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草原春秋

yangguangbaodao 2016-08-05 16:08:17 伊 凡/文 总第225期 放大 缩小

清道光十七年,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下府,矗立着一座占地百亩的庄园——忠信府。其背靠起伏的道木图山,面对蜿蜒的敖木伦河。中国近代著名蒙古族文学家、思想家、诗人和画家尹湛纳希诞生于这座府宅。

尹湛纳希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当时忠信府建有规模宏大的藏书楼,收藏了数以万计的书籍。“楚宝堂”之名出自楚国和氏璧的典故,所藏书籍均为汉文古籍;“学古斋”所藏书籍多为蒙文和藏文书籍;“东坡斋”透露出主人喜欢苏东坡,热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藏书籍也是汉文书。藏书楼的书籍成为一家人珍贵的精神营养和文化传承土壤。

尹湛纳希的父亲旺钦巴拉善武能文,生前写作了《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前八回。在父亲的影响下,尹湛纳希和兄长秉承家学遗风,埋头读书,钻研文史,互相砥砺,投身创作。他们在蒙古诗歌押头韵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汉文诗歌严谨的格律,开创了蒙古诗歌的一代新风。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成为影响后世的一代蒙古文学巨匠。

尹湛纳希自幼学会了蒙、汉、藏、满和梵文。少年博览群书,先后阅读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以及诸多蒙古史典籍。同时研习琴棋书画,十几岁就开始创作诗词。清同治元年,25岁的尹湛纳希开始创作第一部章回体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红云泪》,之后创作长篇小说《一层楼》。

父亲去世时,尹湛纳希只有11岁。临终前嘱咐尹湛纳希完成《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的写作。光绪十二年,《大元盛世青史演义》写至第六十九回。该书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蒙古学研究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尹湛纳希一生撰写了大约四五百万字的作品。由于他的创作观和创作方法深得曹雪芹精髓,加之其作品在蒙古族文学史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被誉为“蒙古族曹雪芹”。

清光绪十七年十月,忠信府被焚毁,数以万计的藏书化为灰烬。沉重的打击,使尹湛纳希的精神几度陷入崩溃边缘,一病不起。光绪十八年正月十七日,一代文豪逝世,终年55岁。

尹湛纳希的作品直至1939年才正式出版,1978以后,尹湛纳希的作品陆续被译成汉文出版。上世纪50年代,专家学者开始对尹湛纳希及作品进行研究,并从故居棚顶揭下了珍贵的尹湛纳希手稿。如今,忠信府只有一眼八角井和棋盘山上的石桌棋盘依然凝望着苍天。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