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粉丝电影叫座 挑战行业传统逻辑

pinweiyuedu 2015-02-13 16:04:54 姜 郁 总第190期 放大 缩小

去年贺岁档,“爸爸”大电影一枝独秀,捞金捞到手软。而今年随着《奔跑吧!兄弟》大电影的上映,《宝贝,对不起》、《爸爸去哪儿2》、《爸爸的假期》等由真人秀衍生而来的一批“粉丝电影”也将陆续和影迷见面。

《奔跑吧!兄弟》注定是一部票房与搬砖齐飞的电影。豆瓣上网友给该电影打出了3.3的低分,有的媒体也认为这部电影“连圈钱都缺少诚意”。其实这也在意料之中,从电影定义的条条框框来看,“跑男”几乎无一达标:没有剧情,没有技巧,没有深度可言,没有思考,没有人文关怀。即使从综艺节目的角度而言,其制作也算不上精致,笑点甚至不如电视节目中释放得充分……总之,这部电影达到了“烂片”的全部标准。

即使差评如潮,也始终阻止不了“跑男”票房的一路飞奔。批评的声音那么多,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却不见少。这样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圈钱圈得如此任性,市场到底是怎么了?

为了电影以外的理由走进电影院

从2011年暑期由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的惊艳爆发开始,“粉丝电影”成为了全行业的热词,此后的《小时代》、《后会无期》等更是将这个“类型”的能量引爆。据统计,《后会无期》和《小时代3》都是粉丝电影。《后会无期》票房6.29亿,在2014年华语片票房排名第五。《小时代3》票房5.22亿,在2014年华语片票房排名第七。

“粉丝电影”虽然没有完整的定义,但在业内已经有了普遍共识。这类电影主打某个或某些明星的粉丝群体,一般来说制作费用比较低,有的甚至还要通过预售票来筹集拍摄资金。“粉丝电影”通常要迎合粉丝们的口味,将人气明星的特点展现无遗,虽然投资小,但是回报较高。

从受众群来看,看“跑男”的观众多以家庭为单位,或是学生、同事集体前往。看电影的目的也很简单,无非是图个集体狂欢。“跑男”在这一点上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反观当前的电影工业,对于这样的细分市场,替代品还真的不多。我们有多少部认真的、仅仅是为娱乐大众而生的国产电影?这些电影又有多少真正地抓住了观众的笑点?即使粗制滥造,但“跑男”确实比很多生硬、做作的国产喜剧要搞笑。

6天的制作时间,对于电影工业来说,确实是“神速”。但表面看是马马虎虎地赶制了一部电影,但背后却是数个月的节目播出、话题制造、品牌推广,最后顺势推出电影,工作量恐怕并不比一部电影少。这是一种平台嫁接,利用综艺节目积攒的高人气,在电影院里来一次大爆发。粉丝电影,或可视为电影市场开拓的一次创新,究竟是否成功,让未来当裁判,何必刚一冒头就要斩草除根呢?

“粉丝经济”一词从未像现在这样,在电影行业中被如此频繁地提及。事实上,这个词最早应用于音乐领域。为音乐产业贡献产值的正是艺人们的粉丝,粉丝们所购买的CD、演唱会门票、彩铃下载和卡拉OK点歌版税等支出构筑了音乐产业的“粉丝经济”。

如今,“粉丝经济”现象被复制在2014年韩寒与郭敬明的电影交锋中:韩与郭代表着80后和90后的文化消费符号,而电影本身则沦为了配角。

事实上,从赵薇首次导演的《致青春》开始,粉丝营销就开始被纳入成为电影宣发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并不断得到强化。韩寒与郭敬明的成功不只是靠个人的才华,而是把他们的影响力和微博这类社交网络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些电影票房成功的背后无一不是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男孩》也是粉丝电影,因为它的微电影有8000万忠实的观众,因为微电影喜欢《老男孩》这首歌,甚至喜欢《小苹果》这首歌,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看电影不是看电影本身,大家是为了电影以外的理由走进电影院,这是中国电影今天最有意思的问题。

只要有人看,就是一种电影的形态

粉丝电影已经将传统的电影意义弱化,更突显或放大的是“粉丝”,只要是有粉丝疯狂追逐的明星就可以用其为主角的影像制造电影。据了解,《来自星星的你》就计划将电视剧剪成电影片长投放银幕,而电影《爸爸去哪儿》亦是将本属于荧屏的内容搬到了银幕上,在春节档单日票房甚至一度逼近以上亿成本打造的3D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令传统电影人大跌眼镜。

商业电影有两个支点,一个是卡司(大导演与明星),还有一个是类型。今天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观众去电影院消费电影还是会从这两个点出发。所谓粉丝电影,就是电影观众去追逐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愿意为明星去买单。从传统经济、工业时代到今天,其实一直是这样的,粉丝电影只是换了一个表达方式,仍然是去为明星买票,从内涵上来说并没有新的变化,只不过是消费明星的渠道和方式有了变化。

就粉丝电影而言,这些明星的粉丝是不是习惯观影的人群,或者说是不是电影行业定义的常态观众,这个问题很重要。这些人不一定经常去看电影,但是他们会为了所追捧的偶像去花这个钱,而因为这些粉丝的流入,让这些电影有了票房高企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新的行业现象,这个其实是超越了传统电影行业的正常逻辑的。

事实上,“粉丝电影”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斥着风险。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圣诞档上映的《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的总策划金磊曾经喊出“破10亿”的票房口号。但从市场反馈来看,观众对这部电影全无兴趣,该片首日票房仅100万元,首周三天票房约200万元,成绩惨淡至极。

参与《爸爸去哪儿》营销的张文伯认为,把一个影像放在电影院里,只要观众为它买单,它就存在合理性,如果它能复制,就能形成一种类型。这种“类型”不是按照传统的好莱坞对于商业电影的类型划分的——爱情片、喜剧片、动画片、科幻片,它是有新的定义方式的,比如说郭敬明电影,就可以称之为一种新的类型。“只要有人看,它就是一种电影的形态。”

在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里面,这样的现象并不多见,但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里面,一切皆有可能。这也是今天中国电影市场最有魅力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

这是一个挑衅,也是一个挑战

有观点认为,如果粉丝电影无节制膨胀,电影院完全沦陷,那么确实可能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情况,不利于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但这种情况只能是在市场秩序完全失控、裁判者(观众)完全失明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观众对于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坐视不理,或者用脚投票,拒绝观影,让这类电影完全消失;或是倒逼一些电影人用心搞笑,认真圈钱,不断丰富粉丝电影的形式和内容,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来。

对此,张文伯的观点是,你永远不能说消费者是错的,他愿意为这个新形态的产品买单,我们就应该去问原因是什么?

“很显然,来源于网络视频的热门产品,是可以被改造成大电影的。这些都已经超过了我们过去全部的经验,我们不能再用过去对于电影的认识去解释这个事情,这个就是在我们中国电影市场里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们还是要回到观众,从观众出发,接受一切可能的变化。”

吴晓波在一篇题为《把世界交给80后》的文章中提到,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把电影看做是一个品牌的话,“粉丝电影”就是在做人格化,不是传统的类型化,不是用类型来贴标签。这是一个挑衅,也是一个挑战。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