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人民日报》: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yangguangbaodao 2014-11-19 20:49:52 总第183期 放大 缩小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文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精辟阐述了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方向,明确提出了文艺弘扬“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文艺工作划定了基本遵循、为文艺工作者标注了价值航标。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巍巍中华,日月常新,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需要把文艺的作用和地位、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放在这样的高度来理解。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今日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已遥遥可见民族复兴的曙光。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文学艺术家正应该成为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要求,正是希望文艺工作者,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以文艺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解放军报》: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文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正因此,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人忽视了文艺的社会效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追求低级趣味,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殊不知,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不当市场的奴隶,在于静下心来、潜心钻研、开拓创新,创造出精品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艺术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工作者要要处理好义利关系,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味,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鼓舞人激励人。

先进军事文化是我军的政治优势和显著标志。军事文艺对于展示我军良好形象,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对于陶冶官兵情操、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应注重社会效益。无论是一首诗、一首歌,还是一部剧、一部影,都要说出官兵的心里话,写出官兵的真感情,让官兵发自内心地喜欢。军事文艺要坚持“姓军”、“为兵”,讴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讴歌广大官兵的崭新风貌,给官兵精神补钙、士气加钢、思想淬火,更加有效地激发起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的热情。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以“德艺双馨”为标尺,铸就文艺精品

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即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习书记也高度重视文艺事业的发展。他强调,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想要创作出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必须得把握好“德艺双馨”。一方面,文艺创作对于“德”有严格要求;另一方面,文艺事业对于“艺”也有相关要求。只有做到“德艺双馨”,才能铸就文艺精品,也才能无愧于人民。

一方面,文艺事业对于“德”的要求,包含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市场经济大浪潮的冲击之下,社会道德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现象。出现了少数文艺工作者为了追逐名利,抄袭模仿现象频出。他们不顾社会道德的要求,不断触碰社会道德底线。另一方面,文艺事业对于“艺”亦是有严格要求的。“艺”即包含了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对于文艺创作要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水平与涵养。

其一,文艺创作要重视创新。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中国正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法宝!文艺创作的内容、形式均应做到创新,努力达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相结合,使得文艺作品的艺术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其二,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内容需要慎重考量。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光明日报》:将社会效益作为文艺创作的自觉追求

近几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之下,在顶层设计和社会响应之下,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艺事业再攀高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一个包容各类文艺作品、海纳各种创作形式的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只有文艺创作不断显现出生命力,文化市场才能充满发展的活力。搞反了这一对因果关系,文艺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就等于是切断了文艺创作真正生命力的来源。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文艺事业的根本方向。在这个问题上发生偏差,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就会存在,抄袭模仿、千篇一律以及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就会产生,而妨害了文艺创作的生命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无从谈起。

市场规律同样要求文艺创作的高质量。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而永恒价值才能在市场中体现出最佳经济效益。无论是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还是爆冷搞怪、无病呻吟,都违背了市场规律,也不可能具有竞争力。2009年,电视剧《金婚》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仅仅第一集剧本,编剧王宛平就先后改写了13稿,对品质精益求精,而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认可,首轮播出就赚了超过50%的利润,复播利润更加可观。相反地,电视剧《潜伏》火了以后,相同题材甚至雷同剧情的谍战剧充斥荧幕,瞬间造成市场过度饱和,这其中仓促上马、粗制滥造的项目必然遭受了亏损失败。

国运兴,则文运兴。优秀的文艺作品,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梦想,标识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当代中国,正奋力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蕴含着无限的生活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这是文艺创作的富矿,也是文艺发展的难得机遇。不媚俗、不唯利、不负时代托付,传递真善美,传播希望和梦想,当代文艺工作者理应以此共勉。

《新京报》: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

引领时代风气,文艺不能迷失价值方向;塑造民族之魂,文艺不能远离人民生活。“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重申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72年前,毛泽东振聋发聩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72年风云激荡,“为人民大众”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底色。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中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是人民生活的精神食粮。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列宁说过,人民群众“有权享受真正伟大的艺术”。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文艺工作者理应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人民需求,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更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古往今来,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无不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饱含对百姓冷暖的关切。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只有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新华时评》:文艺工作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然而也不可否认,文艺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只有深深融入人民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关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才能让更多人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从精神生活中获得教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为自身留清名。

72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启了人民文艺的崭新纪元;72年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必将引领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把握文艺的时代性、人民性,文艺工作就一定能不辜负人民期待、不辜负时代召唤,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