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体制外生存:游走在自由与风险之间

yangguangjujiao 2015-09-28 16:03:31 李 妍/特约撰稿人 总第205期 放大 缩小

近段时间,“辞职”开始成为舆论热词。郎永淳、张泉灵、李小萌等著名主持人相继离开央视,打破体制的“鱼缸”,走进了体制外的市场行业中。与此同时,山东济宁原市长梅永红进入深圳民企,上海浦东新区原副区长丁磊加盟乐视,厅级官员辞职下海走向体制外,也引来了更多解读。

这批辞职的主持人、官员,不可谓不是体制内的精英。按理说,如果他们继续留在原岗位,也可以有一个可预期的美好前景。即便这样,他们也宁愿跨界、跨行乃至跨出体制,从体制内媒体界、政界步入商界。这不仅说明,在价值与选择多元的时代,人才的流动更为充分,体制内不再只是扮演单向的人才输入角色,从体制内向体制外输出人才,逐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它也在说明,体制外行业更加自由、开放的从业环境,更加丰厚的价值回报,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开始增加。正是因为体制外有许多体制内无法享有的好处,那些厌倦了体制内压抑生存的体制内精英,才相继走出体制,拥抱市场,去体制外寻求自己的价值。

但同时也要看到,任何生活方式都存有硬币的两面。尽管体制外生存更加自由、开放,更能公平、公正地实现自我价值,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高风险、低保障与难以预期的未来。这些年,之所以许多人在就业时,更倾向于体制内就业,就是因为体制外行业往往竞争激烈、保障缺乏,容易让人缺乏安全感。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自由还是要安稳?要到体制外最大化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温水煮青蛙“死也要死在体制中”?这样的个体职业选择难题,需要的不仅是每个个体内心的笃定,更需要转型期的社会,以打破体制的改革来破题。

充满风险的体制外

体制是什么?具象来说,它就像一堵墙。墙内,是服从、控制、权力集中,却也安稳舒适,风景独好;墙外,则是自由、权利、个体价值,却也风吹浪打,让人心难安。

客观来说,体制内和体制外生存各有优劣,不存在谁更好或是谁更差。但这些年来,从大学生千军万马过国考独木桥,到一些体制外人士争相挤进体制内单位,许多人之所以纷纷避开体制外的市场行业,选择进入体制内,其实正是因为在如今的社会转型期,体制外的市场风险在加大,更倾向于内心稳定的人们,才纷纷选择避走体制外。

毋庸置疑,体制外当然是自由开放、海纳百川的市场,但自由的另一面则是风险不可控。尤其是如今,身处社会转型期,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市场经济就更加变幻莫测、难以捉摸,体制外人才的未来变得不可预期,这时,体制外生存就极容易让个体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也容易让个体心灵陷入恐惧与撕裂。对不少人来说,体制外虽然就业灵活,可是跳来跳去也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朝不保夕”、吃了上顿下顿没着落的感觉。

不仅如此,市场化的体制外还意味着竞争。尤其是当前,市场化体系还不够成熟完善,在体制外奋斗奔突的人们,就更容易受到市场竞争、权利剥夺等多重挤压。一项调查表明,“体制外”人才普遍压抑感强、压力大,渴望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劳动强度过大成普遍现象,与此同时,体制外员工也极容易遭遇维权难。有媒体报道,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劳动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很多行业,员工劳动时间已赶超日韩。越市场化的地方,职工的剩余时间越易被压榨。“体制外员工权益谁来保障”成为普遍问题。

尽管在现行法律中,《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治保障。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劳动者与资方的话语权不对等,许多体制外的劳动者往往不敢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因此也难以得到法律荫庇。体制内的劳动者可以享受法律的“阳光普照”,而体制外的劳动者却往往面临权利真空,不公平由此产生。

种种现实问题,加上传统体制观念,“体制外”员工的地位在许多人心中并不高,相应地,“体制外”人才也容易产生压抑感。一些体制外人在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觉得没有体制内的人风光。人们在互相问询工作时,我们还能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工作解决了吗?有编制吗?”如果说“有编制”,则多半会引来人们艳羡的回应。如果说“没编制”,则人们多半会不以为然。

他们为何在体制外获得了成功

既然“体制外”那么不受人待见,可为什么那些体制内的精英,还是相继逃离体制内,走向了体制外。并且不少离开体制的人,反而能够在体制外如鱼得水,并最终收获人生的成功呢?

张泉灵的辞职信,或许给出了答案。在这封信中,张泉灵把她身处的体制比喻为“鱼缸”:人生时不时地是被困在玻璃缸里的,久了便习惯了一种自圆其说的逻辑,高级的还能形成理论和实践上的自洽……我突然觉得,如果好奇心已经在鱼缸外,身体还留在鱼缸内,心会混乱吧。我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否要离开我工作了18年的央视,去换一种视角看世界——这既是张泉灵对体制内“鱼缸”生活的自省,也是她对体制外生活,对那种更自由、开阔的市场行业的神往。

为何这些体制内精英会向往体制外生存?自由、开放、更丰厚的收入……这些体制外的好处自不必多说。同时,体制内精英对自身价值受到公正评判的渴望,恐怕也是他们向往体制外生存的重要原因。

四川泸州古蔺县石宝镇原副镇长赵光华就称:“走出体制后,我才真正发现自己的价值。在体制内,评价尺度永远只有一个:领导。领导的评价足够左右你今后的人生。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对我的评价尺度不单纯只有是领导,而是整个社会。在这样的评价尺度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价值。”

曾担任北京市昌平区委书记、区长的关成华,2011年辞职后,重返大学校园。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他辞职后的生活:少了电话,没了应酬,终于能够尽享自由思考的宁静;远离喧闹,脱身诱惑,可以随时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拥有充分的时间来慢慢咀嚼和细细体味很多知识和道理,对于性格上本属慢热型的我来说更是个恩赐。如今,人在哈佛大学的他给自己的生活定了三大任务:读书、观察和思考。

这些常年封闭于体制内的精英,正是因为在体制外的市场中,获得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获得了尽情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得到了更高的市场价值认同,打破了向上流动的天花板,也最终收获内心的宁静。

这或许正是体制外对他们的吸引力所在:在体制外的市场,尽管风浪重重,尽管没有了体制的庇佑,但市场相信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同时市场也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市场运行的机制是灵活的而非僵化的,在这样的体系中,他们的才干将得到最大化的施展,他们在机制上受到约束展不开手脚的情况相对更少,机遇也就更多。这对于对那些有能力又敢想敢拼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机会。当他们离开压抑、束缚人才的体制内,到理念更先进、机制更灵活的市场去中流击水时,不仅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也收获了丰厚的价值回报,赢得了积极的社会评价。

梳理那些从体制内走向体制外的人士,无论是网坛一姐李娜还是篮球运动员姚明,无论是央视主持人黄健翔、鲁豫还是马东,这些体制内精英之所以能够在体制外走出一片广阔天地,收获了数倍于体制内的收入回报,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及时打破体制局限,积极拥抱市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与能力。而市场的丰厚回报、社会的良性评价,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活力。

这就是体制外,经历风雨终有彩虹,付出一分终有回报。至于那些体制外的劣势,需要的恐怕不是市场本身的改变,而是国家能真正起到兜底作用,从打破体制藩篱、发展经济、强调法治、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去给整个社会一个可期许的未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