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春运首次采用大数据 交通运输变得智慧化

yangguangjujiao 2016-02-29 10:38:12 总第214期 放大 缩小

据了解,2016年春运首日北京发送乘客就达到40万人次,以此推算全国范围可想而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

不久前,中国交通运输部举行发布会表示,今年春运40天,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3.6%。为保障今年春运运输工作,交通运输部首次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对旅客出行规律进行了研判,目的就是为了让全国旅客能够享受到优质安全的乘车服务。

根据分析研判,预计春运40天客流总量排名前10位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河南、四川、浙江、安徽、湖南、广西、北京和江西;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郑州、西安、重庆、武汉和东莞。

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协同配合,加大运力供给,全力保障旅客春运出行。其中,铁路每天将安排固定旅客列车3142对,同比增加468对;公路将投入营运客车84.6万辆,日发班次将达到260万次;水路将投入船舶2万余艘;民航将安排航班共计52万班次,较去年增长7%。

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介绍,交通运输部于春运首日全面启动以“邀您共同话春运”为主题的在线调查,以深入了解春运期间旅客出行体验,客观评估春运工作效果。同时,继续开展“情满旅途”活动。广大旅客在春运期间遇到运输服务问题,可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咨询。

今年,春运旅客出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客流时空分布看,节前客流高峰将出现在腊月廿七到除夕,预计北京至天津、上海至六安、南京至滁州、深圳至玉林、广州至衡阳等方向客流集中;节后客流高峰将出现在正月初四至初六,河南、四川、湖南、安徽等劳动力输出省份旅客发送量较大。二是从运输服务需求看,广大旅客在基本出行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网络购票、出行信息、换乘衔接等多个方面有了更高的期待,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更加旺盛。三是从运力组织衔接看,各种运输方式在干线运力供给方面基本充足,但旅客集中到达对城市公交及中短途道路客运的接续接驳、联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个方面,加大运力供给,统筹运输资源调度。

春运期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将进一步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协同配合,既发挥好铁路、民航“长距离、大运量”的骨干运输优势,也发挥好公路“广覆盖、门到门”的中短途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大运力供给,全力保障旅客春运出行。

第二个方面,强化安全监管,打造“平安春运”。

安全生产工作历来都是春运的重中之重。今年春运期间,将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道路运输企业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2时~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措施,严格实施汽车客运站“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及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安全监管,严禁船舶“带病营运”、非法营运、非运输船舶载客;二是切实提升运输安全动态管控能力。目前,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两客一危”车辆入网总数达到67.6万辆,入网率达到97.1%。春运期间,将充分利用好这个系统,督促各地运输企业严格落实车辆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驾驶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三是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交通部已派出6个检查组,分赴全国12个春运重点省份,并组织14个省份开展交叉检查,以车、船、港、路、站、工地和人的安全为重点,系统查找问题隐患,及时消除事故苗头,确保春运工作安全有序。

第三个方面,加强服务创新,实施便民服务举措。

2016年春运期间,交通部将联合公安部、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等部门,以“亲情服务、温暖春运旅途”为主题,深化开展“情满旅途”活动,努力为广大旅客提供一体化的出行服务、精细化的安全服务、多元化的购票服务、人性化的候乘服务、精准化的信息服务、优质化的路网服务、均等化的惠民服务、亲情化的志愿服务、便民化的热线服务等“九化”服务,切实让春运旅途更富人情味、更有温度感。如果广大旅客在春运期间遇到运输服务问题,欢迎拨打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目前12328电话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级以上城市,年话务量超过2680万件,春运期间各地12328服务中心将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受理解决广大旅客的投诉与咨询。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通过借助高速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分析,大数据已在众多领域发挥着极其显著的作用。经李克强总理签批,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

《纲要》明确,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纲要》部署三方面主要任务。一要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推动政府治理精准化,推进商事服务便捷化,促进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二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发展大数据在工业、新兴产业、农业农村等行业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发展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推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三要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

2015年9月18日,贵州省启动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工作,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数据汇聚应用新高地、综合治理示范区、产业发展聚集区、创业创新首选地、政策创新先行区。围绕这一目标,贵州省将重点构建“三大体系”,重点打造“七大平台”,实施“十大工程”。

“三大体系”是指构建先行先试的政策法规体系、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防控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七大平台”则是指打造大数据示范平台、大数据集聚平台、大数据应用平台、大数据交易平台、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大数据交流合作平台和大数据创业创新平台;“十大工程”即实施数据资源汇聚工程、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程、综合治理示范提升工程、大数据便民惠民工程、大数据三大业态培育工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大数据安全保障工程和大数据区域试点统筹发展工程。

此外,贵州省计划通过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大数据应用的创新模式,培育大数据交易新的做法,开展数据交易的市场试点,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数据交换,规范数据资源的交易行为,促进形成新的业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专家表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是简单的建产业园、建数据中心、建云平台等,而是要充分依托已有的设施资源,把现有的利用好,把新建的规划好,避免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探索大数据应用新的模式,围绕有数据、用数据、管数据,开展先行先试,更好地服务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                                 

                                                             (慧聪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