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办”该如何为民办

yangguangbaodao 2014-07-23 19:01:49 李 妍/特约撰稿人 总第176期 放大 缩小

 

卖馒头要经过“馒头办”,放烟花要经过“烟花办”,禁止午间饮酒要有“禁酒办”……于是,当河南郑州的“西瓜办”横空出世后,人们纷纷吐槽:茄子、冬瓜、南瓜、西红柿应该怎么办?没有成立一个“办”,政府该如何摆平他们?

吐槽是一种立场,也是一种情绪,表达了公众对“××办”的本能反感。毋庸讳言,在这样一个“××办”漫天飞舞的时代,“××办”似乎什么都能办,却未必是“为民办”,反而很可能异化成扰民办、麻烦办、收钱办。因为在一个连怎么做面皮都要先领一个“面皮证”的社会,人们无法不怀疑,“××办”只是架床叠屋、机构臃肿的产物,是政府之手伸得过长的必然结果。很多时候,也正是因为政府管得过多,关关设卡,雁过拔毛,办起事来却又人浮于事,最终才阻滞了民间市场的自由生长。

公众的疑虑当然有道理。但在现实中,我们也要看到,由于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不完善,长期形成了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一遇到需要在社会层面统筹协调的事,又不得不政府出面来解决。比如这次的“西瓜办”,它的全称是“郑州市西瓜销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据说成立这个办公室的目的,是在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利用好政府的资源,为瓜农服务,“一不收费、二不盖章、三不办证”。照“西瓜办”的说法,它们既不是来打酱油的,也不是来卖萌的,更不是来当收钱办的,是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政府机构。

不过,“西瓜办”到底合不合理,靠的不是自己人耍几下嘴皮子,最终有资格做见证和评判的,还是瓜农。说白了,“西瓜办”、“××办”能不能俘获民心,关键还是要看它们能不能真正摆脱形式主义,摆脱这样“办”、那样“证”的花拳绣腿,去真真切切解民之忧,扎扎实实为民服务。

人们为什么警惕“××办”

引发网络轩然大波的“西瓜办”并不是第一次亮相。事实上,早在2006年,“西瓜办”就已有了实体店。据2007年央视对西瓜办进行的暗访,瓜农进城卖瓜要花钱盖四个章,不盖章则会被驱赶。由此可见,当时的“西瓜办”成立的目的不是在为瓜农办事,而是为管理这个群体。尤其是在收费盖章的利益驱动下,这种高高在上的管理模式,更是难以得到瓜农们的认同,因为花钱盖章,直接增加了他们的卖瓜成本。

除了“西瓜办”,一些地方曾成立过的“馒头办”、“拉面办”等临时机构,大多都被老百姓视为“麻烦办”。成立这些临时机构,大体都有良好的初衷,如希望通过专门性的临时机构,强化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等。但是,实际效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出现了诸如“只收费不服务”、“临时工执法”等不当行为,引来公众抱怨,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比如同样曾经存在于郑州的“馒头办”,就是“馒头生产管理办公室”的简称。当时“郑州市馒头生产销售暂行管理办法”出台,大规模整顿验收全市馒头生产厂点。可是,在数个查处现场,市“馒头办”的执法人员一出现,馒头加工厂的负责人就给区“馒头办”打电话求援,因为他们是给区“馒头办”交过钱的。于是,市、区两级“馒头办”公开“顶牛”,最终,郑州市政府出面才平息。

郑州市还曾因“烟花办”引发关注。去年年初,郑州市取消元宵节焰火晚会时,有媒体就曾报道过郑州市有个“烟花办”,该机构出现于2007年。烟花办负责人称,烟花办是临时机构,抽调公安、工商、消防等十几个部门的人组成,一般于腊月二十六组建,元宵节之后解散。

各地政府部门一直都不缺乏各种各样的“临时机构”,至今,河南省商丘市辖区内的宁陵县还有“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据介绍,该机构从2007年就已经存在。当时,商丘市纪委领导决定严查公务人员中午饮酒行为,随后成立了这个常设的临时机构。

不仅市场上的行业事无巨细都要管起来,就连那些依靠手艺谋生的个体也统统成为被管理的对象。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上,江苏省宿迁市副市长沈海斌就一口气抛出3个问题:“卖陕西面皮为啥还需要政府培训发证?办一个二级资质木工作业分包公司到底有多难?‘挂证族’的出现反映出创业者哪些无奈?”事实上,除了扯面皮,就连木工、电工之类的“矮矬穷”职业,也有许多“高大上”的认证。

