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英雄

yangguangjujiao 2014-11-20 14:09:00 王 聃/特约撰稿人 总第184期 放大 缩小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这句话是革命先烈郁达夫在鲁迅追悼会上说的,但今天读来,仍然有着发聋振聩的意义。

    按照专家考证,“英雄”一词,最先出现于东汉班彪所作的《王命论》一文中:“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在封建社会中,英雄有着自身的独特定义,甚至直接与封建王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难以被认同。时至今日,英雄的定义早已发生了悄悄的变化,从国家叙事中剥离出来,而更多具有个人的意义。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更多是“平民英雄”。

但再怎样的剥离,再怎样的发生变化,都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英雄的年代。

英雄是社会的正能量

近年来,“最美XX”是一个被频繁提及的词汇,虽然它的使用越来越扩大化,渐渐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但当“最美XX”最开始被提出时,它不仅是一种对于“平民英雄”最由衷的赞叹,也在表明着另一种事实:英雄就是社会的正能量,而这样的正能量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

譬如“最美妈妈”吴菊萍。如今百度搜索中对她的相关联描述是:吴菊萍,女,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处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一感人事迹迅速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其为“最美妈妈”。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吴菊萍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更真实的状况是:吴菊萍也是一名母亲,事件发生时孩子只有7个月大,还在哺乳期。在坠楼女孩生死关头的瞬间,明知巨大的冲击力会造成伤害,她还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去,这样的牺牲精神让人感动,被称为“最美妈妈”。穿越过官方化的叙事,这样的英雄式的救人义举无疑更打动人心,更带来示范性的作用。

当时的《人民日报》对此发表评论《“最美妈妈”激发社会向善力量》,文章说,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妞妞居住的小区点燃爱心蜡烛,为妞妞祈福;因受伤无法哺乳,一位孩子刚满两个月的年轻母亲要为吴菊萍哺育孩子;北京企业家夫妇专程赶到杭州,分别为妞妞和吴菊萍捐出10万元爱心款;医院组织最好的专家,正在全力抢救妞妞和“最美妈妈”;而吴菊萍也获得了自己所在公司的20万元奖励,并被允许带薪休养……

从一群人到另一群人,从一个机构到另一个机构,从媒体的积极传播到守望爱心的制度回应,因吴菊萍义举而激发的爱心接力,一切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社会向善。这于当下尤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这是不难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花季少年就不会轻易地选择轻生,年轻夫妻便不会轻率地让刚刚出生的孩子成为“愤怒的牺牲品”,药家鑫带给他人与自己的“生命之痛”可能不会发生;如果那些道德沦丧的毒奶粉生产企业、利欲熏心的煤矿业主、热衷强拆出一个“光辉GDP”的地方干部,能多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和谐,才有美好未来。

换句话说,“最美妈妈”从来都不仅是一次个人的义举,她激荡起的是社会对于生命的呵护之心,是一次美好价值的传递。这样的英雄应该多多益善,越多平民英雄,我们就会越多正能量。

英雄是社会道德的重建者

宗教社会学家B.威尔逊认为:对英雄的膜拜,除了反映人们对非凡事物的依赖以外,还反映了人们面对棘手问题时的精神状态。

我们正身处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难以给社会精神状态下一个定义的时代。而集中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我们感觉到社会道德在滑坡,感觉到一个“互害型社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所有的人对此似乎越来越无力,而“英雄”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精神状态,提供了新的道德重建路径。

有观察者就认为,中国当下社会的道德重建,最需要的是通过个体实践,为道德建设注入正能量,让每个人都成为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从别人的道德行为中获益的道德消费者。社会的道德建设最稀缺的不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而是行动者——扶起摔倒的老人、救起落水的儿童、托起悬空的孩子。我们都生活于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是体制、道德的一部分,而不是置身事外的观赏者、围观者、鼓掌者。只有每个人都成为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道德的消费者、消耗者,这个社会才会形成一种健康的道德生态。

从这个角度来说,观察者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更有借鉴和参考的意义。在他看来,做道德的生产者而非消费者,至少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每个人都应该去做有道德的人,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受益的良性循环,而不能只想搭道德的“便车”,享受着别人“做好事”带来的好处,自己却不愿贡献道德资源。如果每个人只想“搭便车”,都将责任推给别人,最终社会将成为一个“他人即是地狱”的可怕丛林。

第二层,要积极用实践行动去生产道德,而不是以廉价的赞美和喧嚣的围观去消费别人,鼓掌和赞美是容易的——当然,对英雄的赞美是不可或缺的,“让好人得到好报”、“听到公众的掌声”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生产。可现实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太多了,而躬身践行者稀缺。对一个见义勇为的英雄,社会从来不吝惜赞美,不缺各种形式的致敬,缺的是行动上的追随和精神上的信仰。

由此对比,为什么各种各样的英雄仍然是需要的?一方面是英雄就是社会道德重建者;另一方面,此种实践化的道德重建,必将引导更多人投入到道德生产中来,最终改变的就是整个社会的道德状态。

英雄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什么是英雄?以客观的视角来看待,其显然不仅是一种对非凡举动者的代称,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那些具有非凡开拓精神者,也逐渐被打上英雄的标签。这些改革者之所以也被称作英雄,是因为他们还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英雄,这类改革英雄同样倍受瞩目。

例如近年来,一直被舆论被关注的前南科大校长朱清时。2010年12月15日,筹备3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官方网站刊登出校长朱清时“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信中阐明,决定在不经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从此开始,朱清时和新生的南科大开始正式进入公众的视野。

此后4年,尽管南科大距公众心目中的那所理想的大学越来越远,尽管南科大不时招致议论,甚至认为被教育部所“收编”,但一切都无法改变公众眼中作为改革者形象而存在的朱清时:即便有着悲壮的成分,他仍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南科大之所以渐行渐远,不在于朱清时本身的能力欠缺,而在于个人之力无法对抗体制性的弊端。朱清时是有勇气的,他已经尽力了,他理当赢得尊重和掌声。南科大已经破茧,大学自治已经在路上,朱清时正是这种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他就是英雄。

只要我们去找寻,还能发现更多类似朱清时的改革英雄,他们不应该被遗忘,他们和他们的推动作用,理当被郑重地以英雄之名而记录。

“在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请让我们做一个人。”公众是如此地期待英雄,而事实上,英雄从来都没有消失,他们是社会的正能量,是社会道德的重建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这是我们仍然需要英雄的所有理由。且让我们善待英雄,且让每一个人都去做“自己的英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