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空难舆论场里缺了点什么

yangguangjujiao 2014-09-24 13:01:44 总第180期 放大 缩小

 

刚开始,我们觉得马航MH370的失联将是今年最大的航空悲剧——也许并不仅是航空悲剧。但随后就发现,这只是个开头。马航HM17在乌克兰境内被击落,转移了舆论对MH370寻踪的关注;台湾复兴航空公司航班失事,带走了公众对MH17击落者身份争论的热情;阿尔及利亚航空MD83客机坠毁,则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非洲,留下了满屏刚刚为罹难同胞燃起的蜡烛。

数起空难的发生让舆论场呈现出了一种特别的现象:两端发声,中间沉默;专家和民间舆论发声,同时承担了这二者之间沟通者身份的、广义的评论者群体沉默。因为航空问题的专业性以及其中牵涉的复杂国际政治因素,对几起空难正式的评论、分析基本来自航空专家、国际关系专家。而因为同类信息密集出现且真相未明,民间反应更容易进行简单归类,并不可避免地出现恐慌情绪。在空难新闻的留言下,常见“今年是多事之秋”、“再也不敢坐飞机”之类的评论。针对这种情绪,有专家还特意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并不存在“空难多发期”一说,飞机仍然是安全交通工具。

实际上,来自欧盟航空安全局的数据曾显示,2002年至2011年过去10年内,致命空难比例为每1000万架航班中1.6架航班。非洲的致命空难比例最高,为1000万分之43.9;其次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为32.9;接下来是中亚、中东和远东地区,为25.2。联系这几起空难的发生地点和航空公司就会发现,“多事之秋”并没有超出这个数据框架。但是,公众能否看到、理解、接受专家的解释却很难说,因为在以往的情况下,来自专门领域的观点是由评论者群体消化、通俗论证和分散传播的,现在后者发出的声音却很少。

一组新闻如何进入公共讨论并摸索出理性的方向?关于空难的讨论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在消息源头上,要有调查部门的及时发布和专业调查报道的跟进。前者提供了事实的基本信息,后者则可能提供了更中立的消息、更多元的解读面向。在利益复杂、多方博弈且没有调查主导者的情况下,后者的作用更为明显,甚至能超越、替代发布方的角色。有150多位中国乘客乘坐的马航MH370失联,中国却成为了信息的“被动方”和“被告知者”,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专业、独立调查报道的缺位。

没有专业的调查报道跟进,评论很难发出声音、进而设置讨论议程,而民间的声音将会更加复杂。离开了一个庞大的供给观点的群体,舆论场会呈现出两个圈子,一个是精英化、小众化、专业化的讨论;另一个是民间粗放型的对话,并伴随更多恐慌和疑窦。虽然观点的讨论、对抗、交锋有时会让一个社会局部撕裂,但长久看来,正是这样的不乏激烈性的公共对话提升了社会“观念的水位”,并让普罗大众经历了虽缓慢迂回却始终在向前推进的“启蒙”。空难下的舆论场,有很多角色缺位,这种缺位再次提醒了我们专业报道与评论的重要性。

(光明网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