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朋友圈里的“点赞”宫心计

yangguangjujiao 2015-10-15 16:53:23 王文白/特约撰稿人 总第206期 放大 缩小

日常生活里见怪不怪的事儿终于上了新闻版面。媒体报道称,开学季,老师会在微信群里发一些通知,通知刚刚发出去,就被家长们一片“点赞”淹没了。媒体在报道这个现象时用了很生动的标题,“老师网上吱个声,家长齐齐刷屏点赞”。

别看这点赞刷屏的场面一片和谐,和谐的背后暴露的其实是家长和老师的复杂关系。那些点赞和献花真的都是发自内心的吗?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家长们齐刷刷的“点赞”也许只是为了告诉老师,我们重视您说的每一句话。家长们通过为老师“点赞”的举动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家长对老师“膜拜”的根本诉求是,请老师不要“亏待”自己家的孩子。

点赞刷没老师的通知,谁的尴尬?

齐刷刷“点赞”不只是礼貌性的客套。这个“点赞”的意义可能在于,家长们要让老师知道,“我们对您的意见很重视”。其实那则新闻还说了,老师随手发学生站队、看书的照片,就会引得一些家长点赞、献花,再用无比膜拜的语气发上一句:“××老师辛苦啦!××老师太有爱啦!!”这样的“点赞”明显是一种奉承,家长们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心里自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言语引起老师的注意,在这些家长眼里,也许他们会认为,老师觉得家长对自己重视了,老师就会重视自己的孩子。

类似的尴尬,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很傻,但又不得不去做。其实家长心里的真正想法,对一个通知有什么好赞的呢?在老师这边,发个通知,也不会期望有人去点赞。但一方释放了某种信息,对方总要互动一下吧。怎么互动呢?最好的方式就是点个赞,表示“知道了”。这个“点赞”,相当于一种社交场合的客套。

这里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社会交往的功利化。家长这方面是有所祈求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或者起码不要吃亏。为了这个目的,不惜在双方交往中,想方设法去讨好老师。这种客套的热情,其实有着虚伪的一面。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一名女教师怀孕了,家长们联合起来将她轰下讲台。因为担心将来她请产假,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业。所以家长表现是热情还是冷酷,可能都有着现实利益的考虑。这样一种基于利益考虑的、虚伪的交往其实很脆弱,一旦现实利益发生变化,交往互动的模式可能就会随之变化。

一定程度上说,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权力”,如果你想被“权力”关照,你就必须有所表现,而这个表现,有时候就体现在家长身上。所以家长才会围着老师转,对学校唯命是从。每年教师节的时候,家长和老师的关系该如何相处,都会被媒体拎出来翻炒一下。其实这也从这一个侧面证实了,现实中,很多情况下,家长和老师相处的模式是不正常的。

“点赞”宫心计不止存在于家长微信群

齐刷刷的点赞背后其实透露着很多信息。类似现象不光存在于家长微信群里,看一看职场微信群,社交媒体圈里的“宫心计”并不鲜见。

“领导转发的,都默默点赞。公司领导分了派系,还会根据点赞的人来判断他们有没有‘站对队伍’。”小露说,她所在的企业里,点赞在很多小职员眼里是“站队”,“点谁的多,就是站哪一边。要是点‘对立’的领导多,那就是站错队了,以后日子很难过的。”这有点像“宫心计”的朋友圈版:部门同事几乎“只点赞我们这条线的领导”;大领导很少点赞,有一次给自己点赞后,小露感觉“身边的同事对自己更好些了”。这是前段时间新华社一篇稿子对朋友圈“变味”的描述。

上海白领小南供职于一家专业的园林设计公司,今年5月,公司人力资源部发布了一则令人“哭笑不得”的通知,要求每位员工在5月20日前,发动身边家人朋友关注公司微信公号,并将成功关注人员的微信ID上报至综合部核对,“每人最少30人,上不封顶”。