据统计,目前,中国共有90个工种实行就业准入制度、38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从车钳刨铣磨到西安肉夹馍,相关从业者都必须通过培训、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才可就业上岗;14大项、100多种子类行业几乎全都需要相应的资质证书才能入行开办企业,而不同资质的企业需要的职业资格条件又是五花八门,所需的资格资质认证事项更是数不胜数。

不得不说,尽管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精兵简政,如今,在划清市场和政府边界的大背景下,避免“看得见的手”伸向“看不见的手”的领地,简政放权成为时代的关键词。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一些官员眼里,似乎不开会,不下文件,不设立“办公室”,就办不了事;对想要谋生的普通群众,似乎不设置门槛,不设立标准做认证,就没法让他们进入市场凭手艺讨生活。当前,各地政府纷纷亮出权力清单,在努力取消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项目,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清理不必要的临时议事协调机构。对照这一大趋势,相关部门确实有必要在出台新政时,多一分谨慎,多些长远眼光,少一些自我逐利的冲动,才可能多给民众办些实事。

“××办”该怎么办

其实,人们对于这办那办、这证那证的设立,习惯性地进行吐槽,背后折射的是这样的认知:在市场经济时代,审批越少越好,管制越少越好,你管得越多,经济主体的活力就越容易被束缚住,创造财富的冲动就越容易萎缩。

政府不要过度干预市场,这个不过度干预,是不以管理之名,过度设置障碍,甚至逐利寻租。不过,政府不干预,不代表政府不作为,更不代表政府和市场是相互否定的。就拿市场服务这块来说,几乎每年青菜、猪肉等农产品大量上市,许多地方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菜贱伤农”让农民苦不堪言。那时,不也有很多媒体甚至是农民在呼吁,政府要为市场提供服务吗?

“西瓜办”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郑州是卖瓜大市,如何确保瓜农进城卖瓜既不影响交通,又能方便卖瓜,如何顺畅地服务瓜农,帮助他们卖掉丰收的西瓜,其实才更应该是“西瓜办”这个临时机构的主要职责所在。好在,如今的“西瓜办”似乎已经摆脱了“瓜农要花钱买4个章才能进城”的过往劣迹,没有再走“麻烦办”的歧路,而是实实在在开始了“为民办”的转身。

看看“西瓜办”在网上发的几条微博:“郑州的瓜农在夏季进城卖瓜的辛苦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微博很年轻,需要大家的关心呵护和支持,瓜农需要我们献爱心。到了需要的时候,请您伸出您的手,拉农民兄弟一把,不要讨价还价,买几颗甜掉牙的大西瓜,让老乡早回家!亲,谢谢您!”话不多,却处处说在点子上,说到人心坎里,这算是话语上不摆架子、不摆身份的转变。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西瓜办”接了地气,改变了公共服务方式,采用了开通官方微博等创新的办事手段,“甜掉牙的郑州西瓜”才得到了有效营销,达到了花多少钱也办不到的宣传效果。这背后,也正是政府执政理念的改变。不过,除了在网络上呼吁几句,“西瓜办”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切实服务瓜农,显然还需要再思考、再行动,更需要时间来证明,最终结果,也要拿给瓜农去评判。

事实上,真正合格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就是尽量加大内涵,也就是在自己该管的范围内,想尽办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提供给群众。行政机构能不能给老百姓办事,关键不是看机构组织的形式,玩一些容易出数据、有实体、让上级看得见老百姓却感受不到的花架子,而是要真正能给老百姓做点实事,做好服务。就拿包括“西瓜办”在内的诸多“××办”来说,即便为一个行业的市场服务,需要几十个部门协同合作,可是,只要涉及到的相关部门都能够按照正常职能合理运转,哪里还需要单独成立个办公室来干事呢?

“××办”要真正“为民办”,关键还是要树立起为民服务的公共行政理念,关键是要充分遏制部门机构逐利寻租的冲动,关键还要创新俯身为民服务的方法,至于这办那办、这证那证那样形式主义的外壳,其实是大可不必要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时候,公众不再需要通过“××办”这样的外壳,也能顺畅获得政府帮扶;单打独斗的市场个体,不再需要这样认证、那样资格准入,就能凭手艺吃饭。市场自由开放,政府服务有序,那时,或许才是人们对“××办”的偏见消失之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