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有偿带孙」是社会进步吗?

banyuesudi 2015-05-20 13:38:10 总第193期 放大 缩小

 

忧虑:

北京晨报:在社会转型时期,“父母带孩子”面临观念分歧和价值冲突。这边厢,是以情感和伦理为核心的传统家庭趋向;那边厢,是以权利和利益为核心的现代法理主张。如果说“无偿带孙”是一种间接“啃老”的话,“有偿带孙”则是对“托幼成本”的回应与正视。

光明日报: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带孙子无疑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更为关键的是,父母替子女抚养下一代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子女给予一定的物质补偿和精神慰藉也合情合理。毕竟,“有偿带孙”不是明码标价的市场交易,而是一种社会交换。见解:

人民网:家庭关系可以分为情感型、工具型和混合型三种。“父母带孙子”不仅是一种情感关系,也是一种利益关系。作为伦理关系经济化的产物,“有偿带孙”是一种混合型的社会互动。只不过,在“有色眼镜”的遮蔽下,人们通常对“有偿带孙”抱有成见和偏见,而不能及时地适应和接纳这一社会新现象。
 

京华时报:父母为子女分忧解愁既是一种情感义务,也是一种道德责任。父母与子女的社会互动,以血缘为纽带,以情感为依托,总是会想方设法地避免直接言利的庸俗与乏味。可是,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有偿带孙”作为一种利益诉求,逐渐从特殊性需要向普遍性需要转变。

中国青年报:“父母带孙子”的爱与痛,非亲历者难以体会。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空巢化以及家庭功能的分化,不可避免会带来价值观念的重塑和更新。许多时候,父母并不是想从子女手中获取多少外在性报酬,而是想得到子女足够的爱与关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