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盛开在民族文化沃土上的艳丽花朵

banyuesudi 2015-08-17 17:57:59 刘 春/文 总第202期 放大 缩小

7月11日,2015版马文化综艺演出《千古马颂》在中国马都锡林郭勒博得一片掌声和叫好声。“我区7月初刚刚发布内蒙古十大文化符号,内蒙古大草原、那达慕、蒙古包、马头琴、蒙古马……这部马剧中就有7个内蒙古文化符号。也可以说,草原文化是这部剧的灵魂。也正是草原文化这些元素,让《千古马颂》场场叫好叫座。”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副院长这样评价2015版的《千古马颂》。

草原文化资源家底丰厚,是待开发的富矿。近年来,自治区各个层面频出奇招,通过文艺、旅游、科技等手段努力开发这些文化资源,催生了一批知名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促进了文化产业和事业的发展,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品牌吸引人

7月12日,内蒙古首届国际房车那达慕启动,300辆房车、1000多名车友将用20天时间穿越内蒙古7个盟市的7大景区,行程2000余公里,体验沙漠文化、蒙古族民俗文化等,“开着房车看文化”成为近期媒体关注的一大亮点。

7月15日上午,内蒙古博物院展了有一段时间的呼和浩特市老物件展依然有许多人参观,一张炕桌、一个灶台、一台旧电脑……都给观展者带来对旧日生活的回忆。

内蒙古草原源远流长的历史,先人们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在内蒙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近年来,丰富的文物资源,免费开放的观展政策,科学合理的展陈布局,不断推出的文化演出、文化产品,对区内外的游客来说具有十足的吸引力。

近年来,自治区在文化强区建设的进程中,立足于文化资源优势,在草原文化的金碗里找故事,挖内涵,打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在国内外极具竞争力的文艺、文学作品。还有时不时在考古界闹出点动静的考古新发现,诸如入选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内蒙古北魏贵族墓葬等,更是吸引着国内外文化研究者的目光,为内蒙古赚足了名气。

文化体验最迷人

7月12日晚,作为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项目之一的八省区第三届蒙古族传统服饰大赛闭幕,178名模特身着华丽的民族服饰完美演绎了蒙古族穿在身上的文化。

“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是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产业发展。”这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经营者的普遍共识。

 “过去来内蒙古旅游,我们看的是自然生态。现在来草原,我们能带回不少能拿得出手的旅游纪念品,人偶、马头琴U盘、手机壳等等,这些文化产品拿回去送人很有面子。”福建游客张先生说。

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体现在文化创意产品上,更表现在景区的软硬件建设上。通辽市有一条500里的旅游黄金线路,在这条路两侧,密布着70多处文化旅游景点,经过当地的整合,形成了“一路看遍通辽”的旅游格局,吸引了大批房车游、自驾游的游客前来观光。

如今,到锡林郭勒草原旅游的游客,几乎都要去看《千古马颂》,到中国马都旅游,不看看《千古马颂》似乎便“虚”了此行。到包头达茂旗旅游,就要去体验游牧文化的原始味道,“当一天牧民才算真正在草原旅游过。”到呼伦贝尔,住在俄罗斯族大妈的家里,欣赏具有俄罗斯族风情的歌舞,再吃一块大列巴,不亦快哉……

文化产品感动人

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的效果,最先受益的应该是当地群众。

进入夏季,第六届包头市社区消夏电影节已经开始在全市公园、广场、社区等22个场地免费放映电影。而在全区各地,在社区广场、农村牧区放映内蒙古人自己拍摄的、反映草原人民生产生活的影片已经成为常态。

乌兰牧骑的演员把歌舞送到农牧民群众的家门口,演出的节目都是农牧民身边发生的;数字文化进蒙古包工程,让边远地区的农牧民通过手机、IPAD等,实现文化建设成果的共享;流动图书馆、流动数字博物馆等便民文化设施,极大丰富着农牧民的文化生活。

“我们就生长在这片草原上,因此我们喜欢看草原歌舞,喜欢马,喜欢蒙古包,更喜欢草原故事。”锡林郭勒盟的牧民巴图说。

7月10日,反映草原生态主题的18集电视连续剧《鄂尔多斯情歌》在内蒙古卫视播完。该剧导演伊伊·呼和说:“内蒙古大草原从来就不缺故事,把那些故事挖掘出来,用符合草原人民审美习惯的艺术手法呈现给观众,就会有人喜欢。”

伊伊·呼和所说的“审美习惯”“艺术手法”,无疑是草原文化资源怎么转化、转化成什么的答案之一。“远离人民群众的艺术必然是无源之水,最终会被人民所淘汰。从服务群众的角度讲,无论是讲一个故事,还是举办一次展览,最重要的是使艺术手法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草原文化是富矿,我们的文化产品一定要挖掘草原人民的生活内涵,对接群众的精神需求,这样的作品一定会受到群众欢迎。”伊·呼和说。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