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内蒙古: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区

pinweiyuedu 2015-09-21 09:07:46 胡 芳/文 总第204期 放大 缩小

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题中之意和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顺利完成“爬坡过坎”,走出一条依靠提质增效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在经济新常态下,内蒙古要迈过调整产业结构这道“坎儿”,就必须着力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以质量内涵式发展取代数量规模型扩张,做到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

继2009年提出“质量兴区”之后,近日,自治区政府又颁布了《关于建设质量强区的决定》,这是新常态下实现产业提质增效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

从依赖资源到科学发展,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全力打造“内蒙古标准”、“内蒙古创造”、“内蒙古品牌”、“内蒙古质量”这四块金字招牌,全力推进质量强区已经成为内蒙古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质量工作,始终把质量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2010年下发了《进一步加强质量兴区工作的通知》,2011年设立“主席质量奖”,2013年开始把提高产品、服务、工程和环境质量作为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2014年制定下发了《推进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全区质量环境明显改善,质量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然而,与先进地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相比,内蒙古的质量工作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质量工作的基础还很薄弱,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以及认证认可水平相对较低,品牌的竞争作用、标准化的引领作用、质量技术手段的话语权作用,还远远不能满足服务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提升质量效益的需要。

从农牧业看,尽管随着产业化的推进,内蒙古农畜产品的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绝大部分农牧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缺乏标准意识,不注重用质量检验和认证认可等技术手段来包装和推销自己的产品,内蒙古许多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还没有被消费者广泛知晓和认可。特别是在粮、油、肉、皮、毛等诸多领域还没有国内叫得响的驰名商标,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和原产地追溯体系建设在国内也处于落后水平。发达国家的农畜产品加工率都在90%以上,而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率只有54.8%,深加工率还不到20%。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高品质得不到高回报,农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亟需提升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水平,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从工业来看,内蒙古二产比重达到55%,虽然形成了以能源、煤化工、冶金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原”字号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不强,名牌引领产品、带动企业、做强产业的品牌效应发挥不足。目前,内蒙古的名牌产品仅为广东的12.6%,工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仍然是空白,更缺乏标准化的引领示范产业,大多数企业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可以说,如果没有引领行业标准的企业,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建设“五大基地”的目标就很难实现,转型升级也将面临更大困难。

内蒙古的服务业近几年虽然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也打造出“翁牛特焊工”、“开鲁保姆”等一些区域性服务品牌,但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和其他省区相比仍然较低,以标准化推动服务品牌创建以及服务品牌本身的市场效应明显不足。目前仅在旅游、物流、政务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服务领域开展了28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全区以服务品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工作才刚刚起步。

从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水平看,虽然内蒙古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多年来保持在85%左右,也未发生影响广泛、后果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但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在倒数第5位。检验检测能力和认证认可能力在全国也只处于中下游水平。内蒙古仅有5家国家质检中心,而广东省有65家、江苏省有59家、浙江省有40家;目前,内蒙古制定、修订地方标准404项,仅占全国地方标准总数的1.43%。截至到2013年底,参与制定、修订的国际标准只有1项,国家标准只有15项,行业标准只有17项。

实现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

2011年内蒙古设立了自治区主席质量奖,至今已评选4届。历经4年的探索实践,主席质量奖传播的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已日渐普及。评选出的获奖企业,都是内蒙古企业卓越绩效管理的“标杆”,在质量领域有许多可以借鉴或推广的经验和成果。他们成为卓越绩效管理的“孵化器”,激励更多的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主席质量奖不仅要成为—个高标准、高水平、高含金量的奖项,更要成为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共同追求质量提升的权威奖项!”自治区质监局副巡视员武路希说,主席质量奖本身就是—个品牌,其意义远远超过对具体企业的奖励。这个奖项不但要激励—大批企业实现从良好到优秀,再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而且体现和树立政府的导向、引领效应,助推全区以质取胜发展理念的形成。

进一步完善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等激励机制,建立各盟市行政首长质量奖制度,是内蒙古提升企业质量水平的有力举措。今后,自治区要在前5年推进质量兴区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并把全区质量发展规划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有力支撑

到2020年,内蒙古质量总体水平将明显提升,品牌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显著增强,质量基础达到较高水平,全面形成质量共治的工作格局。这个目标对自治区质监局局长张海顺来说,既是动力也有压力。

“按照建设质量强区决定中的要求,5年后,计量方面,量传溯源体系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标准化方面,要构建新型工业、现代农牧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大标准体系,制定、修订标准3000项以上;检验检测方面,国家级质检中心数量要达到13家,重要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能力覆盖率达95%以上;认证认可领域,强制性产品认证覆盖率需达到95%以上,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1000家以上……”张海顺说,“要实现质量强区战略,必须要做到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创新政府质量监管,推动质量社会共治,加强质量基础建设,促进质量提档升级。”

据介绍,建设质量强区,首先要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大力加强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等事关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工作。标准化方面,大力实施“内蒙古标准”战略,推动标准化工作在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合力。要设立技术标准研发专项资金,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加大产业联盟标准制订和推广力度,增强“内蒙古标准”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计量方面,进一步加强计量检测数据的应用与管理,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继续对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提高企业计量器具配备率和计量管理水平;检验检测方面,要加大对公共检测平台的投入,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建设一批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建立与全区产业布局相一致、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相吻合、与产业集群壮大相适应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检验检测机构融入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认证认可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尽快建立政府、行业、用户等多层次的采集机制,积极推进政府采信、购买认证和检测领域的公共服务。

张海顺介绍,建设质量强区,需要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全方位构建提升质量工作的载体与平台。今后,要围绕自治区“五大基地”建设,制订《内蒙古名牌产品培育发展专项规划》和《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在呼包鄂等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构建“技术、专利、标准、品牌、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品牌扶持政策体系,推动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向品牌区域、产业、企业和产品集聚,引导企业与产品从价格竞争走向品牌竞争。积极谋划并搭建提升质量工作的系列化平台,如针对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环节假冒伪劣产品上升的趋势,尽快构建网络打假搜索平台;针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缺乏支撑的情况,搭建多层次标准化制修订和推广使用平台等。

张海顺说,建设质量强区,需要创新质量工作机制。今后,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质监部门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质量工作格局。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积极推进企业质量首负责任制,督促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机构,推动内蒙古大中型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建立质量联席会议制度,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各专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质量强区”和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完成好各自的分工任务,努力营造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质量工作合力。

建设质量强区,发展是主题,转变是主线,质量是根本。当前,全区质量工作者正在紧贴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围绕“质量、转型、发展”主题,加快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质量升级向转型升级、质量数据向质量引擎转变,努力把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