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用音乐传递爱与和平,共同创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阳光城市 2023-11-07 秋雅/文 总第316期 放大 缩小


  金秋的深圳,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蜜也似的美好季节里,时隔四年,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在大家的期盼中精彩回归。从9月8日到10月31日的54天里,来自三十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逾千名艺术家汇聚鹏城,举行了59场演出。其中既囊括了交响、器乐独奏、声乐独唱、合唱、民族戏曲、世界音乐等多种音乐会场次,也包含了古典芭蕾、现代芭蕾、现代舞、音乐剧等其他门类,为鹏城市民足不出深便欣赏到艺术饕餮盛宴。

  深圳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韩望喜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自2017年创设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对外讲述深圳故事、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的重要平台之一。

  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首次来深携“波莱罗之夜”连续三天上演艺术狂欢

  10月13日到15日,享誉全球的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连续三天上演现代芭蕾的艺术狂欢“波莱罗之夜”,用经典《波莱罗》等剧目,带领鹏城观众走进美轮美奂的艺术空间,为“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本次演出是该舞团首度来深,吉尔·罗曼精心编排了3天3场现代芭蕾舞GALA,包含《众生奇想》《爱与死亡》《巴克蒂三世》《波莱罗》4个经典剧目、2套组合。其中,最经典的要数《波莱罗》。黑压压的舞台上,陈放着一张硕大的红色圆桌,桌上凝固着一位双臂交叉,保持着如胎儿般休眠姿势的舞者。圆桌后摆放着一排椅子,几十名低头沉思的男舞者安静地坐着。音乐响起,舞者缓缓张开双臂,开始了缓慢、简单、但坚定的舞姿。随着乐曲的加强,舞者速度越来越快,身体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周围的男性纷纷被唤醒,加入了狂欢的舞蹈。当所有人都情难自禁,围绕着圆桌狂舞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舞蹈就这样在高潮中到达了尾声。整场演出也就此谢幕。舞蹈与音乐的完美配合、舞者精湛的演绎、壮观意象的诠释让人久久不能自拔。

  作为演出的最大亮点,吉尔·罗曼表示“区别于以往版本的最大特别之处在于《波莱罗》加入了18位深圳的舞者”。18位舞者均来自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舞蹈音乐学院舞蹈系,入选舞者全程参与剧目《波莱罗》的联合排练和现场演出。

  除了《波莱罗》,舞蹈《众生奇想》通过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带领舞者们一步步翻越艺术的藩篱;《爱与死亡》《巴克蒂三世》则展现了贝嘉作为编舞家对音乐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演员们把在艺术、文学、历史、哲学上的修养,统统融进舞蹈,配合舞台明暗变换的灯光,展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天的演出现场反响热烈,每段表演结束后,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此起彼伏的赞美。“这是我看的第一场芭蕾舞剧,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从福田赶来的张女士演出结束后不住地称赞,“今晚的演出不仅让我看到了世界顶尖的芭蕾舞者,还能感受到编舞家的创新编排。尤其《波莱罗》展现出了舞者灵动的身体以及丰富的哲学思考。”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列宾精彩演绎“弦上之巅”,尽展“一带一路”艺术芳华

  作为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重磅节目——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瓦汀·列宾携钢琴家斯维特拉娜·斯莫莉娜于10月15日来到深圳音乐厅的舞台上,为鹏城观众带来了德彪西、格里格和弗兰克三位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三部小提琴奏鸣曲。弓弦间热烈的灵动与似水的柔情令在场观众深深沉醉,难以忘怀。记者在现场发现,当最后一个音符结束良久,观众依旧掌声热烈,演奏家两度返场,场面极为震撼。

  本场音乐会的演奏曲目为德彪西的《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格里格的《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和弗兰克的《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三部作品均创作于作曲家技法成熟时期,虽在音乐语汇上各有风格,但在技法之外都饱含思考与情感。

  《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是德彪西创作生涯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唯一一部小提琴奏鸣曲。这部作品中,德彪西式的音乐语言更为抽象、精炼,印象主义的“雾中风景”引人入胜。格里格的《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为作曲家沉淀二十年之作。作品中挪威民间音乐的色彩不减,技法虽简单质朴,思想情感却深邃广阔。音乐会下半场,列宾带来了以情感见长的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曲家将这部作品献给比利时小提琴家伊萨伊作为结婚贺礼,小提琴与钢琴恋人絮语般地配合交谈,优美至极。

  演奏中,列宾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眉间舒展。跟随急速狂热、平缓悠扬的乐曲,情感在沉闷与欢快间丝滑过渡。

