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细读杨绛:散文像清茶 芳香沁人

pinweiyuedu 2016-06-23 15:00:49 总第222期 放大 缩小

岁在丙申,初夏五月。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仙逝。杨先生生前“万人如海一身藏”,低调淡泊度日,临终也叮嘱不希望被打扰。外界的这些议论,嘉奖也好,诟评也好,对她的意义,早就轻如鸿毛了。

这一次,我们不说她的夫君,不评价她的性格,不感慨她的传奇,我们只说她的作品。让我们从文本,细读杨绛。

杨绛做文学翻译,除了堂吉诃德,她还翻译柏拉图对话名篇《裴多》,成为哲学翻译经典。据说,影星林青霞读了喜欢,买了很多本送给朋友。

杨绛写小说,被文学评论大家施蛰存评价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她编戏本,早在1940年代,就写出了比夫君钱钟书出名更早的《称心如意》等“含泪的喜剧”剧作。

在散文创作上,杨绛的成果则更为显著。晚年的杨绛,散文佳作频出,从《干校六记》到《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此外,她写的一系列怀念故人的短篇,自成一派,备受喜爱。

她创造了一种特色极其鲜明的散文文体风格:白描中见功夫、简淡中含深情,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杨绛善于写人,在《记钱钟书与<围城>》,让读者看到大学者钱钟书日常生活中不为外界所知的“痴气”;在《回忆我的父亲》中,看到她当大律师的父亲,如何表现出一个忧国忧民知识分子的担当,以及对女儿杨绛的栽培和用心;在《回忆我的姑母》中,则看到她那位被鲁迅先生写进文章进行讽刺的当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姑母,生活中真实的一面以及在抗日中表现出的高风亮节。

他们的女儿钱瑗,曾对妈妈杨绛与爸爸钱钟书的散文作品进行对比:“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细读杨绛,从她的散文开始。

杨绛的散文创作开始较早。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她写过《阴》等散文,文采绚丽,意识流派。在随后几十年,她的散文写作中断了。直到1980年,杨绛读了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后,决定要写一写自己的干校经历。最终,她写就长篇散文《干校六记》。这一次她的散文文风与几十年前迥异:朴素精炼,深沉含蓄,言简义丰,不与长时间文坛上流行的虚夸、浮躁、雕饰等风气为伍。读来反思良多、深刻难忘。用学者止庵的话来说,“这使得杨绛散文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史上成为一个大题目,不能不重笔书写。”

在止庵看来,杨绛散文语言具有“准确的美,朴素的美和精炼的美。不像一般所谓诗化诗言那样在句式上耍什么花枪,她的句式都很规范,有如寻常说话,属于真正散文的语言。她很少抒情,不大议论,就是抒情议论也是很平凡的字句,以表达真情实感为宗旨,她一般不大写诸如警句之类的东西”。

除了白描这个语言风格,杨绛在选材上有高超的鉴赏力。止庵举例说:“杨绛散文很少有单独的抒情成分,但她的文章却是最有情的,其感人程度为那些抒情散文难于相比。这是因为作品的内容有情,不用抒发就已经打动人了。”

跨入新世纪后,杨绛在整理编订钱钟书遗稿之余,没有间断自己的创作。2003年,她出版家庭长篇纪事散文《我们仨》,因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笔而深深打动读者,风靡海内外,再版达100多万册。写该文时,杨绛先生已经92岁了。她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为我们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

读《我们仨》能感觉到,杨绛似乎将故去亲人当作活生生的存在,与他们娓娓而谈。对家和家人的沉思冥想、甜蜜回味,使本应充溢孤苦之情的老作家,呈现出坦然、淡然、宁静,充满着幸福、满足和自信。

《我们仨》问世4年后,杨先生以96岁的高龄推出人生思考录《走到人生边上》。“走到人生边上”,这个书名,很多读者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罗银胜说:“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差别,更是生命暖流中两个默然相契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我感动莫名。”

在《走在人生边上》中,杨绛关注了很深刻的哲学问题。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融会了文学、哲学、伦理学精神分析等学科的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她还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思路缜密,文笔优美。

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书?杨绛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我对想不明白的事,往往就搁下不想了。可是我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已经走了。这类问题,只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

这是杨绛先生对人生不停地追问,而正是她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她不竭的生命活力。

                                         (凤凰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