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简政放权,公众才有获得感

yangguangjujiao 2015-06-30 18:15:12 李 妍/特约撰稿人 总第197期 放大 缩小

 

“你都搞不清楚他要什么证明,比如说让一岁小孩开不犯罪证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北京召开的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如是说。这已是李克强近日来第二次痛斥此类证明。此前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举例说,一位公民出国旅游需填写紧急联系人,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些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

总理质问“奇葩”证明,让各类“奇葩”证明成为舆论热议词。媒体挖掘出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奇葩案例:有老人被要求出具“自己还活着的证明”的,有卖房要开单身证明的,有创业要开“不扰民”证明的……事实上,这类明显违背常识的新闻不仅是个笑话。此前,“办证多”、“办证难”不仅频繁发生,而且早已存在多年,繁琐的办事流程让人叫苦不迭。这其中,既有相关部门管理方式和服务意识落后的原因,也折射出中国行政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正是为了革新这种旧格局,给社会松绑,为民众带去更多获得感,“简政放权”成为了本届政府改革的重头戏。

2013年3月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开启了新一轮大部制改革,随后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到了25个。两年多来,简政放权层层“加码”,壮士断腕般的“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增强了人们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不过,“奇葩”证明依然顽强存在的现实也在告诉我们,改革要真正出实效,仍需要继续将简政放权推向纵深,要通过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从制度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真正实现由“权”到“责”的转变,让改革为民生兜底、为社会发展增速,充分体现改革的诚意。

简政放权是开门头件事

谈到过去一年多的改革亮点,“简政放权”无疑是绕不开的关键词。本届政府成立伊始,开门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先手棋”。之所以简政放权成为本届政府的“开门头件事”,也正如总理李克强所言:名目繁多、无处不在的审批事项对个人来说浪费的是时间和精力、增添的是烦恼和无奈;对企业来说浪费的是人力物力、耽误的是市场机遇;对社会来说削弱的是公平,抑制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对党和政府来说影响的是形象和诚信、损害的是人心和民意;如果不努力加以改变,损害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延误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早已证明,市场规则不尽统一、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市场秩序还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够公平;政府权力过大、行政审批过杂、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都必将掣肘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简政放权必须成为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这其中,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要“简政”,政府必须精简机构部门及人员;二要“放权”,即减少对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占有权、控制权、审批权、决策权和分配权等,把相关的权力及其利益放还给企业、社会和市场。某种程度上来说,放权比简政更重要、也更困难。因此,放权,一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可任性”;二是充分放权给市场,让权利回归到社会的手掌中,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社会创造力。也只有“简政”与“放权”并举,社会才可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正是如此,本届政府主动把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事,将行政审批改革作为抓手和突破口。据统计,2014年国务院共开了40次常务会议,有21次部署了“简政放权”。简政放权力度和速度前所未有。其中,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减少76%,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32%,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100亿元,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简化、先照后证改革等陆续推进,清理并取消了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和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在此基础之上,2015年将再取消和下放200多项以前由国家有关部门授权地方政府审批的事项。

充分放权,社会才能松绑

两年多的放权历程也证明,简政放权对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政府“做减法”,一方面降低了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门槛,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做了很好地清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政府管控的领域在缩小,市场主体可以进入的领域在扩大。两者叠加激活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其直接“后果”是市场主体数量的井喷。2014年,全国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尤其是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达到1.06万户。全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3万户,注册资本(金)达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87.9%。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365万户,注册资本(金)19.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9%和99.0%。市场主体呈现出核名多、新登记多、注册资本多、私营企业多、第三产业多的可喜局面。不仅如此,市场主体数量及注册资本快速增长,对于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具有明显的激励、推动作用。

当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越是在这时候,就越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去消除制约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障碍,以放松管制和束缚,去进一步简政放权,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推动经济新增长,实现社会经济新发展,从而真正让公众享受到改革红利。

为此,国务院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已指明今年简政放权的重点工作,明确再砍掉一批行政审批和核准项目,再砍掉一批审批中介事项,再砍掉一批企业登记注册和办事的关卡,再砍掉一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和各种行政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年内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推动完善“三个清单”,用刚性制度管权限权,接受社会监督。

几个“再砍掉”充分展现出中央“壮士断腕”的决心。很显然,也只有通过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才可能破除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为创业创新清障,为社会发展服务。

改革还需啃些硬骨头

善政必须善施。毋庸置疑,中央简政放权的力度和决心值得点赞。但大力度的放权政策之下,在一些地方,群众、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难”、“盖章难”的现象依然存在;市场监管跟不上简政放权的步伐的现象依然存在;上级“放权”和下级“接棒”衔接不畅的现象依然存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后,“红顶中介”蚕食简政放权成果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状仍在提醒我们,要解决“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积弊,保障政令从“最先到最后一公里”都畅通,还必须从数量型改革向质量型改革转变,将已经出台的简政放权举措落实到位;需要更大力度地转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更大幅度地推动社会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必须啃下一些“硬骨头”。

对此,有专家认为,新常态下,简政放权要继续推向纵深,还要啃下三块“硬骨头”。首先是法治思维的硬骨头。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官员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习惯用长官意志推进工作,缺乏法治意识。简政放权不是一放就灵,放权之后,需要用法治思维引领对市场经济、市场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其次是管理方式的硬骨头。简政放权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简政放权之后,政府要转变行政管理方式,提倡刚柔并济、协商民主。要多提供服务,提供平台、支持和环境,搞好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最后是发展的硬骨头。简政放权改革中,上下级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中东西部之间,要增强协商,减少改革阻力,放大合力,才能求得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地方政府只有啃下这些“硬骨头”,拿出自己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才可能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为公众带去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