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离婚买房,荒诞而动人的实验

yangguangbaodao 2016-09-18 16:46:58 张 丰 总第228期 放大 缩小

普通人很难像王健林那样定个挣一亿的小目标,对生活在二线城市的人来说,一千万已经是想象力的极限了。如今,人们喜欢用“中产阶级”来谈论大城市中高收入人群,但是,除了京沪深之外,还有真正的中产阶级吗?一个省会城市的高收入者,其财富在京沪深有房族那里,实在不值一提。那么,他们还是一个阶级吗?有可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吗?

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受到楼市调控传言出现离婚潮就很容易理解。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8月末的最后一周,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55.5万平方米,环比暴涨了93.7%;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43722元,环比上涨5.7%,再次刷新上海成交均价新纪录。短短一周时间,房价每平米上涨两千多,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一周赚20万以上。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白领一年的辛苦所得了。

离婚买房是否把人们的道德底线拉得更低了?在一个为了创业可以剪掉大学校园的电线的时代、一个电信诈骗逼死几名大学生的时代,为了买房离婚又算得上什么底线呢。记者探访了上海民政局的离婚大厅,那里人头攒动,根本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尴尬。每一对离婚的人,原因都是“感情破裂”,但在他们的眉宇之间,洋溢着的却是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本应该凄凄惨惨戚戚的离婚现场,却成为全上海最有希望的地方。

我并不是要指责高房价让中产阶级生活得水深火热,他们正乐在其中呢。和你们想得相反,在这种看似荒诞的离婚场景中,我发现了非常动人的东西。至少在对婚姻这一人类普遍制度的探索方面,中国人似乎走在了前列。像默多克这样老奸巨猾的洋人,所想的也就是怎样避免自己的财产因为离婚而遭到损失,他不会想到,通过离婚还可以使自己的财产迅速升值。就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来看,离婚最多能让夫妻关系中的一方获利,而另一方则会受到损失。他们肯定不会想到,离婚这样的“负面”行为,却能让夫妻双方都能获利。

离婚买房,说明这些夫妻手中已经有一套房,而且还能买第二套。如果能够成功,他们将至少拥有两套房,随时可以卖掉一套,换取大量现金,获得真正的财务自由。除了企业主和公司高管,对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唯一的获得财务自由的机会。为此,更改一下自己证书上的结婚日期,又算什么呢?

除了极少数想利用这次机会来甩掉配偶的人,大部分为了买房前去办理离婚的夫妻,不但对自己的婚姻极为自信,对配偶也是非常信任的。媒体挖空心思,找到一些负面案例。在北京,有一对夫妻为了买学区房而离婚,但是买房成功后,妻子却拒绝复婚,最终被丈夫告上法庭。而在上海这一轮的疯狂中,有一位老年男性,利用这个机会,把忍受了几十年的老妻赶出了家门。这样的事情成为新闻,恰恰说明大多数离婚买房的人,最终还是成功复婚了。

我的祖父母如果还健在,应该有100岁了,他们第一次办理身份证,纳入国家的统计形态,已经70多岁了。当然,他们也没有什么结婚证,但是两个人却在一起相互依靠了几十年。通过结婚证对人进行约束的行为,本身就是是现代社会对人性的规训。离婚、买房、复婚,只是办理一系列证件而已,却变成了对人性的拷问,根源其实在于限购政策。随意更改楼市政策,恰恰是房价飙升的主要原因。

那些离婚买房的人,把自己投入残忍的人性游戏之中。从起意离婚再到办理离婚、买房、复婚,每一步都是对人性的极大考验。看起来,他们为了发财不顾一切,有点蔑视人类道德的味道,但是本质上来说,他们的道德感却强于社会平均水平。他们首先要做到夫妻互信,相信对方和自己一样,是真的为了钱,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而离婚。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婚姻法》,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再结婚还是自由。

更重要的是,他们比普通人更能坚守契约精神,在夫妻已经办理离婚的情况下,他们本来可以成为自由人,却仍然选择在经济上相互捆绑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遵守契约是最重要的道德底线,保护结婚证上的信息不更改,反而不是。除了契约精神,这很有可能也同时证明了,爱情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真的存在呢。

在最微观的层面,离婚买房也成为检视夫妻关系的一个契机。我听说的一个案例是这样的:北京一对夫妻,结婚后两人经常吵架,关系并不和谐。刚结婚时,男方私自借钱买房,妻子也非常不满。等到有了孩子,两人又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争吵。后来,房价飙升,限购政策出台,两人为了买房办理了假离婚。这种解放而自由让两人找到了恋爱的感觉,他们享受这种关系的改善,直到现在都没有复婚。

既不复婚也没破裂,这个案例可能过于特殊了。但是对上海、北京那些办理离婚买房的夫妻来说,除了利用政策多买一套房之外,他们并不会损失什么,他们不但多一套房,某种程度上也多了一次婚姻。我们这个时代,不是以多为美吗?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