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跑步成为中国中产阶级最新的信仰

yangguangbaodao 2016-02-29 10:45:48 张 慧 总第214期 放大 缩小

1月3日,塞浦路斯马拉松赛事总监宣布,中国的马拉松爱好者将首次有组织地参与3月举行的塞浦路斯马拉松比赛。与动辄参与者上万的六大国际马拉松锦标赛相比,只有1200人参赛的塞浦路斯马拉松规模相当“迷你”,但其中的中国面孔似乎折射了中国年轻人澎湃的热情。

从无人问津到一赛难求

在银行工作的小夏2015年5月被朋友拉入“石家庄创想跑团”,开始跑步。她最初的动力是“身边的小伙伴都在跑”。她说,作为一个“业余跑者”,她并没有系统地训练,通常呼朋引伴地跑5公里、10公里,最多跑过半程马拉松。

李先生工作的地产公司以热爱运动著称,他2015年刚刚在柏林完成了人生首次全程马拉松。如今进入冬休期的李先生没事时会欣赏挂在家里的5块完赛纪念牌,并筹划着参加下一次马拉松比赛。

“对很多人来说,跑完第一个马拉松是人生中里程碑的时刻,困难的是坚持跑下去。”他说。

“跑步已成为中国中产阶级最新的信仰。”孙女士告诉英国《金融时报》。除了是5个孩子的母亲和知识产权律师,孙女士还是中国第一位在七大洲完成7场马拉松比赛的中国女性。

香港《南华早报》称,1981年,北京第一次举行国际马拉松比赛时,只有不到200人参赛。

“过去30年,金钱是人们的动力,人们从不思考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孙女士表示,她很高兴看到,在过去的三四年里,中国的国民运动从逛街购物转换到更加健康的长跑上。

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官方数据称,中国2011年举行的官方马拉松比赛为22场,2015年超过了120场。快速增加的赛事是为了迎合数量不断增加的跑者。有马拉松组织者告诉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前后,中国很多马拉松比赛报名都报不满,宣传时要主打“赠送免费T恤衫”。

到了2015年,供需关系已经颠倒过来。上海马拉松比赛,10万人争抢2.3万个参赛名额,组织者不得不抽签决定参赛资格。北京的鸟巢半程马拉松比赛,组织方宣布报名将持续半个月,没想到几个小时参赛名额就爆满,网站的服务器一度不堪重负。网友纷纷吐槽,在中国跑马拉松除了意志力和体力,也需要一些运气。

与此同时,中国跑者出境参加马拉松赛的热情也在增加。澳大利亚组织者表示,过去两年里,参加昆士兰黄金海岸国际马拉松赛的中国人增加了9倍。

   

七成中国人热爱跑步

1995年启动的全民健身计划带动了居民运动热情的高涨。最初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的是让广场舞红遍中国的大爷大妈。近10年来,中青年的健身意识逐年增强,跑步作为门槛最低的运动方式,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市场调查机构尼尔森公司近期的调查显示,7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最喜爱的运动是跑步,80%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3年中购买了运动鞋和各种装备,30%的受访者拥有健身房的会员卡,60%的受访者表示手机上有健身类的APP。

中国著名的长跑女将孙英杰2014年开创了自己的跑步俱乐部。她的俱乐部在全国有约5000名成员,最小的8岁,最年长的75岁,他们每年交1900美元(约合人民币12.5万元)的年费,每周上课一次,学习如何跑得更快、更安全、更快乐。

因为和朋友结伴而跑,小夏并没感到起跑艰难,虽然也经历了跑步姿势不正确、保护措施不完善带来的困扰和伤痛,但跑团中前辈的答疑解惑让她顺利度过了这个难关。真正让她爱上跑步是在完成了第一个10公里之后,“之后就觉得跑步没有那么难了”。

孙女士认为中国人跑步的熊熊烈火应该再添一把柴,她计划在中小城市组织100场马拉松比赛,她的目标是推动100万中国人动起来。

尼尔森中国的工作人员张女士认为,中国的健身潮才刚刚开始。她告诉《金融时报》,中国的人口比美国多10亿,但美国跑马拉松的人数是中国的七八倍。

   

