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谁来管管任性的权力?

yangguangjingpin 2015-02-03 15:37:32 总第189期 放大 缩小

 

2015年新年伊始,要问深圳最热闹的是什么,当然是汽车限购。事情始于2014年12月29日下午,突然一波关于深圳汽车限购的谣言又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据传大概一个小时之后,即5点40分深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实施限购。这次的谣言并未像几个月前被辟谣所终结,就在市民正逐渐进入恐慌状态时,谣传中的发布会竟然真的召开了,宣布深圳汽车限购政策于20分钟后正式实施。

一时间,抱怨的、甚至骂人的、起哄的、看热闹的,各种声音团团笼罩在深圳有关部门的头顶上。不过就算再愤怒也没用,想买车只能消消火安静地等待摇号。

紧随着深圳,山西太原限购的传言又甚嚣尘上,这次,辟谣很快就来了,“太原根本没有研究过限购的事”,“今后一个时期,也不会出台这样的限购政策”。当初,深圳传出要限购的消息时,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也是这样辟谣的,传谣的人还被行政拘留了。如今,一切似曾相识。吃一堑长一智,领导越说是假的,老百姓越要信以为真。今天说没有的事儿,说不定明天没有变有,给你20分钟适应时间算是给你面子。权力在手,就是这么任性。

“限购”这种事,汽车作为“受害者”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最让人熟知的是房屋限购,最让人郁闷的是菜刀限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感冒药限购,最根深蒂固的是生育名额“限购”——计划生育。

一些“限”是出于政府的无奈,一些“限”曾经是长远的政策考虑,还有一些“限”则属于对权力的滥用。而且,即使一时一地的“限”的确很有必要,也并不意味着限制行为应该一直执行下去。相比于“限”,什么时候取消“限”更考验地方政府的决策智慧。

对于政府来说,“限”是最立竿见影的手段,但是弊端也最多。毕竟,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限制级”虽爽,回过头想开放就没那么容易了。尽管有关部门一系列举措打着治堵、治污的旗号,其初衷看似美好,但从实际实施情况看,一个“限”字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地方政府之所以出台限行限购举措,固然出于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之需要,这种应急举措在某种程度上也能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减轻大气污染等,但不容忽视的是,行政公权力放大膨胀,对于公民权利和义务造成的侵蚀和损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买卖是公民的自由权利,人们对于车辆需求和出行自由权利,并不会因为权力压抑而消失。人们之所以相对宽容限行限购举措,是因为期待政府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而不是一限了事。要先保障好百姓的权利,才能治理好城市。

据媒体报道,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顾大松致信广东省法制办,建议依法审查深圳限牌文件的合法性。1月22日,经法制办证实,正依法启动程序处理相关文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