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教师PK英国学生一场BBC风格的教育实践

yangguangjujiao 2015-09-02 12:37:28 张 恒/特约撰稿人 总第203期 放大 缩小

四个学生,穿着校服,戴着白手套,一人攥着国旗一角,缓缓走来,步调并不整齐,左前的女孩子走得太快,右前的男生弯着腰努力把双腿抬高,踢着不标准的正步。国旗被他们四个人扯得歪歪扭扭,不过,终于还是走到了旗杆前。他们把国旗绑在绳子上,拉动滑轮,看着国旗缓缓上升。

天气很冷,孩子们站在一起瑟瑟发抖,不得不缩着肩,把手藏到袖子里再捂住双颊。他们的身体扭来扭去,东张西望。科学老师杨君一再大声提醒这些学生们:“站好,面向国旗!”

效果并不是太好。学生们有的木然低头,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则笑嘻嘻地模仿军人敬礼,完全没有杨君认为的严肃与敬畏感。

这是英国BBC推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中的一幕。“在近年的国际排行榜上,一些东亚国家在核心课程上都打败了英国,我们希望探索当他们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英国课堂会是什么样子。”BBC广播公司新闻发言人瑞秋-巴夫解释道,于是,他们在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挑选了50个不同能力的学生混编在同一个班,然后一同经历一个4周时长的“中国式学校”,接受5名中国老师授课。

杨君便是5名老师之一。“升旗仪式是要提醒你,你有责任为你成长的国家服务,使国家变得繁荣富强。”她如是解释要学生要参加升旗仪式的初衷,“所以,每天升国旗、唱国歌,能给你们那种责任感。”

但这种做法并未被英国学生接受——正如其他的中式教学方法一样。“说实话,挺无聊的。”学生霍莉回应道:“我觉得这没什么意义,因为只是把旗子升到空中而已。没人真的会去看它,因为他们不许我们去操场,所以……”她笑了笑,没再说下去。

“挑战者”从东方来

在一阵激昂的音乐中,BBC的解说员语调铿锵地说道:“在汉普郡一个宁静的村庄里,战争一触即发。5位中国教师来到英国,挑战英国的教育体制。”

这便是BBC这部纪录片的开场。但这5位教师并非都是从中国学校里选来的,比如杨君。

“2014年夏天,我在伦敦一所大学读教育比较学硕士学位。一天上课,一个同学跟我说BBC在华人社区里面发广告,想找一位可以用中国方式给英国学生上课的老师。”杨君接受媒采访时回忆道。而在此前,她还在英国的一所文法学校做过十年的科学课的教师。因此,她在中国的教学经历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但她还是决定试一试,“于是联系了BBC广告上留的邮箱,很快就得到了回复。”

因为长期在英国生活,BBC的制片人对她并没有多少信心,但杨君还是说服了对方:“我跟他说我自己从小在中国长大,31岁才到英国,一直受到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国的教育方式是骨子里的。他还是有些顾虑,我就开玩笑说,你听我的英语口音这么重,难道不中国化吗?他笑了。那次谈话很愉快。后来我接到了BBC的邮件,他们确定让我去当科学老师了。”

和杨君一样,还有两名老师也都是从英国选拔的。只有两人来自中国本土: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组长、省特级英语教师李爱云,以及杭州外国语学校的“80 后”数学教师邹海连。

可以说,这些老师因其教学、生活背景,对英国的教育方法很熟悉,但BBC仍然要求他们,要使用最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尤其是要与英国教育对比强烈。

中英战争

最先不适应的是英国的教室。

按照习惯,英国一个班里大概只会安排三十个左右的学生,但这一次,它要装下五十个人。课桌密密麻麻被摆了进来,最后一排学生几乎要靠到墙上了。教室的墙壁上,贴上了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在此地出现的标语:“求实奋进,博学谦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后一条是孔子的名言。在思想品德课上,李爱云老师显然希望通过这位中国先贤的观点来影响这些处于青春叛逆期的英国少年:“在孔子的思想里,父母永远是对的。”

话音未落,课堂上便稀稀拉拉响起了反对声:“父母不总是对的!”“人应该做自己!”“父母可能是种族主义者、可能害怕同性恋、可能是性别歧视者。如果老师说,父母永远正确……不!”

