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外教育优劣之争是一场无聊游戏

yangguangjujiao 2015-09-02 12:44:58 王 聃/特约撰稿人 总第203期 放大 缩小

争议正在发生,《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BBC二台这一纪录片,首播即引发关注。“中国式教育,以绝对的权威、绝对的纪律和惨无人道的竞争闻名……这跟英式教育相差巨大”,这部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纪录片开头便言辞犀利。

尽管在8月12日,英国全国校长协会中学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罗博·坎贝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纪录片没有将中国教育的主要特点和其可能带给英国教育改变的可能性表达出来,这是它的一个硬伤。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纪录片展现出了巨大的文化冲击,此种文化冲击进而被演化为另一个问题:英国和中国,究竟谁的基础教育模式更胜一筹?

观众的发问,应当被理解,中外教育之间,也的确存在着某些差异和问题,但动辄要进行一场中外教育的优劣之争,在很大程度上,这更像是一场无聊游戏。

中外教育差距客观存在

关于中外基础教育差距的比较,其实一直都在进行。

网络之上最形象的一组对比是:2-3岁:在美国,孩子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在中国,孩子正在忙着识字;5-6岁:在美国,孩子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收拾房间。在中国,孩子正在努力参加各种艺术培训;7-12岁:在美国,孩子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在中国,孩子仍在学习、做作业和参与艺术培训。

对于此,甚至有媒体总结出了中外教育的十个差距:譬如为谁而学,国外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譬如师生关系,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而在一些其他国家,教师却没有什么权威可谈,外国人不承认权威。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中国的老师喜欢保持威严,不苟言笑,国外老师却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关系。

再譬如课外生活,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小孩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在一些国家,小学生一旦走进校门就开始真正参与社会活动了。美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共同寻求赞助。国外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多,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

这些事实其实足以证明,在中外(当然也包括中英)基础教育中,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在此次关于BBC纪录片的报道中,亦有专家指出,中国是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课堂教育模式,“唯分数论”的价值取向和以高考为单一目标的导向性教育,使得中国的基础教育沦为了一场漫长的“备战高考”,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而英国的教育更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知识和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部分,对生活常识、安全意识等教育非常重视。这正是中英基础教育的具体差距所在。

判断教育优劣的维度与标准

即便中外(中英)教育差距是看得见的,但这并不等同于中外(中英)基础教育方式存在着优劣之分。

一方面在于,目前的中外教育模式都处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有相互借鉴的趋势。换而言之,中外教育事实上越来越呈现出融合的状态,要去仔细分辨两者的优劣,并不那么容易;另一方面,也即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去比较教育的优劣所在,实际上存在着某些维度与标准。

厘清了以上种种,就不难推论出:所谓比较中外(中英)基础教育的差距,其实是一场无聊游戏,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的基础教育,都需要一次现实的“祛魅”,需要被客观还原。

《光明日报》奉献出了一组专家的意见,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指出,对于中英教育谁优谁劣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关于学生爱不爱劳动的现象,王运来表示,“网上有一种声音,说英国孩子不学习是懒惰,那么中国孩子一周不上一次体育课、不做公益、不做家务,是不是懒惰呢?”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袁宗金的意见,却与王运来颇有不同,他认为,“中国教育中对学生吃苦耐劳、勤劳节俭品质的培养是十分可取的。我走访过不少欧美的高校,发现很多学校理工科学生中亚裔占大多数,原因就是这些学科对学生的韧性有非常高的要求,而欧美学生恰恰缺少这种品质,在英国这样高福利的社会,更是如此。”

同样是有关学生的勤劳品质,学者们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这说明评价中外教育需要多重视角,更需要融合性的视角。

王运来认为的导致这场中外教育优劣性争端的原因,其实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原因至少有二:一是中英的文化差异,“中国人讲的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英国更尊重儿童爱游戏的天性,内在的文化直接反映在课堂上,较易造成矛盾冲突”;二是教学目的不同,“中国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应付考试,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完好的人格。”

正因如此,针对中外教育引发的争端,最重要的,不是一定要分出两者的优劣所在,而在于其他。媒体的报道,对此其实已经指出。作为中国观众乃至是教育者,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放到这些年来中国教育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做法带来的可喜进展,反思这些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文化和制度冲突,以及问题解决的路径和经验。而对于国外观众与教育者,在看到中国基础教育的不足之外,还应该看到,中国基础教育方式赋予了学生勤劳、认真与具备韧性等诸多优点,可以尝试将此种方式适度引入到自己的教育路径和安排中。

只有这样,中外教育才能被客观评价,而不至于被妖魔化,或者是过度拔高,因此而生的沸沸扬扬的争议,才能得以真正平息。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