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私人化叙述与公共仇怨

yangguangjujiao 2015-03-23 21:17:18 王 聃/特约撰稿人 总第192期 放大 缩小

 

柴静就是柴静,她不满意,就要站出来做点什么。

大概柴静也没有想到,不过短短几日,其雾霾深度调查视频《穹顶之下》的点击量已破亿。大概她同样也没有想到的是,这部调查视频所引发的社会反响和讨论,迅速地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沸沸扬扬的讨论中,一个话题便是:《穹顶之下》到底是一次私人化的叙事,还是“公共仇怨”和意见的表达?

无论是在片中,还是面对媒体的采访,关于《穹顶之下》,柴静都是在用一个母亲的身份切入到雾霾问题中。她表示,制作这一公益视频的一大动机,就是源于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甚至,在人民网的采访中,柴静还坦承:“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

纵然柴静再多地表示,自己拍摄《穹顶之下》只是出于母性的本能,这也无法掩盖这部视频所展现出来的公共意义——或者说是超越个体的“公共仇怨”。

一次公民意义上的尝试

纪录片推出之时,也是纷争和质疑迭至之时。尽管这部纪录片差不多一百万元的投资全由柴静个人所提供,亦是由柴静团队独立操作,《穹顶之下》同样瞬间点燃了观众的共鸣情绪,但仍然引发了沸沸扬扬的争议。譬如有部分声音表示:柴静以自己孩子的病情作为开场来切入这个话题,是否客观?有“技术派”人员甚至称,记录片虽然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但倘若从严谨的科学调查角度来分析,如此的调查方式就是可靠的吗?如此意见交锋,不一而足。

这样的情景,很容易让人想起那部美国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柴静的演讲、keynote、调查数据的展示、外拍,和《难以忽视的真相》很类似。一样相似的是,作为一部揭示地球变暖负效应的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在被普通正面评价之后,亦被少数人认为“夸大了风险”、“先设定结论再去调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以忽视的真相》中的争议渐至消失,赢得的更多是肯定和认同。或许,对于柴静的《穹顶之下》亦如是,它的公共价值是一个被逐渐发现的过程。

柴静《穹顶之下》的价值何在?在我看来,它最大的价值尤不在“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而在于它所展示出的“公民视角”。雾霾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现象?它从哪里来,又该如何被治理?这是无数普通公民想知晓而又往往所知不详的事情。柴静的《穹顶之下》或许不够完美,但至少以一个公民的视角,部分地诠释了系列问题。当柴静作为纪录者更作为公民出现,便是该部视频最大的附加价值。

柴静“看见”难以忽视的真相。正如有人所说:“这就是柴静,一个记者。她不同寻常的地方是她总能看见。其实那些地方许多人能看见,却喜欢选择视而不见。”是的,柴静在“看见”,她在像公民一样行动。

一次指向社会的“生态启蒙”

《穹顶之下》,这部时长超过100分钟的视频,从柴静讲述自己年幼女儿的病痛开始,聚焦时下热点的雾霾问题,片中,继续柴静的深度调查风格,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但倘若站在记录片本身的立场,这部视频又该如何被评价?

同是知名主持人的崔永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观点,或许是相对客观的评价。

崔永元表示,从调查类纪录片来讲,我觉得她的片子没有问题。关于雾霾,她在我们以前了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传达了更有价值的信息,给了一些可参照的观点。在国外这方面会有公共频道来做,像英国BBC、日本的NHK。但在国内,我们就是做纪录片,也要想着收视率,也要卖个好价钱,没有为公共服务的意识,或者说没有责任和任务。而国外是有这个任务,每年必须50%或者70%的份额来做这样的事情。

崔永元同时又表示,他认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作用。柴静的纪录片,可能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所以,还是那句话,调查记者不是影视明星,她不是在别人掌声鲜花下生活着,她的荣誉感来自于她对自己职业的尊重,这是最重要的。”

或许只有熟悉者才能了解,或许只有同样拍过转基因纪录片的崔永元,才会明白《穹顶之下》在真正改变世界上的有限作用。但《穹顶之下》一面世就引发轰动,这表明的是它击中了公众最关心的那一部分。至此,作为纪录片,《穹顶之下》至少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那就是:它进行了一次生态意义上的“启蒙”。既诠释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亦向外界展示出:每一个人,其实都可以为自己的环境改变做点什么。即便不能直接参与治理,但至少可以弄明白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并且,将此种真相传递给更多人,进而来改变社会和生态。

一次向环境治理者的共同发问

“看见”真是柴静一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吗?雾霾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恶劣天气,也是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我们或许个体的能力有差别,可作为普通的公民,难道不应都像柴静般积极关注和行动吗?作为职能部门,有关单位难道不应该领先于公民之前,去进行雾霾常识的普及吗?

在《穹顶之下》走红之后,无数的网友都在发问。事实上,相关部门并非毫无反应,相反,反应都还比较及时。柴静说,当前《大气防治法》正在修订,她已将整理的资料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法工委方已逐字看完并附上建议返还,表示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同样收到资料,表示欢迎更多探讨。

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新任环保部长的发言。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履新48小时后,与多家媒体进行见面,这也是他就任部长后的首次对外活动。多家媒体在发言时提到了火爆的前央视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希望陈吉宁在最后发言时就此表态。陈吉宁回应道,前晚他完整地看完了《穹顶之下》,“我今天上午给她打了很多电话,一直占线,我给她发了短信,向她表示感谢。”他说,柴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换取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我们敬佩。”陈吉宁还说,对柴静的报道,要用积极和善意的态度来鼓励这种行为。

但在这次陈吉宁与媒体的交流中,值得关注的,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陈吉宁坦承,当下迫切需要集中各个方面的智慧,进行好的制度设计。他并没有过多谈论技术路线,而是重点强调了“法之必行”。陈吉宁明确指出,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环保不守法是常态,而今后要把这个常态翻过来,让守法成为常态。

要让环保治理有力,一在赋权,二在追责,让环保部门能够放手执法,亦可能缘于执法不力而领受惩戒。此等常识早被念兹在兹,但当它经由一名“新上任官员”的嘴中而道出,则可称殊为不易。言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环保不守法是常态”,虽然听者畅快,但如果站在普通官员的视角,此种说法却并非所有官员所情愿。因为它不仅道出了环保治理中的痼疾和陈病所在,同样是自我的治理加压:尽快让环保治理走上依法而行的道路。

这表明,不仅是相关的立法单位,具体到环保部长的身上,他也能够以善意来理解柴静与《穹顶之下》。他不仅将《穹顶之下》看成了一次社会对职能部门的共同发问,亦勇于来回应此种发问,来表达自己的治理计划。就此而言,柴静《穹顶之下》的确早已超越“私人仇怨”的层面,只凭这一点,视频也是成功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