至少在中国的课堂上,这样明目张胆反对老师的情况,李爱云是很少见的。但与日后的情况相比,这种口头上的反对,算是温柔的了。

学生乔希因为忍受不了几个小时没有热茶喝的日子。于是,他拿了一个电水壶到教室,上课时开始悠悠然地喝起茶来。

在屡次阻止无效后,杨君老师使出了杀手锏:罚站。而邹海连则没收了他的茶壶。

但这些惩罚并没有让学生们变得更好,中国老师祭出了各种大招都无济于事:罚站、留堂、找家长、包饺子联络感情……陌生的中国老师在英国学生眼里没有权威感,纪律越来越差。屡屡冲撞老师的苏菲形容:“老师越严厉,就越想捣乱。我特别喜欢惹上麻烦时,肾上腺素上身的感觉。”摄像机的拍摄使罗西比平时更想在课堂上瞎闹,“我们想在摄像机前显得很酷。”于是,课上化妆变得越发变本加厉,本来还有人尝试努力听一下课,这下变得完全破罐子破摔。

直到有一天,邹海连终于失控,他对一名学生吼道:“你这样的行为会给整个学校蒙羞!”“我从来没见过比你更差的学生!”

BBC式印象

当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吃着果冻、把米尺当武器打闹时,教导主任沃恩和校长突袭了他们的科学课。这两位学校领导很困惑,在他们看来,一些原本很乖的学生,现在也变得调皮不堪了,他们希望能找到原因。

好久没认真上过课的学生看到两张令他们敬畏的面孔,终于安静下来。科学老师杨君也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安静时刻,她用略带沙哑的嗓音讲起了“食物链”,学生们则低头奋笔疾书抄笔记。

教导主任相信自己找出了混乱的原因:“是老师的教法导致了这一切乱象。”校长则直接表示了失望:“看到学生需要忍受这种无聊的课程的摧残,我内心非常不好受,可以说很愤怒。一个老师站在上面,基本上只对着ppt讲话。我只站了20分钟,就瞌睡得抬不起头了。”

BBC的解说词写道,“中国的课程教授方式以重复和记笔记为主”,而英国学生习惯了个性化教学和课堂讨论。

但这种解读显然带着BBC式陈旧的刻板印象。邹海连虽然在片子中一本正经,他的中国学生则在网上放出一段他和学生们恶搞江南style的视频。他在学生中流传着很多金句:“Working mathematics is like making a girlfriend. You have to try many relationships until you find the right one.”(做数学就像找女朋友,你得多谈几次恋爱,直到找到最合适的那位。)他那些现已就读剑桥、康奈尔等名校的学生们戏称他为“塞萌”,他的学生也并非都是从题海战术中走出来的。而李爱云在学生的记忆里是一个会和学生探讨卢梭的老师。

同样被误读的还有英国学生和英国教育。18岁的吴凝刚从英国威尔士一所私立中学毕业,据她介绍,纪录片中,自习课化妆、上课聊天玩闹的情景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出现过。

很难说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因为这些教师在节目组的诱导下,展示了传统到已经很少再出现在中国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杨君甚至曾希望能在英国的课堂上挂上毛泽东像)?还是因为在摄像机把师生身上的表演型性格激发了出来?

教育学家程永新看了片子后说:“我个人感觉,纪录片夸大了中外教育的差异,甚至感觉纪录片中的教师有点像演员。其实,世界教育的趋势是中国在向西走,从纪律走向民主,灌输走向讨论;西方在向东走,注重纪律与评价。”

这并不是BBC眼中的“战争”,更像是彼此的融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