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和柴静谈雾霾,还是雾霾中谈柴静

yangguangjujiao 2015-03-23 21:50:21 敬一山/特约撰稿人 总第192期 放大 缩小

 

如果简单勾勒柴静的《穹顶之下》在舆论场演进的历程,那就是在惊艳中出场,在争议中落幕。尽管柴静为这个节目策划一年多,四处采访、征询诸多同行和专家的意见,但在大众层面,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一个半隐退的著名的、CCTV前主持人,以这样的姿态复出,想不惊艳也难。

随后引发的巨大争议,已是人所共知,这当中既有情绪、站队,也有不少理性的探讨,遗憾的是,因为“你懂得”的关系,“柴静热”在舆论场迅速消退,难以在更有价值的层面形成推动和共识。重新梳理柴静所引发的争议,最有价值的是剔除那些口水和泡沫,看看还有哪些真问题值得继续思索。

因为她是柴静,曾在CCTV

柴静的节目出来之后,也有人在网上假设,“如果推出这节目的是XXX,舆论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如果的问题,通常都没有绝对的答案。但这样的假设确实反映了一个问题,有相当的争议其实和雾霾无关,而是聚焦于柴静。

毫无疑问,柴静是当下最具争议的媒体人之一。以往她在CCTV公职时的一言一行往往都会引起巨大的关注,而去美国生孩子,更是一度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她的报道乃至言行,总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但又长期置身于给人刻板印象的CCTV,这一景观本身就充满戏剧性。长期留意网络舆论的人或许有粗略感知,喜欢柴静那种文青范儿的粉丝,往往对CCTV的形象缺乏认同,而捍卫CCTV的那些网友,则又对柴静的“高冷形象”不感冒。总之,在舆论场中,柴静早就是一个被标签化的人物,“柴蜜”和“柴黑”都有庞大的网民队伍。

而《穹顶之下》虽然形式多有创新,播出平台也不再是CCTV,但“柴氏风格”还是一脉相承。对她这种文青范儿的报道方式,此前就争议很多,所以相信不少“柴黑”只要一看开头“柴妈妈”现身抒情,脑子里的批判模式就本能地被激活了。

这也算是中国互联网领域久已存在的积弊之一,公共问题的讨论,因为对某个人的喜好不同,往往会快速演变成站队。有人因为不喜欢柴静,急于批倒柴静,甚至耐不下性子好好看完她一个多小时的视频,好好地就事论事,而是改走“终南捷径”,用她的私生活加以攻击。说她去美国生孩子、抽烟、驾驶大排量的汽车……揪住她的个人问题,似乎就可以彻底否定掉她雾霾调查的科学性。

这类质疑显然可归入毫无意义的口水,如果柴静真是个毫无瑕疵的“女神”,当然会让她的节目更有说服力;但即便她有些问题,也不代表就不能公共发言。何况她是不是资深烟民根本无证据可言,而节目中她也声明,家里的车能不开就不开了。所以质疑这些,实在无聊。

这种站队思维,不光存在于“柴黑”群体,在“柴蜜”群体中也相当普遍。柴静做了雾霾调查,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当然有其不可否认的价值。但不能因为她做了件有公共价值的事,就将之捧到道德高地,容不得半点专业的批评。很多“柴蜜”急于维护自己的偶像,分不清哪些批评是无理取闹,哪些是理性探讨,只要一看见批评柴静的,立马冲上去拳脚相加。

这些柴静粉丝的行为,无疑也导致了网络混战升级,模糊了雾霾议题的探讨,实际上起到的是“柴黑”效果。相信柴静所希望的,也是对雾霾的深入探讨,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把自己塑造成雾霾中不容侵犯的偶像。

优缺点被无限放大的“穹顶”

《穹顶之下》最没有争议的一点,是其已成为现象级的视频节目。有数据显示,截止3月1日早9点,各大视频网站统计《穹顶之下》的播放数据,总计已达9939万次。而只要使用互联网的人,无论通过电脑还是手机,恐怕都曾感受过堪称恐怖的刷屏效应。

