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民营医院的突围之路

yangguangbaodao 2014-11-20 14:15:14 总第184期 放大 缩小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决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近日,国家从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等民生问题入手,先后出台一系列医疗新规,并且在为外资独资医疗机构在中国大陆试水开闸之后又明确了试点区域,让在中国医疗业上空飘了20多年的“洋资”终于可以落地了。与此同时,面对2020年将要达到8万亿元的健康服务产业,资本市场上争相抢夺民营医院这块大“蛋糕”,掀起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

但是,公立医院以其“福利性”逐渐加强、医保报销“先天性”的便利以及技术人才、规模等优势对民营医院形成“围堵”之势,再加上外资独资医疗机构乘着“新规”的东风正在摩拳擦掌,欲把国外各种高端的医疗软硬件搬进国内,大有“雄霸”中国医疗高端市场之势。此时,中国本土民营医院似有陷入低不如“公立”、高不及“洋资”的“囧”境之危。

民营医院的三道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医疗机构也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多为世人诟病。

从数量上看,在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中,民营医院从数量上已将近占据了半壁江山。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0多万家,其中非公有制医疗机构13万多家,有实力的大约500家。他们大部分是由私人诊所发展起来的,也有一部分是通过改制分离出来的。民营医院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对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反映多年的就医难等问题,同时也刺激了中国国有大型医院在医疗设备、服务质量上的进步。

但是,大部分民营医院不能进入医保的事实极大地遏制了民营医院的门诊量、人流量。可喜的是,长久以来民营医院的奔走呼告,已经逐渐受到重视。最新消息得知,北京市已有几十家民营医院加入医保,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有利于促进民营医院注重医疗质量,逐渐发展品牌。

随着适用于民营医院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完善,医保问题的“先天不足”虽然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但是人才问题仍然是民营医院一直难以突破的瓶颈。

很多民营医院一方面采取高薪聘请大医院知名专家定期坐诊,一方面从医疗院校中招聘精英作为人才储备,这就造成人才阶梯不完整。即使从一些医院重金挖来“高精尖”的中坚力量,也时常因为患者源不足等诸多原因而最终离开。

另外,作为长久以来在缝隙中求生存的民营医院,其风险承担能力不仅是经营者心中的一道坎,也是很多患者担忧的一个重要问题。

医疗业的高风险世人皆知,尤其随着医疗事故被频频曝光,而更加聚焦了民众的关注。民营医疗机构作为私营企业,只能独自应对医疗风险,而中国针对医疗业的保险又难以寻见。所以在投入大、风险大、回报低的老年病等领域,则少有民营医院涉足,这也是民营医院难以发展成高级别的综合医院的症结所在。

民营医院“燕达”体验

从河北省卫生主管部门官网上查询到的《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名录》上来看,与北京东郊毗邻的“燕达国际医院”登记名称是“河北燕达医院”,性质是“民办”,级别为“三级”。

据医院官网介绍,“河北燕达医院是一座按JCI标准设置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位于北京东燕郊开发区燕达国际健康城内,距离北京天安门30公里,距离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燕达医院作为三河市唯一的三级综合医院,同时也是市医保定点医院、新农合医保定点医院、环球医疗救援定点医院。”

在燕达医院的介绍中,还可以看到如此描述,“强大的医疗专家团队、一流的尖端医疗设备、酒店式温馨就医环境。”然而,在北京工作的周旭(化名)却讲述了一段他在河北燕达医院就医的经历。

“要是说燕达医院有什么明显的违规吧,也没有,我也不懂,但就总是有种被忽悠的感觉。”

周旭介绍,2014年9月3日,他因为嗓子发炎,在位于燕顺路一家小诊所输液治疗。但经过一天的诊治之后,炎症并无消除,反而加重,“走路的时候胃口有些疼痛感,那家诊所的医生建议去燕达医院检测心电图。当时没怎么多想,认为是医生的好意,但通过在燕达医院看完病以后,总觉得不那么对劲儿。”

当时周旭由于害怕心脏真的有问题,急忙按照诊所医生的“指点”去燕达医院确诊。当日下午4点半左右,燕达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在看完周旭的心电图后,建议住院观察治疗。

