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申遗”背后的政治较量

yangguangshixian 2014-08-04 19:59:28 ■ 夏 村 总第177期 放大 缩小

 

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发了关于“申遗”成功的热议。显然,这是两项超重量级的系列遗产:大运河纵跨中国8省市,沿路古遗址、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众多;丝绸之路横跨半个亚洲,既是历史上各国文化交汇的见证,也是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载体。

然而,欢腾的背后,却暗藏着错综复杂的政治较量。

丝绸之路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全名,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而最初申报的名称是:丝绸之路起始段及天山廊道的路网。其中,天山廊道这部分内容,指的是与中国联合申报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一段。最终名称的变化,来自对中国境内这一段的概念纷争。简单而言,中国段是否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日本在阻挠中国成为丝路起点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丝绸之路申遗之初,日本就曾表示要参与到联合申报当中,并希望将自身认定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争取未果后,日本发挥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巨大影响力,通过各种方式施压,成功将丝路起始于中国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变成了学术上的“存疑之争”。

此次,中国丝绸之路失去了“起始段”这一重要概念,即使入选了世界遗产,也留有巨大遗憾。可谓表面欢喜背后忧,有人欢笑有人愁。

世界遗产申报早已不是单纯的学术认定,人们不得不更加严肃地面对近年来越发明显的“借遗产之名行政治之实”的趋势,一个显著表现是,专业机构的评估意见形同虚设。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是世界文化遗产评定的惟一专业咨询机构。每年,该组织都会对申报的每个遗产进行评估,并分4个档次提出建议:一、直接列入;二、补充材料来年再议;三、发回重报;四、不予列入(也不得再重报)。但是,最终决定是否列入的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21个委员国(每两年改选1/3,中国在2014年不是委员国)。因此,尽管评估机构的论证结果很重要,能否“搞定”这些委员国更重要。

此次世界遗产大会,由于世界遗产中心将大会现场实况通过网络进行直播,所有人都有机会看到评选背后隐藏的政治纠葛,有些甚至可以用赤裸裸来形容。

巴勒斯坦提交的橄榄与葡萄酒之地——南耶路撒冷文化景观是第一个评审项目,也是第一个引发巨大波澜的项目。根据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评估,该项目被建议“不予列入”。然而,世界遗产委员会中的一些阿拉伯国家(如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力挺该项目“直接列入”,以色列则坚决反对。正在各方争执不下时,有人提议进行匿名投票。

根据规则,如果2/3的有效票通过,这个项目即可入选名录。投票结果令人大跌眼镜——21个委员国中,有11票赞成列入,3票反对,剩下7票是空白的,没被算作“有效选票”。如此一来,实际有效选票只有14票,因为11票超过了2/3,该项目获得通过,奇迹般地从最末一档被提升为直接列入。

结果出来后,巴勒斯坦热烈庆祝,以色列则表示:这是世界遗产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客观而言,中国的大运河项目既是世界遗产政治纷争的受害者,也是受益者。说受害,是因为随着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直追位列第一的意大利,以欧洲国家为首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起先将大运河列为第二档,希望以此延缓中国申遗的步伐;说受益则是因为,自从巴勒斯坦项目开了从第四档直接“飞升”第一档的先河,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评估意见几乎不再有任何意义,大运河项目也很“自然”地被提升为第一档。

从丝绸之路的更名,到巴勒斯坦项目的翻盘,再到大运河磕磕绊绊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为其名声所累,评选大会越来越成为各国政治博弈的平台。如今,世界遗产总数已超过1000个,但遗产的保护环境愈发严峻:一方面是更多遗产不断遭到破坏,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被政治高度卷入的世界遗产评选活动,令其本来纯洁的名誉遭到了某种污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