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李安《中场战事》冒犯美国主流价值观

pinweiyuedu 2016-12-09 15:10:13 李 璟 总第233期 放大 缩小

借着英雄的故事,拍一部反英雄的电影,这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中场战事》)最核心的初衷。看多了美国战争片,对电影宣扬的爱国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已经熟谙于心的观众来说,《中场战事》提供了一个反向的案例,在这部电影里没有英雄只有平民,对战争的描述,也是只有伤害没有胜利。

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的厌恶,来自于这场战争把他们拖进了泥淖当中无法自拔,但反对这场战争不等于否定英雄主义,更不等于承认民众也是推动战争成为既定事实的组成部分。现在李安揭下了那层反思的面纱,对政客与民众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这种一个都不放过的态度,以及打脸时的火辣程度,会让坐在影院里的诸多美国观众感到一种不适感从头弥漫到脚。

反对英雄主义,就是反对战争——李安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拍战争片,这是罕见的逻辑,但李安确实用简单的故事证实了这个逻辑的合理与真实性。还属于青少年的林恩犯了错,作为免除惩罚的交换,他在父亲的运作下进入了伊战部队,由于“在混乱中拥有冷静的头脑”这个特长,他在一场与敌人的混战中英勇地去拯救队伍“蘑菇”,“蘑菇”虽死,但拯救过程被一位记者遗落在战场的摄影机意外拍下,视频传到国内后林恩成了美国英雄。

电影通过对比的方式不断地讽刺美国人对“英雄”的态度,一面是通过夸张、豪华的中场秀,用电视来制造并传播“英雄”的存在必要性;另一面则是无情地对待“英雄”,冷漠地把“英雄”当成满足虚荣的工具,用完之后一脚踢开。

绚烂的烟火、整齐的步伐、震耳欲聋的鼓点、激情的演唱,观众在电视前看到的是震撼的演出,而李安的镜头却直白地告诉大家,这是一场机械的操作,幕后是忙乱的编排,在战场上机敏的战士到了演出活动中变成了任人指使的傻瓜……在经历了这一番折腾后,B班战士达成了统一认识,和现实社会的荒诞相比,战场却是讲究规则至上的,不按规则来,就会死亡,因此认定规则的B班战士才发出了“只有在战场上才是安全的”这样的叹息。

《中场战事》在中国得到的打分较高,达到了8.5分,是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原因的。李安在电影中表现出了他特别东方化的一面,即对普通个体生存的同情与怜悯,表达着他对个体命运卷入历史洪流无力挣脱的悲伤与愤怒。李安在片中始终克制着情绪,被形容为拥有鸽子眼神的他,内心其实有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深渊,他通过《中场战事》把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颤抖着捧了出来。

对喜欢战争嗜血一面的观众而言,《中场战事》的战争场面确实太少,因此它的商业性打了折扣,但控制战争场面的所占比例,却是李安想要实现影片表达重心的必要做法。可以确定,《中场战事》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反战电影,只是它的反战思维不是过去时的,而是当下的未被知觉的,甚至是建立于未来人们对战争的整体态度之上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