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当我们唱起《喀秋莎》

yangguangshixian 2015-05-25 12:27:26 ■ 张 喆 总第196期 放大 缩小

 

俄罗斯歌曲《喀秋莎》最近又在中俄两国火了起来。

事情源于参加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官兵,在彩排退场时用俄语版《喀秋莎》拉歌,引起在场俄罗斯观众和媒体的热烈反响。

新华社5月6日报道,仪仗队大队长李本涛说,选择《喀秋莎》这样一首中俄两国民众都耳熟能详的老歌,是为了拉近中俄两国军人之间的距离,也体现了对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老战士、老前辈的缅怀和尊重。

《人民日报》也在5月7日的报道中说,令俄罗斯同行吃惊的是,中国方队不仅军姿过人,而且“唱功”也了得。彩排时用俄语高唱名曲《喀秋莎》穿越红场之后,中国方队可谓“一鸣惊人”。仪仗队国旗手张洪杰说,能在俄罗斯土地上唱响两国人民都熟悉的俄罗斯民歌,感到十分自豪。中国军队第一次在阿拉比诺训练场唱起《喀秋莎》的时候,旁边的52个受阅方队全都震惊了,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便一起唱了起来。让张洪杰感到意外的是,这些并未经历过二战的年轻人唱着唱着都掉下了眼泪。被这种热烈的气氛所感染,中国士兵们的眼睛也湿润了。

《喀秋莎》歌词诞生在中国?

学界公认,歌曲《喀秋莎》是先有的词,后有的曲。其词作者是俄罗斯诗人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

多年来,有关这首歌词诞生的经过,在中国流传着多个版本,比如2010年4月23日《吉林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喀秋莎》诞生在珲春”的文章,文中说:“前苏联歌曲《喀秋莎》诞生于1938年7月发生的苏联与日本的‘哈桑湖战役’(日本称之为‘张鼓峰事变’)。”

战役发生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初夏季节,漫山遍野盛开着梨花和野玫瑰花,清澈的图们江如缎带一般,飘落在一碧千里的青山峡谷之中,顺着江流不时从日本海吹来轻纱一样的薄雾——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就是从这美妙的大自然画卷中,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喀秋莎》:“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苏联著名作曲家勃朗特尔看到这首诗歌后,马上便把它谱成了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好像为朗朗上口的歌词插上了翅膀,迅速唱遍了全苏联的每一片国土,在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中顿时掀起了一次爱国主义的热潮。

这篇文章流传甚广,经过不断地演绎,关于《喀秋莎》这首歌词的诞生记,又从1938年中俄朝交界的“张鼓峰事件”,变成了1939年中蒙边境上的“诺门罕战役”,甚至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中文版上关于《喀秋莎》歌曲词条,也标注源于诺门罕战役。

伊萨科夫斯基的家乡是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州的福斯霍达村,这个常住人口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里,有着世界上唯一一座《喀秋莎》博物馆。

国际在线记者5月4日援引《喀秋莎》博物馆馆长柳德米拉·普罗霍连科娃的说法称:1936年,已经移居莫斯科的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回到家乡。也许是这一次的故乡之行给他留下了太多温暖而美好的印象,在返回莫斯科之后,当回忆起和村民们在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他写下了八行诗句,这就是歌曲《喀秋莎》的雏形,“1938年,作曲家马特维·勃朗特尔邀请伊萨科夫斯基为他的爵士乐队11月的演出季写一首新歌。伊萨科夫斯基说,自己近期没有新作,只有一首未完成的八行诗。”

喀秋莎是谁?

《喀秋莎》博物馆馆长普罗霍连科娃说,伊萨科夫斯基从来没有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喀秋莎的原型究竟是谁。事实上,这个在俄罗斯非常常见的女性名字,在伊萨科夫斯基所创作的作品中,曾经出现过多次。也许她只是一个综合的形象。

喀秋莎在俄罗斯显得太普通了,它有点像中国人名里的“慧芳”、“美娟”、“丽君”。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强大的宣传机器开始启动,有关部门把“喀秋莎”这一俄罗斯女孩里常用的名字,升华为一个深爱着前线战士的女孩,她执著地等待着那位心上人的来信,同时“喀秋莎”还代表着苏联母亲般的国土,呼唤着男儿们去呵护。

有资料显示,《喀秋莎》这首歌首次与“二战”联系在一起,是在1941年,莫斯科工业学校的女生们在送别苏军战士的仪式上集体演唱这首歌。很快,《喀秋莎》这首歌在“二战”时成为苏军战士在前线时齐唱的一首军歌。

围绕着“喀秋莎”这个名字,苏联的国家宣传机器做了许多努力,比如卫国战争时期还广泛流传着这么一个关于女孩“喀秋莎”的故事:喀秋莎曾在德国人的司令部工作,给苏联红军传递秘密情报。1941年,在身份暴露后,德国人将她和她的160多个同乡一起带到卡斯普良斯克湖边枪毙,临刑前,姑娘高声唱起了歌曲《喀秋莎》,直到生命的最后。

《喀秋莎》承载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回忆

中苏在上世纪50年代的“蜜月期”,是让《喀秋莎》成为几代中国人美好回忆的关键时期。

《大连日报》今年3月21日刊登了一篇名为《一个亮嗓唤起“喀秋莎”时代的记忆》的文章,文中说,“老三届”这些人在特定历史年代受了不少苏联文化的影响,当时很多大连的学校都教俄语,音乐课上也学唱俄语歌,《红莓花儿开》、《莫斯科·北京》、《喀秋莎》等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

即便是偏僻的俄罗斯《喀秋莎》博物馆,多年来不断有中国游客慕名而来。博物馆收藏着一封来自中国新疆的信件。信中写道:“我是一位学自然地理的环境科学工作者,身上的艺术细胞虽然很少,但从50年代以来,《喀秋莎》这首歌就深深地迷住了我,激励着我。1965年,我的女儿出生了,在取名时我想起了《喀秋莎》。按照中国的习惯,我给她取名为‘秋莎’,中国的喀秋莎。”

可以说,《喀秋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尤其是“老三届”这批人中,有着普遍的“喀秋莎”情结。

俄罗斯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首席指挥尼古拉·基里洛夫,今年2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中国拥有共同的民歌,这些民歌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他说:“中国人确实把一些(俄罗斯)歌曲当做了自己的民歌。比如说《喀秋莎》、《红梅花儿开》。”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