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姑娘,你为什么这样红

yangguangjingpin 2016-04-29 16:17:07 总第218期 放大 缩小

当我刚刚准备关注“网红”这个现象时,一个叫做“什么酱”的网红突然火到上了天;当我刚刚搞明白是“papi酱”而不是“琵琶酱”的时候,据说,“网红经济时代”要来了。

其实,“网红现象”已经火了好多年了,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红”这个词,只知道他们是网络上比较红的人,比如安妮宝贝,比如芙蓉姐姐和凤姐,她们可以说是“网红”的先驱。作为曾经的“网红”,如今,她们也各有各的精彩与落寞。依稀还记得当年看《七月与安生》时所受到的震撼,还有诸如《七年》、《告别薇安》里流露出的血淋淋的绝望,安妮宝贝在“绝望”了很多年后,变成一个妈妈和一个卸掉“网红”面具的专职作家;而芙蓉姐姐和凤姐,在大红大紫过后归于沉寂,后来据说要“梅开二度”,然后突然又再次低调下来,隐于茫茫人海之中。

在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个有点无聊却不甘寂寞的白领、一个疯狂晒孩子晒各种美好生活的师奶,或者是一个专职科普的警察、医生,甚至是一个濒临过气的明星,都有可能成为“网红”,因为粉丝的宠爱在“网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家都羡慕做“红人”,可是谈到“网红”,嘴角却总是带着一点轻蔑和嘲笑,网红们那一张张精致到无懈可击的锥子脸、那一个个温柔甜美的笑容、那些有意无意晒出来的豪车名包、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悠然自得的神情,再怎么心平气和的男人和女人看了,也不免嫉妒得发狂。

网红也是明星,但又不是我们在电视电影里遇见的那些明星,她们更通俗、更接地气,和群众(网友)联系得更加密切;但最好要避免“三俗”,要比“庸俗”高那么一点点,有一点艺术的情怀更好,让群众们眼望着却又够不到。

那些能真正脱颖而出、被人们发现、记住并口耳相传的网红,也并不是因为他们拼命搞怪博眼球,而是因为与众不同的特色和品质,他们是普通人,却又有点不同,被互联网一放大,就闪闪发亮得令人嫉妒,甚至恨。

这些网红之所以能红,是因为他们暗合了互联网时代一部分的性格特征,比如自嘲、比如孤独、比如小清新、比如爱分享。他们能敏锐地抓住一点,在此基础上打造出鲜明的个人特色,并持之以恒地将之推广传播,最终让自己和身上所带的特点成为大时代的印记之一。

对各路互联网创业人士来说,“网红经济”也能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要打造能红起来的互联网产品,首先要感受互联网的时代精神。在这个追求个性、求新求变的时代,不能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生产一堆繁文缛节的旧文章,而是要时刻敏锐地学习、主动地沟通、适时地变化,与互联网的用户们保持同样的节奏和活力。

“网红经济”刚刚起步,究竟能走多远,除了取决于其自我的发展逻辑外,也取决于其在整个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角色定位。一项调查显示,79.9%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为了出名的年轻人,43.8%的受访者认为网红是通过整容和撒谎包装自己的骗子,40.5%的受访者则认为网红是搞粉丝营销、卖低劣产品的淘宝卖家。这样的调查结果也许不乏偏见,但也确确实实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于“网红经济”存在的不良印象。

从“呛口小辣椒”到“留几手”,从papi酱到阿福,“网红”们已从虚拟世界走向真金白银。“网红”迎来的将是“黄金时代”,还是炒作之下的“泡沫宿命”?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