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式教育AB面

yangguangjujiao 2015-09-02 12:39:13 朱昌俊/特约撰稿人 总第203期 放大 缩小

在BBC的中式教育纪录片播出前不到一个月,一则对中国教育来说足够意外的消息传来:在今年泰国清迈举行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年一度的“数学世界杯”上,美国队夺得五枚金牌,击败了老赢家中国队。

意外源自这次失败实属爆冷。此前有媒体报道显示,中国自1986年参加国际中学生数学奥赛19年以来,有11次团体总分第一,打破了美国和苏联长期霸占国际奥数团体总分第一的局面。而由奥赛中的表现,其实可从另一角度管窥中国教育的荣与辱和AB面。

那些年属于中国教育的奇迹

不管外界如何评价中国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乃至奇迹是有目共睹的。此次奥数比赛失利,英国媒体更是打出了“美国队破天荒地击败了老牌劲旅中国队拿到了第一名”的新闻标题,足见中国学生在奥数比赛上的强势地位。

事实上,包括奥数在内,整个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都堪称是常胜将军。此外,在国际象棋、英语演讲、机器人等国际竞赛中,中国学生也表现不俗。

除在国际大赛中崭露头角,近年来中国“学霸”考进国外名校的现象也连年增多。如在今年5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有网友就惊讶地发现,该校统计学硕士200多名毕业生当中有190名是中国学生,中国学霸承包了哥大统计学。的确,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在近年来持续增长,在美国八所常青藤学校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哈佛大学在过去的10年间,来自中国的本科生一年只有一两个,现在中国本科生一年招10人左右。研究生的数量则更多一些,每年有500人左右。去年,哈佛大学招收中国本科生41名,研究生690名。在哈佛研究生中,中国学生的数量超过加拿大、印度、韩国等排名第一。而高考毕业生被曝同时获得国外多个名校录取通知书的现象,这些年几乎成为每年高考录取季的常规新闻。

在国内,中国教育的奇迹则表现为将应试教育的成果发展到了极致,“高考工厂”就是典型代表。如湖北黄冈中学,在上世纪80、90年代,其高考一直保持98%以上的升学率和75%左右的重点大学录取率,60余次夺得省、市文理科状元,先后有700多名学生保送至北大、清华等著名大学深造;参加各类中学生学科竞赛,有300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200多人进入全国冬令营,100多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先后有15名学生在国际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18枚奖牌。而同样有“超级高考工厂”之称的衡水中学,每年有上百名学生以高分考进北大、清华等名校,“一本上线率86.6%,二本上线率99.3%”。而这样的超级中学和高考工厂,几乎每个省都有。

去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最富有英国家庭子女的考试成绩也比不过中国贫穷家庭的孩子。在被调查的65个国家的总体排名中,英国学生数学成绩列第26位,相比之下,中国上海地区的学生在所有学科都名列前茅。这或正是此次促成BBC拍摄中式教育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和背景。

中式教育优劣对比

一边是应试教育的大行其道,一边是“学霸”横行国外名校,且在国际比拼中不乏竞争力,中国学生和中式教育不可避免要被人拿来与其他国家作对比。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教育交流机会的增多,中式教育到底如何,也成为大众、学界和媒体经常讨论的话题。

对于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的比较,有“哈佛女孩”之称的刘亦婷曾在讲述其哈佛求学生涯的书中,对中美学生进行了8个方面的对比。

(1)身体素质对比,美国学生占较大优势。(2)独立工作能力对比,美国的多数学生胜过中国学生。(3)基础知识对比,中国学生超过美国学生。(4)团队精神对比,中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在美国学生中经常讲“团体精神”。(5)主动性与首创精神对比,美国学生大都比中国学生强。中国学生考虑的是做事要有章可循。而美国学生显得放开。(6)人际交往能力对比,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强。(7)动手能力对比,美国学生强。他们在课内外动手实践机会多;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允许参观者动手操作。在课内也是如此。在家里,美国学生的家务也做得多,如在住宅四周剪草。(8)刻苦学习对比,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差不多。

