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5000元和支付宝

yangguangjingpin 2015-08-17 17:29:50 总第202期 放大 缩小

7月31日下午,央行在官网上发布了一份公告,是一份意见征求稿,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点是,以后网购用支付宝(或其他第三方支付)买单时,一天不得超过人民币5000元。土豪网友吐槽说,那岂不是买不了iPhone啦!

第二天凌晨,央行火速辟谣,5000元封顶只是针对支付账户,超过5000元的部分可以从银行卡上扣除。iPhone可以照买,汽车房子也可以交易,只不过比以前多了几道程序而已。

美其名曰“新规”,无外乎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多加了几重限制。3道门槛、5道指令、6个签名、7个验证码,程序多了99道,说是为了消费者的账户安全,使用体验却因此倒退回到解放前。

人们用打车软件叫车,用支付宝或微信来结算车费;在饭店里吃饭,用第三方支付购买优惠券;要缴水电费在手机上按几下就可以搞定;买个西瓜扫一下码就可以支付瓜钱。简直不能更方便,但是在便利的同时,安全性也大大降低了,仿佛安全和方便永远不能同时存在。所以,有关方面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对此加以限制,想要安全就只有麻烦。

有人认为央行这是在“护犊子”,保护自己的亲儿子——传统银行,不惜牺牲掉第三方支付这个收养来的孩子。不过,这个“养子”也不是没有气短的时候,短就短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风险,并且风险还不低。于是,央行准备在网络支付的各道关卡加上几副大锁。不但可以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往高大上方面来说,还和互联网金融以及银行业有关。

壮志未酬身先死、风萧萧兮的悲壮感,一时弥漫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然而,也有财经从业者指出,国内低门槛、高效率、高收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由于在身份识别、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软肋,公众在购买和使用这些创新品种时,自身财产安全难免受到威胁。比如客户通过二维码支付,就会面临伪造二维码、木马软件植入套取现金等陷阱。也就是说,央行发文叫停虚拟信用卡、二维码支付业务,还是为互联网金融安全计。

至于还要抱怨银行安全验证步骤繁琐,专家认为从乐观角度讲,要一分为二来看。其一,银行支付的客户体验的确有待加强;其二,要知道从银行那里过一下,也是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许多时候为了安全,的确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和个人体验不适。

新规一方面为了避免金融和类金融机构资金流动难以监控,形成依托支付账户的“封闭循环”,另一方面是在支付机构缺乏与银行类似的监管约束情况下,避免支付账户成为全功能“银行账户”,实现事实上的“金融混业”,从而带来风险的积累和信息的不透明。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