  演出结束后,在长时间的鼓掌与叫好声中,列宾两度返场,额外带来了两首佳作——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连斯基咏叹调》——“青春啊,青春”,带领观众走进普希金笔下的爱情绝唱;以及柴可夫斯基的《谐谑圆舞曲》,该曲开始便直抒胸臆,从欢快转入忧郁,又重现活泼,在热烈的旋律中结束。整场音乐会大段华彩,各种高难度演奏技法掀起一阵阵演奏高潮。现场观众纷纷表示,列宾的演奏如音乐会的主题“弦上之巅”一样,带领大家一起飞跃音乐艺术的巅峰。

  非洲天后法图玛塔·迪亚瓦拉首次来华演出,在特区深圳唱非洲旋律

  10月22日,应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邀请,法图玛塔·迪亚瓦拉来到了特区深圳龙岗文化中心,为深圳市民送上了一场“马里回忆”专场音乐会,以美妙的嗓音欢唱来自非洲旷野的旋律。这是她首次来到中国演出,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让法图玛塔·迪亚瓦拉充满了由衷的向往和热切的期待。

  演出当晚,法图玛塔·迪亚瓦拉身着一袭颇具民族特色的长裙,梳着高高的发髻,胸前依旧挎着她心爱的红色电吉他,一亮相,便引得台下阵阵掌声。在欢快的节奏中,法图玛塔·迪亚瓦拉渐入佳境,边唱边跳,唱出了动人心弦的旋律,跳出了大草原的自由舞步。

  演出的同时,她与观众频繁互动,在其热情的带动下,全场时而响起伴随鼓点的掌声,时而大合唱作为音乐会伴奏;观众时而振臂欢呼,时而左右摇摆。法图玛塔·迪亚瓦拉的随性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拉到最高潮。吹哨子、欢呼、旋转……她在舞台上尽情释放情绪,观众在台下“跳”进非洲广阔的草原,感受无边无际的放松。法图玛塔·迪亚瓦拉对观众说:“音乐不只有听,还要用心去感受。它就像流水,蔓延整个身体。很荣幸,今晚能与在坐的各位分享我的灵魂。”

  当今世界广泛流行的布鲁斯音乐追根溯源,与西非马里的传统音乐息息相关。这里也是法图玛塔·迪亚瓦拉的家乡。14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马里人去往美国,也将马里的传统音乐带到了美国,逐渐成为布鲁斯音乐的基础。对于生长在马里,伴随着传统音乐长大的法图玛塔·迪亚瓦拉来说,布鲁斯是来自灵魂的心跳,演奏布鲁斯音乐就像说话一样自然。在创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她将马里南部的瓦苏鲁传统与国际音乐融合在一起,用马里的民族语言班巴拉语歌唱,寻找能够吸引世界各地人们的旋律,以最好的方式代表了现代非洲音乐。

  “疯狂,太疯狂了!”“不够,完全不够看!”“鼓掌鼓到手肿!”观众席上,大家激动地说。演出当天,法图玛塔·迪亚瓦拉带来了《托隆》《索马夫》《莫戈坎》等12首歌曲,让整个音乐厅都律动了起来。在与观众大合唱环节,她一遍遍地重复着感谢,手动比心,并表示“大家的合唱太美了。”也许是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法图玛塔·迪亚瓦拉在演出即将结束时,带领全场观众跳起了舞蹈,将退场作为了演出的一部分,让许多人依依不舍,不愿离场。因为,这个欢乐的周日夜晚已深深烙在了大家的心里。

  亚美尼亚的巴比伦古德耶夫民族古乐团精彩演绎“丝路古音”,探寻人类文明与音乐薪火相传

  室外,创新与科技点燃了城市的夜;室内,乐器与乐曲唤醒了历史的光。这份时空的交错、文化的碰撞,让10月21日晚的龙岗灿若星河。

  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乐团,花了数十年,挖掘重现了北非、中西亚、东欧地区的民族古乐器,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游历高加索雪山和古巴比伦文明,探索民族音乐的发展之路——这就是来自亚美尼亚的巴比伦古德耶夫民族古乐团。10月21日,该乐团应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邀请,在龙岗文化中心上演了“丝路古音”千年时光之旅音乐会。通过音乐家极具魅力且精致无比的演奏,探寻亚洲人类文明与音乐薪火相传的历史,追溯民族器乐的起源与传承。

  作为当今音乐界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古乐团,巴比伦古德耶夫民族古乐团集合了东欧、中东地区以及中亚各国家与民族地域的古代传统乐器及演奏家,在创始人亚美尼亚作曲家、音乐学者莱文·艾斯肯尼的创作与重新编配下,重现了古代中东与东欧的音乐,并用室内乐合奏的精致形式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在现代的音乐舞台上。

