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历史上的中西教育“战争”

yangguangjujiao 2015-09-02 12:38:30 总第203期 放大 缩小

历史上,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融合一直没有停止,而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也伴随其间,从未中断。

中国老师要求背背背

英国传教士烧了作业

传教士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他在中国境内首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成为以后汉英字典编撰之圭臬;在创建医院、学校等事业上,他也功劳极大,可谓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为了让他能够远赴中国传教,1805年,伦敦传教会给他安排了医学、天文学和汉语课程,但是让人头疼的是,当时全英国都找不到一个适合当老师的懂中文的英国人。满脑子都在操心这件事的英国公理会牧师威廉摩士勒,有一天正准备和朋友聚餐,走在路上的他与一位中国绅士擦肩而过,他立即上去搭讪,通过这位中国绅士的介绍,摩士勒牧师结识了一名叫做容三德的中国青年,他当时正在伦敦一家寄宿学校内学习英文。

马礼逊立即拜容三德为师。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从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出身的容三德只有一个教学法则,那就是背诵、背诵、再背诵。但是生在西方的马礼逊哪里懂得这一套,有一次容三德在纸上写了一段中文作业要马礼逊背诵时,烦躁的马礼逊将这张纸揉成纸团丢进壁炉里烧掉了。容三德勃然大怒,与学生僵持了3天之久,最终是马礼逊再三道歉,容三德才答应再继续按照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教马礼逊学中文。

溥仪的英国外教

成宫廷大臣的眼中钉

1918年,因要出任民国大总统,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老师徐世昌辞去“帝师”之职。李鸿章的次子李经迈建议给当时只有13岁的溥仪请了一个英国外教——庄士敦。

庄士敦从英文单词和会话开始教起,并穿插给溥仪讲一些世界历史和地理知识。庄士敦还向溥仪介绍西方的先进文化,鼓励这位小皇帝在紫禁城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新的尝试。于是故宫里响起了电话铃声,溥仪也学会了打网球、开汽车,离开紫禁城以后仍然喜欢穿西装。

庄士敦还关注溥仪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他发现溥仪的眼睛已经近视时,就力排众议,给溥仪配了眼镜。也是在他的劝说和介绍下,溥仪剪了辫子,会见了一些外国使节,会见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还和胡适通电话并见面。溥仪还改革了宫内的财务制度,把一千多人的宦官队伍裁到一百余人。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也使得庄士敦成为宫廷内务大臣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翻译大家朱生豪

体育成绩也很差

1934年夏,一头巨鲸搁浅在钱塘江岸边并死去。当时在浙江之江大学执教的美国人、生物系主任马尔济教授,马上请来很多助手把这条死鲸一起搬回,忍着恶臭做了一套完整的巨鲸骨架,以供教学用。看到这个巨大的标本,中国学生们惊讶至极。

这样的事在由美国基督教南北长老会和差会联合主办的教会学校之江大学并不少见。从之江大学建校之初,历届校长都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校建有科学馆,并采购有大量科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当时的学生常常穿着长衫马褂,头戴瓜皮帽在先进的实验室做实验。另外学校推行西方的学分制,体育也要修满一定学分。曾翻译莎士比亚的朱生豪,因为完不成体育学分,竟因此没有拍摄学士服的照片。                                

                                                          (杭州日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