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历史老师没做到的事,《芈月传》怎么就做到了

banyuesudi 2016-01-04 17:31:21 总第211期 放大 缩小

“芈月”的“芈”字怎么念?“莒”、“郢”又怎么念?一个月前,相信很多人都答不上来,但现在,许多人开口就能念对。为什么?因为热播电视连续剧孙俪、刘涛等主演的《芈月传》开播了。根据全国网收视数据显示,开播当晚,东方卫视《芈月传》单集收视率本地收视破6%,全国收视达1.8%,是今年东方卫视首日收视成绩最佳的电视剧。同时,北京卫视《芈月传》首日播出口碑爆棚,收视率同样高达1.857%,勇夺魁首,市场份额更是高达4.851%。乐视网也收获极高的收视率。剧中人物的姓名,在追剧的剧迷中早就已经耳熟能详。

被普及的当然不仅仅是几个冷僻姓氏,还有芈月在历史上的真实原型、她的史实记录和传说故事,都被剧迷们津津乐道。甚至芈月的原型——秦宣太后在陕西西安临潼秦东陵的墓葬,最近都成为了旅游景点。1986年就已经发现的墓葬,在冷清几十年之后,如今竟然被一部电视剧带热。秦宣太后和秦始皇如果泉下有灵,不知道会做如何感慨。

甚至先秦那段遥远的历史,都渐渐变成万众瞩目的“显学”,大受热捧。《芈月传》和先前热播的胡歌、王凯版《琅琊榜》相似,有着共同的投资方、相似的制作拍摄理念,还有着共同的主要演员刘涛。因为两剧都是按照正剧的严谨态度精心打麿,所以都激起了剧迷们对故事的历史背景的强烈兴趣。《琅琊榜》带热了魏晋南北朝历史,《芈月传》则带热了更遥远的先秦历史。很多人一面追剧,一面热烈讨论先秦时期的政治、军事、礼仪、服饰和生活方式,不知不觉中,就普及了许多历史文化知识。

中国是具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学习掌握历史文化知识,对于当代中国人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不少人都望而生畏。那些一部部比砖头还厚的史书,《史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等,一则内容庞大,二则文辞奥古晦涩。它们在史学家眼里是无价之宝,可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只会对它们敬而远之。所以,历史渐渐变成专家学者在书斋里关起门来钻研的学问,既很难走出书斋普及于大众,也很难与当下的生活发生关联。

虽然我们的学校教育都开辟历史课程,但将几千年历史文化浓缩于一本本教科书中,往往非常简练而抽象。只能粗略地告诉学生们,哪年哪月发生了什么事情,历史似乎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大事年记。那些鲜活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那些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谋略、礼仪、服饰、饮食,都湮灭在浩瀚的时光荒原里了。

幸亏有了影像手段,使今天的人们可以目睹耳闻历史的重现。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作品,其中难免会有很多艺术加工,甚至纯属虚构的成分,但起码它们起到了唤起观众对历史文化产生兴趣的作用。当历史事件以生动的影音形象在面前出现,当一个个历史人物从遥远的时空走来,鲜活灵动地再现在屏幕上、银幕上,历史就与当下发生了关联,文化就获得了与大众之间的联系纽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公众对于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通过其他学习途径,去学习和认知更真实、更科学的历史知识。这正是历史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作中,需要特别努力去实现的一个目标。

但愿电视屏幕和电影银幕上能涌现越来越多严肃、严谨的历史影视作品,当这些制作精良、内涵厚重的艺术作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那些胡编滥造、荒谬百出的狗血神剧,那些无聊低俗、崇金拜物的文化垃圾,渐渐就会失去生存空间。                                 

                                                             (解放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