这样的对比,或许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有失片面。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对于中国教育的看法,或更具辩证性了。杨振宁认为,美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顶尖人才,但据此下结论说美国的教育模式是最好的,这是基本的错误。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灌输式,美国教育注重启发式,这两种教育方法孰优孰劣,不应抽象地、而应具体地回答,也就是说,要看在现有的情形下,哪个更好。他认为,在中国现有状况下,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中国式教育更好,因为它可以使50%—80%的人中规中矩地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对他们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

的确,每一个教育体系都难做绝对的好坏之分。有关现代中式教育的利与弊,其实也可以等于说是应试教育的利与弊。这个话题也已经属于老生常谈,社会对此并非没有共识,缺的只是对弊的修正。

社会对应试教育弊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容易导致出现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状况;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义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在片面强调升学率的背景下,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压力过重,不利于身心健康,遏制了思想和活力等等。

而积极的影响似乎同样很明显。如在校生接受全面基础知识的学习,让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前期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获得扎实的基础;应试教育虽存在弊端,但却能为中国各个地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让贫困落后的地区也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无论报考者有多少,只要调整难度系数,就可以筛选出值得录取的学生。这个过程不需要大量专家的参与,成本很低,等等,都证明了中式教育的生命力和现实合理性所在。

中式教育与钱学森之问

科学泰斗钱学森在去世前曾向前总理温家宝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经典之问,到今天成了备受关注的“钱学森之问”。在某种程度上,能否培养出大师式的杰出人才,已成为中国社会对于好的教育的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而这个问题看似是教育的问题,但其实在外延上早已突破了单纯的教育范畴。

中国著名经济学、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官员读博成为新风气,官僚都要一个学位头衔,大批进入大学,于是就创造了“在职博士生”这个奇怪的现象。官员有时间读书写论文吗?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抄的或者别人替他们写的,当然是虚假的。这样,产生了大批没有知识的博士、空头的教授。而这种官员博士群,正是当下大学教育官僚化的一种现实作证。因此,他认为,假如大学继续官僚化,就不可能有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更不可能产生大师。

这方面曾试图以实际行动——创办南方科技大学来培养大师的原中科大校长朱清时,对此有同感:现在大学最大的毛病,就是现在都追求官位了,官位就是地位,因为在大学里你只要是官位高了什么东西都有了。大家时间都花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学术界的衰退,这种状况还谈什么诺贝尔奖呢?

更进一步,有人索性将应试教育与培养大师直接对立起来。“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根源是因为,我们的大师在中小学时就遭到扼杀。”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雄称,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主要以制式教育为主,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让孩子们从小就失去想象,失去创新的兴趣。“现在小学生厌学很严重,一个小孩从小就被考试压倒,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怎么指望他成为创新人才,成为像钱老这样的大师呢?”

其实,大师也好、学霸也罢,关键还是看我们的教育理念真正想培养怎样的人。正如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的深刻之论:钱学森之问还是在于教育理念的差距。我们的教育理念源头是塑造,西方的教育理念源头是成长。家长要用家长的观念来塑造孩子,学校按照学校的一套要求来塑造学生,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不了“钱学森之问”中的杰出人才的根本原因。

而无论是赞成中式教育的应试“奇迹”,还是钦羡于西方教育的开放与活力,有论者在观看BBC中式教育纪录片后,对中英教育区别的根源之洞见,或都值得细细揣摩:一个是商业时代的教育方式,一个是农业时代的教育方式。前者更细腻,讲求培养综合素质与创造性;后者简单粗暴,采取了魔鬼式的训练法,把具体鲜活的人异化为一串冷冰冰的分数。不要去比较二者的优劣,根本没有优劣可言。不同社会、不同环境下的客观产物而已,正如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实在是没有什么理由去接受无谓的素质教育。夏虫不可以语冰,焦大审不了林妹妹的美,如是而已。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