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快播案件:技术与法律同等重要

banyuesudi 2016-01-29 17:41:25 总第213期 放大 缩小

2016年1月7日—8日,北京海淀法院审理“‘快播’传播淫秽物品牟利  公司主管同被诉”案,审判过程全程直播,引起多方关注。美媒称,期待“快播案”为中国法治树典范,给民众信心。

忧虑:

财新网:快播与贴吧,是中国监管的硬币两面。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表示,快播与贴吧,两个热得发紫的舆论点,一个涉黄,一个涉假,本质上都是信息,都是如何看待平台责任的问题。平台当然有审核责任,更精确地说,需要厘清的是,平台的审核责任边界在哪里?

中国之声:快播案庭审引各方关注。法庭不怕辩论、法官不惧争议、法理越辨越明,保障各方权利,司法公开才是最大赢家。庭审绝非律政剧,技术宅男的同情心不能混淆法律底线,搭建网络审判的华容道;媒体在道德高地上的任性喝彩,同样是舆论审判的走麦城,依法公正的司法审判,才值得喝彩。

见解:

人民日报:快播案公审,“技术中立”引发热议。它是否可以成为司法免责的理由?道德和法律是否会抑制技术进步?回答好这些问题,意义远超案件审理本身。司法裁判的关键在于技术背后的责任和意图,技术本身并不是谁的“免罪牌”。

新华社:无论是公众的反应,还是基于辩论本身的意义,辩护方的充分准备依然值得“喝彩”。有了他们的较真,在细节上的“挑刺”,事件本身才变得更加清晰。不管怎样,也不能剥夺他们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无论快播是否有罪,要对“狡辩的权利”鼓掌。

环球时报:互联网舆论常常是“双刃剑”。法院以积极态度接受互联网舆论监督,要比网上过激舆论接受法院裁定的扳正更容易实现,程序正义是为最终公正判决。在网上舆论开放的早期,前一个方向的意义比较明显。现在来看,后一个方向的意义逐渐突出出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