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和林格尔剪纸剪出国际范儿

yangguangshixian 2015-05-20 14:14:51 李爱平/文 总第193期 放大 缩小

 

土黄色的封套上写有“和林格尔剪纸珍品礼藏”的仿宋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抽开封套则是令人惊叹的以“福”为主题的剪纸艺术……

段建珺说,这些礼盒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被送往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内蒙古和林格尔剪纸缘何能有如此礼遇,其国际范儿又是如何一步步炼成的?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亦被文化部等部门联合授予“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的段建珺逐一为记者揭开谜底。

这源于和林格尔剪纸的地位。“和林格尔剪纸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段建珺这样认为。

然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和林格尔剪纸的处境却并非如此。“和林格尔剪纸面临消亡的境地。老一辈和林格尔民间剪纸传承人大都生活窘困,有许多已相继辞世,这一古老文化传承也因此面临人亡艺绝,而年轻一代剪纸队伍又尚未形成。”段建珺介绍说。

内蒙古剪纸学会资料显示,在此情况下,1998年7月10日,该县成立的和林格尔剪纸学会开启了抢救、挖掘、整理、保护的相关工作。

据媒体报道,出生于清代光绪年末年的剪纸大师张花女,剪纸学会发现她时,老人已是96岁高龄。在学会的帮助下,她重新拿起剪刀,她剪的《鱼龙变化》《蒙人进城》《碾场》等作品引发了媒体持续关注,与张花女同时被关注的是“和林格尔剪纸传承人”段建珺,其剪纸作品《金莲鹿》《鹿头花》《对犬生命树》《鹰踏兔》等作品中,因其蕴涵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生命崇拜、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观念,震惊了业界。

2001年迄今的10余年中,在段建珺的引领下,和林格尔剪纸一步步开启了“国际化步伐”。

2003年3月,和林格尔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后,进一步开启了和林格尔剪纸的知名度。

2005年9月,段建珺在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全国剪纸展上荣获特等奖,并应文化部对外交流中心邀请参加赴丹麦、瑞典文化交流活动……

和林格尔剪纸对外的窗口一经打开,就不会关上。段建珺表示,为了能与国际更好地“接轨”,当下,在他的带领下,和林格尔剪纸艺术决定与装置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到现代化的厅堂馆所、印染服饰、陶艺、旅游纪念品、舞台美术等当代社会生活。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