在这种全民关注之下,视频的优缺点必然被无限放大。该视频最为一些媒体或专业人士称道的,是提供了相当翔实的数据和材料。但也正是这一点,遭到了很多批评,一些专业人士以对待学术论文的态度,来指责或纠正视频中的专业错误。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对公众觉得应该标准比较清晰的专业知识部分,专家们彼此之间也分歧较多,乃至争锋相对。比如,两个著名的科普网站,知乎和果壳网,双方竟然就这一视频节目中有无科学错误,展开一轮轮的交锋。知乎网上有一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有网友列举了10条错误;但不久果壳网上又有人站出来“抛砖引玉逐条反驳”。

除了这些“科学控”之间的争论之外,还有不少争议是针对柴静片子中的一些观点。比如流传甚广的《柴静错了?空气越好的国家癌症发病率越高》。柴静的片子是以讲述她女儿刚出生就患肿瘤开始,虽然柴静并未就肿瘤和雾霾的关系下定论,只是交代这是她做这个调查的动力之源,但还是有很多人质疑,她这样的讲述方式有诱导之嫌,毕竟现在并无科学论证显示两者的相关。这篇文章意图以数据和案例,呈现雾霾和癌症之间的弱相关性。

还有同样被广泛传播的《为什么<穹顶之下>没有说服我?》。该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穹》片中并没有提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中国可以很快地迈入又发展经济、又不产生污染的阶段。这观点追捧者甚众,正如有人总结的,雾霾可以“杀人”,贫穷同样可以“杀人”。如果为了治理雾霾,而提出一些超越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环保标准,可能让更多工厂关门,让一些低端劳动力失业,从而危害到他们的生存质量。

当然,这两篇反驳之文,也逃不掉被反驳的命运。指责文章偷换概念、逻辑漏洞更多的声音比比皆是。抛开柴静节目本身的瑕疵不说,这些争议充分说明,关于雾霾的治理,无论是理论还是行动,此前公众的认知存在很多一知半解乃至矛盾冲突。柴静的节目只是个导火索,引爆了各种分歧和争议。

向雾霾宣战,行动比口号复杂

在对柴静的一轮轮质疑中,最让“柴蜜”们不爽的,大概是那种阴谋论,包括对百万资金、采访背景、政治内幕等的分析。这种空穴来风自然令人反感,但不可否认,这种内幕视角,恰恰反映了环保问题的复杂性。

除了前文已讲过的治理雾霾和发展经济的关系,还有如何治理、向谁赋权的问题。柴静在片子中集中展现了多位环保官员的无奈面孔——他们知道问题所在,但是没权管、不能管、不敢管。有人说这是为环保扩权站台,是“绿党”的利益代言。

柴静客观上会不会替环保扩权造了舆论声势,我们且不去管,但给环保部门更多权力,是不是一定有助于环保,从中国此前的经验看,很难让人乐观。有太多的地方环保官员,利用手中那点权力进行寻租,环保官员“分分钟可以搞垮一个厂”的言论曾让舆论骇然。由此可见,要给环保开出一个所有人认同的“药方”,何其之难。

所以柴静在节目的末尾,多少有些心灵鸡汤。她说:“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站起来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在此生。”

这段话对于很多网民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是“柴静魅力”的集中展现。但也正是这句话,遭到一些精英人士的批评和争议,学者张雪忠专门写文章指出:“这种将公共问题的解决诉诸私人化努力的做法,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将误导人们偏离真正的解决之道。”而“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

想为“我们怎么办”找到答案,注定不是个轻松的任务。尤其在对政府失望颇多与希望太大并存的舆论环境下。甚至可以说,柴静所承受的许多质疑和争议,是在替政府“顶包”。她做了政府部门该做的事,又没用更明确的姿态指出政府的错误,在很多人看来——这也是“错”。

治理雾霾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柴静的调查无论水准如何,都只能算是一家之言,意义不容低估,当然也不能拔高。这不仅是对她的追捧者而言,对于批评者来说也是如此。如果要求一个两小时的视频,成为既全面又专业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做不到这一点就去吹毛求疵,那真正把柴静当“神”的,倒是这些批评者了。

有网民说,本来应是和柴静一起谈雾霾,可莫名变成了大家一起在雾霾中谈柴静,真是悲哀。的确如此。无论赞同还是否定柴静,雾霾都不会因此消散。让柴静在公共舆论空间“消失”,空气中的雾霾也仍在。理性对待柴静和她的节目,和理性对待雾霾一样重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