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外教育比较:莫要分不清精华与糟粕

yangguangjujiao 2015-09-02 12:46:05 储 殷/特约撰稿人 总第203期 放大 缩小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BBC拍摄的《中国老师在英国》的走红,有关于中外教育比较的话题再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纪录片中,西方教育的自由散漫与中国教育的刻板严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再次印证了大众长期以来的“常识”,但坦率来说这种比较恐怕不仅遮蔽了中外教育常识之外的真相,而且也忽视了中外教育在本质上的一些重要差别。

西方与东方:谁的教育更残酷?

大多数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国人,通常会感慨欧美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甚至在很多时候,中国家长会感觉到,只要你的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们的肯定。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太容易了、太简单了,只要孩子的性格不是太内向,能够融入他的同学之中,那么读书几乎不是问题。相比于在国内为孩子上辅导班、重点中学的家长,你会觉得做一个欧美学生的家长简直太幸福了。大多数在欧美短期呆过几年的家长,都会把这种印象带回国内,作为他们与朋友们闲聊时的重要谈资,所以现在一谈起欧美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印象。

可是在这些印象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我在联合国机构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位特别不喜欢当地的美国同事,每天都在计算回家的日程,几乎是熬着过日子的节奏。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工作,他告诉我他在这里熬着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联合国能为其雇员报销子女教育费用的2/3,而他回国只是一个普通的教授,很难负担起他孩子上私立中学所需要的学费。我问道“那么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公立学校呢?”这位同事当时的表情像极了国内到处借钱买学区房的家长。几年以后,我去了美国,我发现当地的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在草坪里追逐,在球场里打球,很幸福的样子。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欧美的中小学的确与中国的中小学存在巨大的不同,在那里,学生可以不承受任何压力。然后在快乐几年之后,大多数的孩子也就这样了,他们或者去社区大学再混几年,或者直接去找些底层的体力工作度日,或者直接开始拿失业补助,在街上闲逛。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不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是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的。在欧洲的情况能好一点,因为当地的社会福利较高,很多学生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好大学,可是这不并意味着在公立中学没有打下良好基础的他们能够顺利毕业。我在鲁汶的时候曾经惊讶于校区里的大学生天天狂欢,一位当地的大学教授告诉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来这里吃喝几年,体验一下生活。有2/3的学生是拿不到学位的”。

坦率来说,在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的、幸福的中小学,但是“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你需要更严格的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中国教育以显性地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这样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地完成了社会分层的任务。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在这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淀了下来。

说到底,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不同,绝不仅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它的代价是许多平庸的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伤痕累累。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的机制,因为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非常基本有限的教育,大多数人在公立教育里很难学到什么东西。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而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所以,谁更残酷呢?这真的是一个问题。那些拥有充足社会资源的精英在推进所谓更轻松、更快乐的素质教育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中国的普通大众,这种轻松、快乐背后的残酷呢?

西方与东方:谁的教育更出色?

在BBC的纪录片中,英国学生的顽劣似乎再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出色的老判断。这种判断常常进一步引发了“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后劲不足、创新不足?”的老问题。而且一般到了最后,有关的讨论总是会被聚焦到中国的应试教育不够鼓励创新上,在很多时候,这种判断几乎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常识。然而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常识似乎完全忽略了我们近邻日本与韩国的情况。作为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创新大国,这两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恰恰是以“应试”为鲜明特征的。如果我们真的去仔细了解一下韩日中学的自杀现象、高考复读现象,真的去他们考场外看看他们的各种“请神符”,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应试教育甚至比中国还要残酷。为什么他们的应试教育就没有妨碍他们的创新呢?为什么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相对如此出色的孩子,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日趋平庸呢?如果说是中国的大学耽误了我们的孩子,那么为什么很多清华、北大的孩子去了国外,也并没有显示出任何的优势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对优势其实是一种不恰当比较得出的结果。在BBC的记录片里,英国学生的确跟不上中国老师的进度,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英国公立中学与中国公立中学虽然名为公立但实质却相差甚远。来英国教书的这几位老师,基本上都来自中国优秀的公立中学。在大多数中国城市地区,小升初的环节已经相当的激烈,能够挤上重点公立学校的孩子往往都经过了非常良好而严格的教育。这意味着,这几位老师在英国中学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标准,其实是针对中国精英学生的基础与天赋而形成的。

然而,英国的公立中学与中国的中学不同,它比较严格地贯彻了学区制度,在13-14岁这个阶段,它的学生基本上没有经过激烈的选拔,处于一个鱼龙混杂的自然状态,他们其中大多数资质平庸、基础较差的孩子,跟不上中国老师的教学进度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仅就教学而言,所谓中英两国教育的差别其实与国内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差别相当类似。中国普通中学的孩子也接受不了这几位重点中学老师的严格管理、跟不上他们拟定的教学进度。

虽然都被冠以公立的称呼,但西方的公立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国的重点公立中学是精英教育,两者比较其实是拿我们的上马比英国的下马。以这样的比较来判断谁的基础教育更好,其实完全偏离了真相,要知道西方社会的精英教育多是在私立学校完成的。与自由散漫、福利过度的公立教育不同,西方私立精英学校的风纪严格、学业压力巨大,要想跟上其教学进度绝非易事,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得多。坦率而言,如果中国老师遇上了这样的学生,可能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将会是另一个效果。

中国教育改革的忧患:误读之下的邯郸学步

在近十年来,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中小学,都经过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既出于中国教育对中国社会快速变动的回应,也在很大部分出于向西方学习的目的。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在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过多地注意了英美,而相对忽视了与我们在文化、价值观念上更为接近的日韩。一些人常常拿英美公立学校来做素质教育的模板,强调快乐学习,强调减负,结果造成了公立教育在内容上的缩水、在质量上的下降。这实际上逼迫着家长们在课外时间投入更多的资源去教育市场上购买资源,而无力购买教育资源的孩子则越来越难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在课堂上弥补这种资本上的差距。平民子弟、农村学生在中国名牌大学中的比率持续下降,正是这种改革的直接后果。

无论中外教学理念、教育方式有多少差别,其共同之处在于,天底下没有不吃苦就能成才的好事。国外一些嬉闹散漫的所谓现代公立教育,其实不过是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公共产品。我们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西方教育的真相。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在公立教育上往往都显得比西方社会要残酷,但是这恰恰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公立教育比西方的公立教育,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动。一旦所谓素质教育的改革让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那么用更加残酷的平民教育来填补差距就成为了必然,而这恰恰是衡水中学出现的根本原因。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