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腾格里沙漠的悲歌

yangguangjujiao 2014-10-26 16:58:34 总第182期 放大 缩小

不知你注意过没有,很多自然风光很美的地方一旦陷入舆论场,并不是因为她本身的美,而是因为她的伤。腾格里沙漠近日被各路媒体关注,就是因为在她的腹地出现巨型排污池,一些化工企业在沙漠里非法排污。

像是“拉郎配”,湛蓝的天空、浩瀚的大漠、连绵的沙丘,不得不和刺鼻的气味、足球场大小的排污池组合在一起。可这分明又不是“拉郎配”,近年来,内蒙古和宁夏分别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了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和宁夏中卫工业园区,引入了大量的化工企业。那些繁星般散布工业园区里的厂房,那些“吞云吐雾”的烟囱,在官方叙事的版本里,“这是大漠崛起的奇迹”。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这里还分布着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沙漠里的每个湖泊都是一个绿洲,有着独特的生态类型,是世界上旱生、高旱生生物多样性中心,非常珍贵。腾格里也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骆驼聚集区,有着上百万只双峰驼,但现在数量锐减到十几万只。这里的生态结构是罕见的,更是脆弱的。

但她的脆弱并没有引起当地主政者的细心呵护,对经济腾飞的渴望,促使这些工业园区挺进沙漠腹地。当地牧民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资源丰富是腾格里吸引投资的重要原因。腾格里除了沙子和草地,到底还有什么资源?腾格里镇的牧民说,当地的确有一些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煤矿,不过它们都是不具备开采价值的“鸡窝矿”,所谓“鸡窝矿”就是没有连续的矿脉,只是像鸡窝一样的一点点矿产资源。一个个“鸡窝矿”出现了,草场却被破坏了。工业污染破坏了草场,牧民的很多牲畜都跑了。对生态的破坏,对牧民生活的影响,在当地官员眼中都算不得什么,只要沙漠里能崛起工厂,这就是“变废为宝”——沙子和草地不值钱,只有GDP的攀升才能让官员脸上有光。

轰隆隆的工业文明挺进了沙漠腹地,经济增长显而易见。腾格里镇的一把手阿拉腾巴根书记告诉记者,“以前认为一两千万的税收已经是天文数字,现在一个小企业就可以创造出这样的收入。”

而事实上,腾格里“引凤筑巢”靠的并不是官方所称的“资源丰富”,低成本的环境门槛才是众多化工企业前来这里聚集的原因。由于东部地区环保门槛升高,不少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往中西部转移。比如,宁夏中卫工业园中的宁夏明盛染化有限公司,是1997年从江苏转移过来的一家以生产染料中间体为主营业务的化工企业;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中的内蒙古金石镁业有限公司、阿拉善盟金石矿业有限公司,是盾安集团在阿拉善盟设立的子公司,本部在杭州。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向西部转移时,都宣称要“通过项目建设和绿化、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工业治沙创举”。如今看来,腾格里沙漠腹地上百家化工企业非但没有实现工业治沙的“善举”,反而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变本加厉地污染沙漠。

关注腾格里沙漠的人都知道,媒体并非今年才开始揭批腾格里沙漠污染现状。早在2012年,很多媒体就跟进报道了腾格里工业园的污染现状,阿拉善盟政府也发通告,声称要整治污染,但其实并无任何实际行动。宁夏中卫市环保局有关人士也曾表示,他们日常也会对企业排污进行监管,但很少开罚单,因为只有搬迁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般的整改没有太大实质效果,而关停、搬迁企业的权力不在环保部门。官员们一味醉心于经济发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着非法排污的“金主”。在这样地广人稀、信息闭塞的地方,政府部门和故意违规排放的企业,更容易合谋在一起。指望环保部门的监管来保护生态环境,无异于痴人说梦。

家园是牧民的,风光是游客的,似乎只有崛起的经济才是官员的。有人说,从赤道到两极,从高山到平原,从沙漠到草场,从森林到海洋,大概只有沙漠是地球上最后一片纯净的地方,它是另外一个生态系统。如果连这最后一片干净的地方都被污染的话,那我们将走向一条不归路。腾格里沙漠的悲歌到底能不能警醒沉醉于经济发展中的官员?

突然很想去腾格里看一看大漠里的黄沙和落日。“腾格里”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天”,用以描述沙漠“像天一样浩瀚无际”。真担心有那么一天,“像天一样浩瀚无际”的是工业排污池,而所谓的沙漠只能零星蜷缩在工业排污池中的某个角落,你所有的骄傲只能在画里飞。

(北京青年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