追求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中国民间跑步界的标杆人物多为前运动员或者商界精英。除了提倡运动本身,他们也提倡挑战自我的运动精神。这些拥有强大资源和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推动跑步方面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李先生说,他最初开始跑步就是受到了公司环境的影响。“很多同事都跑马拉松,公司还组织参赛,比较有氛围。再加上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因为跑步,精神状态和身材有了很大变化。”

跑步让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马拉松最美妙的一刻就是30公里达到极限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战胜自己,仍然站在赛道上。我的极限来得更早——在25公里的时候。从25公里到最后,是不断在放弃和坚持之间斗争。”完成比赛之后,李先生对自己面对困难的韧性有了更大的信心。

为了跑完全马,李先生进行了4个月的专项训练。“这个长周期的训练计划要求你保持高强度的训练,这就要求本来已经有很大工作强度的人非常自律,生活规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挤出时间完成训练。这自然就会压缩以前生活中被无视和浪费的时间。”

“跑步本身就会激发内啡肽的分泌,会让人变得更加快乐。”跑步带给小夏的是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晨跑让她自觉早睡早起,作息规律。

作为银行从业者,2015年是艰难的一年。跑步增加了小夏的韧性,面对行业的困境时心态更加健康。“经常长跑的人心比较容易沉下来。”小夏说,长跑增加了她面对生活的信心。

李先生认为,跑步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跑步文化的形成是中国新中产阶级形成的标志。李先生界定的新中产阶级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有相对高的收入,成长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时期,是互联网的习惯用户,与世界上同年龄段的人有着相似的生活状态。”

跑步文化凝聚了一个文化圈层。在跑团中,小夏认识了很多心态健康、热爱生活的同好。在小夏看来,跑步是很苦的事儿,能坚持下来的人都对心灵有追求。小夏眼中,跑者共同的“标签”无关收入和社会阶层,追求的是生活品质和生命的质量。   

社会仍需跑步文化的浸润

中国田径协会透露,2016年全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将超过200场。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马拉松办公室主任张永良表示,全国各地组织的马拉松比赛为地方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因为马拉松能够带动客流量。衡水市2012年9月23日举行第一届马拉松比赛,使城市的旅游收入增加了300%。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马拉松比赛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

“美国人口只有3亿,却有200多个马拉松比赛。在中国,跑步仍然有相当广大的发展空间。”国际田联主席拉米·迪亚克(Lamine Diack)在厦门马拉松的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政府和民间团体与国际田联合作支持这样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在李先生看来,中外马拉松比赛最大的差别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跑步文化。

“在柏林,支撑我跑完马拉松的就是这个城市。我能感觉到这个城市这一天就是为马拉松存在,整个城市都在马拉松的氛围中。”李先生说,赛道经过的地方,各国观众用蹩脚的中文喊着他的名字,为他加油。每过一段路,就有乐团通过鼓点和音乐激励跑者。“在柏林,那一天所有人的脉搏都为马拉松跳动。但是在国内,还没有这样的气氛。跑步似乎只是一小撮人的事,没有在社会范围内浸染这个文化。”

在跑柏林马拉松的一个星期前,李先生参加了北京马拉松赛作为练习。两个城市组织马拉松的水平高下立现。“在北马,5小时左右完赛的选手,后20公里几乎没有补给。5个半小时以后完赛的选手,经过的赛道已经开始通车了。4~6个小时的跑者多数是入门级的,他们想要完赛,需要的支持和关怀更多。但是我们的文化完全相反,赛事补给、相应支持给了前面的跑者,后面越是需要帮助的跑者越得不到。”

不过,李先生也承认,“42公里的赛程大部分是个人力量和平时训练量的体现,少部分受到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至于中国的马拉松赛事能否和世界六大锦标赛看齐,除了组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跑步文化,其中包含了市民对跑者的支持和参赛选手的跑步礼仪。

李先生说,作为初学者,他的跑步礼仪是在受人鄙视时自行参悟的。不过他欣喜地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海外参加马拉松比赛,这些先驱者已经开始通过组织跑团等方式,在国内宣传和呼吁参赛文明和观众文明。

小夏建议身边有健身习惯的朋友加入跑者的行列,不过她身边仍然有许多人将她的长跑训练看做“自讨苦吃”。她想把跑步培养成“上心的爱好”,开始看与跑步相关的书,关注跑步的理论知识。小夏希望在新一年完成3~5次线下马拉松,让自己成为“专业的业余选手”。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