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内蒙古蜈蚣坝奇现北魏祭坛

yangguangbaodao 2016-06-09 16:05:06 张斯源 张文平/文 总第221期 放大 缩小

茫茫大青山,巍巍蜈蚣坝。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侧的大青山上,有一个名叫蜈蚣坝的地方,因其形如蜈蚣、路势险峻,被老百姓所熟知。但如果提起就在这蜈蚣坝顶上,竟然有一座和北京天坛形状、规模都非常接近的北魏祭坛,可能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笔者跟随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前往蜈蚣坝,对这里的坝顶圜丘遗址进行现场实勘,并利用无人机,对这座初步认定为北魏时期的祭坛进行了航拍,同时也为大家揭开了蜈蚣坝坝顶圜丘遗址的神秘面纱。

蜈蚣坝历史悠久

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部的大青山,是山前的土默特平原与山后的乌兰察布草原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大青山中的蜈蚣坝,自古以来是山前通往山后的交通要道必经之地。

关于蜈蚣坝的史料记载,最早见于《水经注》和《魏书》,称作白道山、白道岭,有白道联通山前、山后。《水经注》还记载,北魏时期,白道岭之上建有皇帝行宫,具体描述为:“(白道中溪水)其水西南流,历谷,径魏帝行宫东,世谓之阿计头殿。宫城在白道岭北阜上,其城圆角而不方,四门列观,城内惟台殿而已。”

《水经注》中记载的这座行宫,在20世纪80年代,原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的考古学者汪宇平先生经实地调查,认为位于蜈蚣坝坝顶之上的一座土筑圆形遗址,应是魏帝行宫阿计头殿旧址。

北魏祭坛全景

初看,似乎并不是很起眼。遗址远望如一个圆形大土包,为一个高大的土筑圆形台基,周缘环绕有土筑垣墙。台基底径东西约35米,南北约36米,高约5米;基顶中部下凹,东南部留有1米宽的缺口似门迹;台基土质疏松,难辨夯层。环台基建有两重土墙,平均残高不到0.4米;内环墙内径56米,墙体最宽处5.2米;外环墙内径东西87米,南北75米,墙体最宽处4.5米;两重环墙东南部与台基缺口相对处墙迹不明显。据考古工作者介绍,以前的调查工作,曾在台基周围发现有陶片、瓷片和残砖等,但现在已很难找到任何遗物。 

无人机拍摄显优势

在现场,这座北魏祭坛并不是很显眼,因为年代久远,地上建筑已经不是很清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新式武器”无人机此时派上了用场。

笔者看到,考古工作者利用手机和无人机联接,无人机在空中看到的一切景象都能够随时通过手机观测,完全可以选取最佳角度完成航拍。随着工作人员不断调试角度、清晰度,一幅幅让人震撼的坝顶圜丘遗址,景象完整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坝顶圜丘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大青山乡坝顶村西南0.8千米处,坐落在蜈蚣坝坝顶西阜海拔1662米的山脊之上,周围山势平坦,山南的呼和浩特市市区尽收眼底。通往山北的古白道经遗址东侧向西北方向而去,乌素图水流经遗址西山下。从坝顶圜丘遗址的形制来看,非常类似于北京天坛的圜丘。

比较明清两代祭坛

北京天坛圜丘是明清两代皇帝祀天的祭坛,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清乾隆14年(1749年)和18年二次改建。现存北京天坛圜丘为露天的三层圆形汉白玉须弥座石坛,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通高5.17米。圜丘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皆有出陛,各层出陛台阶皆为9级。上层台面中部有一块圆形的天心石。

而中国现存的另一座圜丘——西安圜丘,比北京天坛圜丘更为古老。西安圜丘初建于隋,废弃于唐末,是隋、唐二朝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位于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东约950米处,即今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以南。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西安圜丘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揭露出残存的台壁,摸清了唐代圜丘的基本形制。

西安圜丘为黄土夯筑而成的四层圆形高台式坛体建筑,台壁和台面均用黄泥抹平,所有外露部分又都抹了一层白灰面。西安圜丘的尺度,经发掘者推算,遗址的高度与唐小尺(1尺=24.5厘米),圆台的面径与唐大尺(1尺=29.5厘米)接近。 

而我们蜈蚣坝上的坝顶圜丘遗址与西安圜丘、北京天坛圜丘相比,有其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首先,三者均为坛式建筑;其次,坝顶圜丘遗址与西安圜丘的构筑材质相同,均为夯土筑造,而北京天坛圜丘为石筑;第三,西安圜丘有十二陛,北京天坛圜丘有四陛,而坝顶圜丘遗址仅一陛;第四,坝顶圜丘遗址的圆形台体周缘有土筑垣墙环绕,北京天坛圜丘的圆形台体周缘为汉白玉柱栏,而西安圜丘的圆形台体是开敞式的;最后,北京天坛圜丘顶层中心位置放置有一块圆形天心石,西安圜丘顶层中心位置可见一个小凹坑,而坝顶圜丘遗址顶层中心现为一个盗坑,原始遗迹已不存在。

圜丘祭天为历代王朝皇家的专利,那么坝顶圜丘遗址作为北魏时期的一处遗址,与北魏王朝的皇家祭祀活动有何关联呢?如《魏书·礼志四之一》记载:太宗神瑞元年(414年),“又于云中、盛乐、金陵三所,各立太庙,四时祀官侍祀。”

云中,即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盛乐即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均位于今土默特平原之上,为拓跋鲜卑代国及北魏早期的行宫所在。

据史书记载,坝顶圜丘遗址应该就是附属于魏帝行宫阿计头殿的一座祭坛的遗址。目前能够保留下来的或者考古发掘出土的北魏皇家祭祀遗存,是极为少见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