当天下午5点左右,周旭住进了燕达医院心内科住院部,并成为了一名“重点”看护对象。$nextpage$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现在还觉得恐怖。”周旭说:“刚住进医院,十几名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围着我的病床询问我哪里不舒服,询问完之后,主治医师和几位护士推进来一个测试心电图的器械和一个24小时测试心率的仪器。随后,护士给我抽血、输氧。”

一向自持年轻力壮的周旭哪见过这种阵势,这到底是得了什么要命的病?一位医生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都有可能。”

邻床一位60多岁的病友听见后在一边唏嘘,“这么年轻就得心脏病还了得,可惜了!”周旭说,“当时心都凉了。”

“就检测结果来看,冠心病、心绞痛都排除了,目前是不是心肌炎现在还不能确诊。”经过一番检测后,一位医生终于带来了一点似乎不是那么太坏的消息。

“医生嘱咐不让下床走动,不能劳累。”周旭介绍说,“我觉得自己就是嗓子有些炎症,没觉得心脏有问题,住院三天的时候,炎症消除了,浑身感觉轻松多了。于是,下床到外面透透气。整个心脏内科住院部,安静得几乎听不到声响,住院者寥寥。”

“住院第四天,我觉得各方面都恢复了,要求出院,但是主治医生不同意,说是现在你没确诊,要等心内科主任上班签字后才能出院。”周旭说,“无奈之下又多住了两天院,一直等到9月10日才办理出院手续。”

离开燕达医院后,周旭为了搞明白是否得了心肌炎。于9月14日,来到位于北京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医院检测。根据在这家医院的检查结果和燕达国际医院的诊疗记录,该医院心血管一位专家告诉周旭:“心脏没有问题,心电图表象属于正常,以此来诊断为心肌炎确实说得严重了些。”

“不敢说有种被骗的感觉,但是心里还是非常不是滋味儿。小小感冒住院6天,花了四五千块钱倒还是次要的,主要是那几天的心理压力太让人承受不了。”周旭说。

燕达医院副院长吴亦鸣曾向媒体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医院开业3年以来,从开业前期的日均门诊量100人次,缓慢增长到日均门诊量150人次。医院一期已建成1008张床位,目前已投入使用518张。住院患者保持在100人左右,最多的时候有300人、少的时候只有几十人,床位闲置率高达70%以上。”

即便是这个数字,不知道还有多少患者像周旭那样被“指点”到河北燕达医院就医的。

本土民营医院的“出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即成为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的指导性思维。民营医院在“家底”、知名度方面均不如公立医院、且政策上并无明显倾斜的情况下,却要在同一个层面上和公立医院展开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除了少数几家做得风生水起之外,中国本土民营医院绝大部分业绩平平,还有的是负面舆论缠身甚至是屡次被卫生主管部门查处。面对这种境况,民营医院把扩大自身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奉为经营之道,广告宣传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营销方式。

为争取更多的患者源,有些民营医院以夸大疗效甚至虚假广告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内会给医院带来一定的患者,但是最终的治疗效果达不到宣传的样子反而损害了医院的形象,更多患者质疑民营医院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很多民营医院也因此“苦不堪言”,这几年因为违规广告而被主管部门处罚的民营医院也不在少数。

广告,是一种营销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简单甚至是粗暴的医疗广告,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还会惹来麻烦。真正有效的医疗广告,不仅要把符合国家的规定作为底线来遵守,还要有专业的策划作为依托。无论策划做得多么好,根本之源还是要有合理的市场定位、科学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和完备的各项软硬件支持。

目前,中国本土民营医院中,真正实力强大者为数甚少,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公立医院、外资独资医疗机构等在重重的市场“围堵”之下,改弦更张势在必行。日前印发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除香港、澳门和台湾投资者外,其他境外投资者不得在试点区域设置中医类医院。似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指示性启发。

在专科医院、传统中医以及带有一些祖传性质的特色医疗领域里,除了港、澳、台地区有一定的竞争力外,真正的“外资”在政策上就根本无法独立介入。这或许将成为国内民营医院保留的一块发展空间。然而目前的现状却是,仅有的几家特色医院如“肛肠”等专科办得风生水起,其他绝大部分民营医院除了致力于一些备受诟病的“男科、妇科、不孕不育、性病、皮肤病”之外少有建树。未来,公立医院不好做、“外资”医院做不来的特色医疗——不仅仅围绕性病、皮肤病和不孕不育,还应涉及更广泛领域的特色医疗,这也许才是值得民营医院认真思考的一条出路。

(赵斌董曙光)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