  唢呐、管子、琵琶、二胡等绝大多数的中国民族乐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不少特色乐器是同根同源的“兄弟姐妹”,随着文化融合,互相影响、借鉴,成为今天各国独特的音乐宝藏。当天音乐会上,乐团以“精彩演奏+深度讲解”的呈现方式,为观众阐述着巴比伦古音、古叙利亚古音、亚美尼亚古音、高加索地区古音、中国音乐,五个时期、五个不同地域文明的历史、风貌、音乐与文化。在音乐会主持人蔡上与演奏家们的互动中,观众们了解了台上9个古乐器的“前世今生”,“亲密接触”了那份来自远古的神秘而极富氛围感的优雅。

  扬琴的旋律,也许曾经飘荡在伊朗高原的王宫庭院中;清脆的古典吉他,诞生在黄沙漫天的阿拉伯沙漠里。巴比伦古德耶夫民族古乐团成立以来,以其融汇东西方历史的传统乐器演奏与精湛的古曲编配,让世界乐坛眼前一亮。这种穿越不同文明间的交融与借鉴,在“一带一路”故事里抒写着最波澜壮阔的华美篇章。音乐会现场,观众近距离看到了包含东欧、中东、中亚等国近20种古代民族乐器的集中亮相,在舞台上重现欧亚大陆千年历史长河里那些璀璨的艺术文明。

  中国古典曲目《春江花月夜》在演奏家的手中,通过充满异域风情的乐器,会展现出怎样的意境?演出现场,当熟悉的旋律回荡在音乐厅上空时,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浮现在观众眼前。韵律宛转悠扬,让人仿佛看到了唐朝中华文明在欧洲流传的盛景。“这场音乐会可谓是寓教于乐。都都克笛是中国管子的‘祖先’、苏尔奈唢呐是中国唢呐‘祖先’、阿拉伯古风笛是苏格兰风笛‘祖先’……从未想过,中国从古延续至今的乐器也有自己的‘根源’。今天,不仅能一睹它们的风采,还能一闻它们的悠扬‘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真是太赞了!”深圳市民陈先生深切地对记者说。

  “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是一座宏伟的桥梁,一座连接东西方的文化沟通展示和融合的桥梁

  正如本届音乐季的主题“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所阐释的那样,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已成为东西方音乐文化沟通展示和融合的桥梁。首次来深圳演出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指挥摩纳罗·卡格尼先生对近年来中国音乐事业的长足发展印象深刻。“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愿意为音乐的发展投入资金和精力,而且这里的音乐和欧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来这里交流是正确的方向。”卡格尼兴奋地说,“我和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能够被邀请参加这样的音乐盛事非常开心,今晚的演出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同样对中国音乐行业发展印象深刻的还有伊朗裔指挥家亚历山大·拉赫巴里。这位才华横溢、24岁就被任命为德黑兰音乐学院院长、曾多次在国际主流音乐赛事中获奖的音乐家,10月12日晚在深圳音乐厅首次与深圳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e小调第五交响曲》、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多部扣人心弦的大师之作。尽管是第一次合作,但双方的互动非常默契,整场演出都非常完美。“中国的音乐行业发展得太快了,在全世界都很难找到另一个国家能有这样的节奏。年轻的交响乐团,年轻的音乐家,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可能性,他们会和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样走向世界各地,从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拉赫巴里说。

  2023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仍在火热进行,前来参加演出的各国艺术家们都对这项音乐盛事以及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予以高度评价。来自罗马尼亚的艺术家代表西普里安·特奥多拉什库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国际合作倡议,不管对中国,还是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也给罗马尼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许多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世界各国的艺术家、艺术团体齐聚于此,共同呈现精彩的演出,展示我们在艺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这也代表了‘一带一路’对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非凡意义。”

  西普里安·特奥多拉什库对音乐季举办地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说:“来到深圳后,我对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洋溢的生机与活力感到十分惊喜,也了解到这里的市民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欣赏。我认为,深圳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能够承担起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的重任,不仅代表着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前瞻的国际视野,也代表着对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度重视。”

  文化交流的活跃也带动了深圳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交流。据统计,2022年深圳市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8930.1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出口5089.5亿元,增长28.7%;进口3840.7亿元,增长1.1%。而在今年上半年,深圳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直接投资设立了78家企业及机构,合计中方协议投资额4.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3.15%,实际投资额4700.03万美元,同比增长22.04%。

  韩望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音乐季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敞开大门,邀请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一起用音乐传递爱与和平,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