通知称,全体员工的推广情况将汇总给领导审阅,“并将各部门的完成情况计入季度考核指标”。小南只好硬着头皮开始转发公司公号“拉粉丝”。“我们的业务专业性非常强,我拉了一堆七大姑八大姨,其实她们压根看不懂,也不感兴趣。”小南说,公众号的关注本来是很自然的过程,可现在完全变味了,但自己也只能请大家帮忙。等凑够了30人,他立马删除了那条朋友圈,然后告诉亲朋好友,“只要坚持到我考核结束,然后取消关注就好了。”“不仅要关注公号,有时还要为领导的讲话赚阅读量。”

现实有怎样的底色,都会映射到你依附的社交工具上。无论是家长微信群里齐刷刷为老师点赞,还是职场微信群里上演的各色“宫心计”,这都是现实人际关系在另一个空间的延宕。往深里说,因为国人在人际关系的维系方面带有强烈的依附色彩,社交媒体的崛起与运用,又为这种人际依附关系的呈现提供了新的空间。

齐刷刷的点赞里面,当然有些人是恨不得多点几个赞,但肯定也有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有点被迫表态的意思。因为现实生活确实非常无奈,如果谁冒犯了权力、得罪了权力,权力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下级冒犯了领导,或者对于领导发的信息视而不见,要是领导不高兴,会有好果子吃吗?家长如果不讨老师的欢心,甚至让老师惦记上了,老师只要愿意,他们也有的是机会给小孩穿小鞋。这种强制性的权力渗透到各个层次,方方面面,这可能是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变形走味的根源,也是微信圈里种种无奈现象的根源。

如若单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国人依附性人格的形成自有其渊源。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依附性人格是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合力共同塑造出的结果。但现实社会中我们感受到的人际关系的依附,早已超越了文化层面的意义,而带上了务实的功利色彩。

靠什么淡化人际交往“资源论”

人情世故本是一种正常的交际与生活方式,但是当人与人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交际变成一种“利益交换”时,这确实成了一种病态。

古人常说“君子之交淡如水”,遗憾的是,现在的社会人在人际交往方面都讲究“实用”、讲究“资源论”,而对权力的依附,自然也是“资源论”的一种。如果这种交往法则持续下去,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会感觉越来越累,甚至不堪重负。

我们不妨从社会和市场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当下的人际关系。正常情况下,应该社会覆盖市场,而不是市场覆盖社会。就是说,市场只是整个社会里面的一块、一个领域。除了市场之外,整个社会生活还应该有其他不同的领域,比较文化的、友谊的、亲情的、爱情的、公义的,等等。在市场领域里面,当然是遵循经济利益原则,在商言商嘛。但在其他那些不同的领域,应该遵循不同的规律。

但现在恰恰相反,不是社会覆盖了市场,而是市场覆盖了社会。不光是经济领域,所有的其他领域,文化的、思想的、爱情、友情、亲情,都遵循经济利益原则,计算利益得失,这就会造成一种很麻烦的局面,社会交往的任何时候,都被利益侵入。在这种局面上,世俗、庸俗成为必然。淡如水的人际交往,可能更多时候都是一种奢求了。

道理上讲,现在的社交工具越来越多,技术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能够推动个人人格更加独立的。可是为什么社交媒体崛起了,现实中交往的俗气又都带到社交媒体上了呢?

新媒体技术普遍应用初期,业界和学界一片欢腾,以为技术改变人的交往模式,甚至还会改变社会形态。这种改变到底有没有?可能外在的一些形态的确是改变了,比如购物更多从网上走了,和朋友聊天更多通过社交工具了,但是实质上的形态可能根本就不会变,网上有真货,也自然有假货,聊天有了距离感,但同样不会有真实感。

这告诉我们,永远不要夸大技术的作用。技术对人性和人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辅助作用。新的技术变革,也许会在一时间让人感到新鲜,让人感到发生了模式改变,但是回想过来,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其对人的社会关系的改变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技术可以影响人,但归根结底还是人决定着技术。

技术的进步改变不了人际交往中的庸俗,当下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奉行的“资源论”、依附权威等交往法则,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根除。多少能庆幸的是,我们还是看到了这种交往法则的不正常,否则的话,新闻也不会拿这种“小事”说事儿。能意识到它的不正常,就有改变的可能,但愿这种改变能来得更快一些。否则,我们把很多精力耗费在人际交往方面,放在如何为权力为权威点赞方面,实在是个笑话。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