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互联网思维不是投资泡沫化的标志

yangguangjujiao 2014-12-05 18:34:30 总第185期 放大 缩小

 

2001年开始的那拨互联网创业,创业的主体主要集中于IT从业人员,创业的领域大概除了阿里之外大多数都偏向于媒体。这拨创业浪潮与当时中国整体经济是一种油与水分离互不相容,基本上是IT圈内人士的自弹自唱,并没有与当时中低端的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主体有多少融合和碰撞。而自2009年起的这一波互联网创业的热潮,无论是前一波的电商、社交,还是这一波的互联网金融、O2O服务、互联网教育,都与前一波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质。这一波的创业主要群体里,IT从业人员已经从主导公司运营成为专业产品开发设计,而运营的主要群体则主要来自于各个传统行业转型而来的管理人员。同时,这一波创业所涉及的行业再也不是游离于中国主流经济体系之外的新兴经济,而是着眼于利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产业规则进行大规模的颠覆、修改和重新整合。

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公司创造的新的商业模式,比如粉丝经济、高额补贴,不但传统行业人士搞不懂,甚至连许多老互联网人都看不懂。很多人将这种互联网思维看作一种投资泡沫化的标志。那么这是不是一种泡沫呢?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仅从互联网行业内部去寻找答案。因为这一波的互联网创业潮与当前中国实体经济嵌合得如此之深,一定是有一种更为宏观和全局性的能量在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整合和创新,而并非仅仅是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的颠覆。

要明白这一力量是什么,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为何这一次的互联网创业如此与众不同。首先还是从技术圈开始说,这一波创业的主体之所以从IT从业人员转向传统行业从业人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IT技术的成熟。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等技术,把原先的零售型的软件业,变成了批发型的互联网基础服务业。在2000年时,我们开发一个网站,从数据库、文件存储、中间件,到前台页面,几乎都要IT人员手工从头写起。而随着整个中国的骨干网的提速、CDN的大规模投资建设完毕,云计算、大数据等等软件批发业务已经正式商用化。

互联网基础服务的巨大进步,特别是云技术的成熟,为互联网创业降低了门槛。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这只不过是一种过剩的供应。过剩的供应只有通过旺盛的需求进行消化才能创造出繁荣。这种需求正是源自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之下的劳动力结构的变化。2000年时,大量中西部文化程度不高的劳动力人口不断涌入东部沿海的制造加工厂打工,开始创造世界工厂的奇迹。这个时候的IT行业显然不可能和富士康之类的公司争夺劳动力。当时的确有不少尝试零售型电子商务的公司,但是无一例外都消亡了。2000年时网络购物这一形态悄然出现的时候,当时的人们还在纠结电子商务公司能不能把货物送到我家?而现在这基本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服务。

这两拨创业潮的巨大差异,正是源自于中国的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快递员、保洁员、洗衣工、外卖店,这些服务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家庭大多依赖于代际之间的服务来完成,一个家庭三代同堂,老年人负责家庭内务照顾孙代,年轻人负责外出打工赚钱。而当中国东部城市家庭先于西部开始严重老化的时候,这些家庭内部的服务外包化成了必然的选择,这造就了旺盛的城市服务行业。这些行业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知识,恰好吸收了那些失去制造业岗位的中青年劳动力的就业需求。正是这些大规模劳动力进入服务业,使得人口红利得以被再一次利用,这就是为何美国电商没有中国那么繁荣的原因。廉价的服务业人口好比是肌肉,而发达的IT网络则是指挥肌肉的神经系统。美国社会有着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但是却缺乏强健的肌肉,因为美国不存在这样一个劳动力群体的转型,他们没有廉价的快递人员可以将电商触角延伸得如此遥远,以至于彻底地改变整个社会的商业模式。

如果说以快递员为标志的电商,是互联网和服务行业融合的案例的初级版本,那么现在借助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各种服务业都开始接入了互联网这个巨大的神经系统。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从组织效率和资金流动上将这一劳动力大军再一次高效地整合起来,在中国造就了一个低端产业和高端产业高度融合互动的奇景。

这一轮的互联网投资是否有泡沫?局部的领域当然有,但是我觉得整体离非理性的繁荣还有一定的距离。之所以现在这些互联网企业融资额不断攀高,很多企业的估值高到看不懂,是因为中国服务性行业太原始了,服务性行业的基础投资太少了。

(iDoNews专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