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修法严打票房造假

banyuesudi 2016-11-18 15:57:33 总第232期 放大 缩小

中国的电影票房销售正在快速赶超美国。有人甚至认为,接近14亿众多人口的中国有潜力最早明年超过美国。不过随着中国对电影需求的增长,中国当局试图查处人为夸大票房数字的造假行为。

中国最近公布了相关法律的修改草案,目的在于严厉查处票房造假。10月31日,中国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对虚报门票收入的电影公司施行5万元到5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此外,据中国国家媒体报道,如果非法所得超过50万元,可处以非法所得5倍的罚款。根据有待中国全国人大批准的法律修改草案,在某些情况下,地方管理部门可以暂停违法者的经营活动或者吊销其营业执照。业界人士预计,更高罚金的规定一旦开始实施,将有助于扭转中国票房数字的混乱。

要求不透露身份人士告诉美国之音:“票房造假非常猖獗。有些电影以造假的方式促进销售。”知情人举例说,发行商可能行贿影院,把出售给观看某一部影片的观众电影票上写另外一部影片的名字,以提高后者票房的销售数字。票房收入可观的影片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或者增加影片拍续集的可能性。诱人的票房业绩还会刺激投资人对投资购买与这些电影有关的证券的兴趣。投资这些证券的回报取决于影片的票房收入。

有时候,影院故意少报票房收入,以逃避纳税或减少给电影公司的票房分成,将相关影片少报的票房收入计入其他影片的票房,因为影片公司对这些电影的分成比例更低。知情人说,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扩大影院的收入。这些隐晦的做法增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扭曲度。中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票房总收入增长了近50%,达到约65亿美元(440亿人民币)。北美市场票房为110亿美元(约合743亿人民币)。

今年3月,中国电影管理机构发起首次严查票房造假行为的行动。调查发现,香港武打片《叶问3》据报在首映周末收入7200万美元(4.7亿人民币),但实际上其中有470万美元(3200万人民币)为自购票房,830万美元(5600万人民币)为票补。自购票房指的是影院在午夜时段,每隔10分钟就以高于正常水平的价格卖光一场《叶问3》,根本不可能播放这部105分钟长的影片。票补是电影公司包括网上售票常用的一种营销策略,打折销售批量电影票。这种做法合法,据信比做广告更加节省成本。不过,票补同样导致票房的扭曲。

中国国家电影发展委员会的负责人江涛对国营媒体中央电视台说,中国电影管理机构严肃查处票房欺诈行为,把操纵票房的管理人员列入黑名单,一旦上了黑名单,就不得受雇于任何电影院。其他严查措施还包括,在影院安装监控装置,记录真实的观众人数,验证是否与影院售票数量一致。

政府严查之后,中国的票房收入第二季度以来呈下降趋势。根据一家跟电影有关的社交网站时光网的统计,中国票房在第一季度出现可观的50%票房增长率之后,二季度和三季度票房同比分别下降9%和15%。中国四家主要网上售票商取消票补是今年票房下降的另一个原因。网上票商去年卖票的折扣非常大。

虚假的票房导致许多电影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包括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价。中国这个最大的影院经营商的股票价格正出现下行修正。今年1月,万达院线的母公司万达集团谈成一项35亿美元(约合236亿人民币)的交易,收购美国传奇电影公司。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