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糊涂的爱经不起法律推敲

banyuesudi 2016-01-04 16:56:54 总第211期 放大 缩小

因爱女小琪自小患有胰腺瘤,担心女儿在艺考时用脑过度,母亲便找来替考女子。替考人承诺在帮其考完3门之后,只需支付1000元作为报酬。但在第二堂考试中,连续的指纹认证失败,让监考老师发现不对劲。近日,四川南充警方表示,小琪母女因涉嫌考试作弊将被追究刑责。

忧虑:

光明网: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然而,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缺失,让中介、“枪手”、学生家长形成了一条畸形的利益链条;替考让少数人从中获利,却极大地破坏了教育公平。

华西都市报:不同社会阶层生存生态的鲜明反差,让许多人渴望“争上游”。在一个讲究学历“出身”的社会里,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出身”,一些家长不惜剑走偏锋——当孩子因为先天或者后天因素难以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少数家长便将“希望的稻草”寄托在“枪手”身上。

见解:

网易: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无私,却不能没有节制和底线。如果父母之爱没有边界,难免会进入制度、法律和人性的危险地带。高考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性、竞争性的人才选拔制度,考验的是考生本人的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本应自力更生的事情却让“枪手”代劳,这样的越俎代庖,显然是对社会底线的逾越。

北京晨报: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深化的当下,提升对法律的理解与认同,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作为一种失范行为,“心疼女儿找替考”难免要接受惩戒。父母之爱一旦自说自话乃至“野蛮生长”,最终会自食其果;这样“糊涂的爱”,让人痛心不已。

新京报:许多父母并不缺乏对子女的爱与关心,可是他们对爱的理解存在偏差,对爱的表达也存在着偏差。“心疼女儿找替考”的母亲或许是一个好母亲,但她在其他领域的角色扮演或许会遭遇“差评”。只有在失范和非失范之间建立有效的隔离地带,对替考“零容忍”,才能守卫机会公平,拨亮教育这盏希望之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