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一盘大虾的杀伤力

yangguangbaodao 2015-10-15 16:58:09 姜 郁 总第206期 放大 缩小

10月5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在青岛市乐陵路92号“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遇到宰客,“点菜时就问清楚虾是不是38元一份,老板说是,结账时居然告诉我们是38元一只。”

“青岛天价虾事件”迅速引发全国网友的强烈关注。初发微博是一名四川广元籍的21岁女大学生小肖,正是她和父母在青岛遇此遭遇。肖先生随即进行投诉,但当地警方称“我们管不了”,物价局则要“等明天处理”。

来自南京的朱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朱先生一家5口到青岛游玩,有自己2岁的孩子,还有年迈的老人。当天在这家“善德活海鲜烧烤”吃饭,本以为顶多几百元的消费,但结帐时把他吓坏了:“蒜蓉大虾”的价格1520元,加上其他菜的消费,共计2175元!

因为越想越觉得憋屈,朱先生也把自己的遭遇发到了网上。他说,他也没想到这个事情受到这么大的关注,“可能是跟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吧,这个钱既然给人家了,也就不要了。但主要是憋屈,怎么可以这样?”朱先生说,到记者打电话给他的时候,还没有青岛的相关职能部门联系过自己,所以他对网上青岛官方微博所称的尽快调查说法不是太认可。

最新消息说,物价部门已对涉案烧烤店罚款9万元,青岛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被停职检查。

一盘普通的虾按只卖,而且卖出天价,此等宰客手段简直可用疯狂来形容。“天价大虾”事件曝光后,网络上又爆出青岛“天价蟹”事件。10月4日晚,宁夏银川网友发微博称:在青岛旅游时,去了一家餐厅点了只帝王蟹,店家称重之前直接把螃蟹腿都拔掉,称重七斤多,而且称了就必须买,吃过后结账花了近3000元。

此外,还有记者在青岛打出租中途遭倒卖,其间遭领队恐吓威胁。一时间,青岛各种负面新闻云集,青岛旅游和城市形象遭受“重创”,“好客山东”亦受连累。

正如有评论所说,个案性宰客事件也能发酵成一个地方的信誉危机,因为它催生出“那地方爱坑人”的解读,进而引发公众对“某地游”的用脚投票式抵制。说到底,宰客频发是旅游生态不成熟、旅游市场“段位Low”的体现。旅游市场是个“口碑传播”最明显的地儿,有些游客在被坑后,“发帖曝”或差评,极具杀伤力。要提升旅游市场的段位,并把商品服务视作其重要一环。

事实上,在节假日期间,一些旅游城市宰客成风,公众已见怪不怪。针对许多旅游城市,网络都充斥着各种关于宰客的吐槽,以及投诉无门的愤懑,与之相伴的,则是五花八门的防宰防骗攻略。这些游客辛酸经验的背后,是一些城市旅游经济的畸形繁荣。

可这些网络负面信息,很少引起当地部门的关注,在一些旅游城市里,本地商家和政府官员似乎仍然生活在蛮荒时代,既看不到网络上的投诉,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被曝光在网络上。即便一些宰客行为偶尔引起公愤,如此前的三亚宰客事件,但事后也不过是来一阵运动式的整治应付一下。

事实上,一些基层行政部门的麻木、无能才是宰客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一点,从“天价大虾”事件中不难看出,被宰的肖先生满怀希望向相关部门求助,但所获得的,不过是一次次屈辱,那位烧烤店老板甚至敢主动报警,在警察面前依然张狂,可见他如此处理被宰游客投诉已是轻车熟路。

就在青岛“天价大虾”曝光的同时,从香港也传出一则关于宰客的新闻——香港一些药房使用误导手法宰客,令顾客认为所购商品是以斤计算,但实际上却是以两或钱计算,有8男1女共9名药房职员因此被捕。同样是混淆计价单位、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相比之下,不免让人五味杂陈。

中国一些旅游城市宰客成风,说到底还是“不想管”。在那些旅游城市充斥着地方保护。本地的政府部门不愿为这些事情得罪本地居民,遇到纠纷总是拉偏架,甚至不排除有官员就在充当无良商家的保护伞。本地的其他商家和民众,也多持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对身边的宰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宰客式”商业模式,还是基层治理中“踢皮球”现象,显然已经不可能继续下去了。社交网络无孔不入,智能手机提供了便捷的证据获取方式以及发布渠道,消费者维权的方式已被互联网+所改变。一盘大虾何以“重创”青岛,不仅仅因为这样宰客令人震惊,更是因为维权方式的“互联网+”进化,让处于“石器时代”的野蛮商家和基层治理败下阵来。

因而,商家以及监管部门都要明白,过去常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仅仅是一种道德自律,而现在的“人在做,手机在看”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监督。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只会让监督更加强大,技术进步改变了消费者的维权方式,也会形成重塑中国社会商业伦理的力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