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古老艺术“阿斯尔”的新魅力

pinweiyuedu 2016-09-18 16:48:52 皇甫美鲜/文 总第228期 放大 缩小

被称为“宴曲之首”的“阿斯尔”,盛行于元朝,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通过内蒙古察哈尔地区蒙古族的反复修饰和改善,在原有的乐曲中融入全新的音调和演奏方式,而今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登上了现代舞台。

“阿斯尔”一般是在王宫宴会、重大庆典等活动上演奏,显现了它独有的高贵。它以马头琴、四胡、蒙古筝、三弦、笛子等乐器演奏,同时还伴有呼麦、舞蹈等艺术形式,其乐曲结构紧密细腻,转调自然,风格高雅,悠扬婉转,是宫廷乐曲与民间乐曲的完美结合。

2010年,察右后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阿斯尔音乐之乡”。2014年12月,“阿斯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悠扬浑厚、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乐曲,犹如山雨欲来时穿过阴沉天空的雷声,配之以华丽的民族服饰、多样的弹奏乐器以及令人如痴如醉的“胡麦”,使人仿佛穿越到了遥远古代的皇宫大殿、国宴现场……这是近日在察右前旗举行的“第八届察哈尔中老年文化艺术节”上深深打动记者心灵的一种乐曲,它的名字叫“阿斯尔”。

宫廷乐曲与民间乐曲的完美结合

官方以王宫府“乐班”演奏,一代代乐师相传为主要传承关系;民间则以师徒相传为主要传承关系。“阿斯尔”作为宴乐形式,即受到民间音乐的影响,也得到王府乐班乐师以及文人雅士的青睐。王府乐曲与民间乐曲相互依存,彼此渗透。王府乐班的乐师们大多是来自民间的、艺术高超的表演艺人。他们在演奏“阿斯尔”的实践中,丰富了“阿斯尔”的创作活动,使其具有了王府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双重特征。“我认为‘阿斯尔’既是宫廷乐曲又是民间乐曲,因为在古代宫廷里演奏的艺人们大多来自民间。”多年从事“阿斯尔”演奏和研究的正镶白旗察哈尔文化协会理事兰图如是说。

不同地区的“阿斯尔”风格各异

“阿斯尔”主要流传于内蒙古原察哈尔八旗,这些旗都有自己的“阿斯尔”,但相互间风格上有所不同,音调结构亦有所区别。大致分为“阿都庆阿斯尔”、“正镶白旗阿斯尔”、“明安阿斯尔”、“商都阿斯尔”、“太仆寺旗阿斯尔”、“红旗阿斯尔”等。正镶白旗的兰图老师介绍说:不同风格的“阿斯尔”有着不同的音调。我们正是通过音调的不同变化来弹奏出不同风格的“阿斯尔”,并以此来创新和发展它。目前察哈尔地区各旗都有各具特色的“阿斯尔”,一般各地的那达慕大会、重大庆典活动的开场演出首选乐曲都是“阿斯尔”。可以说,这些地区的“阿斯尔”已经衍变成了各旗的“旗歌”。

“阿斯尔之乡”再续音乐传奇

“阿斯尔”作为察哈尔地区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察哈尔文化艺术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民族音乐进入全新发展期。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当时的马头琴大师色拉西、四胡大师孙良,以及“阿斯尔”演奏高手巴道尔吉、萨仁格日勒等人先后调入内蒙古文工团,使“阿斯尔”这种传统乐曲走上文艺舞台。1955年,内蒙古歌舞团进京演出,开幕式上演奏的就是“阿斯尔”乐曲,使这一古老的宴乐首次登上首都舞台。

到上世纪末,曾经辉煌一时的“阿斯尔”濒临失传,一些曲目已经无人会演奏。为挽救这一蒙古族古老的艺术形式,察右后旗率先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家“阿斯尔”乐团,整理出“阿斯尔”乐曲乐谱40多首。2010年,察右后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阿斯尔音乐之乡”。

如今已73岁高龄、多年从事“阿斯尔”乐曲演奏的察右后旗“察哈尔文化研究会”成员宝音陶克陶说,为使“阿斯尔”艺术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发展,2010年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两地联合举办了首届“阿斯尔”研讨会,之后又相继举办了多期“阿斯尔”研讨会、艺术节等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对“阿斯尔”艺术的关注与重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