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明天,我们该如何讨论状元

yangguangjujiao 2014-07-23 18:57:11 马想斌/特约撰稿人 总第176期 放大 缩小

 

“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

在这个千万考生依旧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时代,面对各类状元被热捧的现象,不免令人想起狄更斯的这句名言。

说是绝望,每年中考、高考尘埃落地的那一刹那,状元的炒作随之而来,围绕状元的新闻追踪、经历回顾、个人访谈、折桂经验,网络的、电视的、出书的各类活动层出不穷。似乎绝大多数人,像黄梅戏《女驸马》里唱的那样:“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新鲜。”对状元推崇成了一种回避不掉的文化现象。

说是希望,早在几年前,人们已经对这种泛滥的状元情结,有了一个清晰的反思思路,每年都会强调社会应禁止炒作状元,人们也希望能够改变当下的教育评价体系,平等理性地看待状元——不过就是漫长人生道路上偶尔一次的拔尖,实际上在强调和尊重个体发展的社会趋势里,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状元被热炒背后的状元情结与冷静反思,如今呈并行趋势。人们希望能够给状元降降温,但面对状元每年一次的折桂,人们似乎已经习惯去关注,甚至将其经历作为教育的一种范本。

内心的纠结,与状元的尴尬,无不指向一个不可不作答的问题——明天,我们该如何讨论状元。

曾经的状元改称今日的学霸

今年进入六月下旬,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校录取逐渐展开的时候,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于6月19日致信媒体人,呼吁理性报道,不要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6月23日,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规范中高考新闻宣传和加强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新闻媒体单位、各普通中学不得以任何形式炒作中高考状元及高分数学生。

事实上,状元“禁炒令”并不新鲜,而且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不少地方教育部门禁止炒作高考成绩,甚至冷冻高考状元的相关信息,重庆甚至早于2007年,以立法的方式来禁止炒作高考状元。

那一年,重庆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作出规定,重庆市的学校如果公布考生成绩、名次,炒作“高考状元”,校长将被处分。这成为全国第一个关于考试禁止炒作状元的规范性法规。

之后几年,教育部更是三令五申,禁止炒作“状元”,但仍有不少学生和家长仍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打探,状元成为争相追捧的“香饽饽”。在高考指挥棒下,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学生、家长,对分数的崇拜和追求热情不减。在各方利益推动下,炒作状元的现象屡禁不止。

而媒体也为了迎合这样的社会需求,尽管在高考状元这个话题上顶着禁止炒作的“电线”,但改头换面依旧是其报道状元,深挖其成长经历的不二法门。笔者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之前在成都尽管不让炒作状元,但依旧可以以“第一名”来报道。

状元改了名,这两年更是以适应网络话的方式继续进行着,比如曾经的状元不再称状元,改叫学霸了。$nextpage$

成功至上是状元利益链条的核心价值

禁令年年发布,炒作却从未停止。

当我们给高分考生贴上“成功者”的标签时,无形中给低分考生传递了“失败者”的身份隐喻。而媒体看似关注高考“状元”,实际上却在过度消费高分考生。母校、名校、媒体和商家在这里“各取所需”,共同构筑了一条暧昧的利益链条。而这条利益链的价值核心,便是对成功的格外推崇。

换言之,这个社会为什么需要状元,是因为状元是榜样,状元能激励学子,状元是高考成功的唯一取向。进而社会在状元情结上的反应,便是处于高考成功金字塔尖的那个人,总是处处受到不正常的礼遇,底层的多数人,必须被迫向金字塔顶端的人莫名其妙地表达“尊敬”。于是,每个人面前只剩下了两条路,要么成功荣耀加身,要么失败落寞离场。

所以,放不下的状元情结,是这个社会成功至上的必然结果。而追求成功至上便是这个时代的病灶。当然,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但当社会上弥漫着功利求胜的心态,制度运行到了为求第一而不择手段时,这种极端的终点,其实并不一定是成功,反而可能离成功越来越远。就像高考考场上出现替考乱象一样;为了高考,放弃对违法学生追责;为了高考,可以隐瞒家庭悲剧亲人离别,直至学生高考结束。甚至有时,在追求高考成功的路上,人性与真情总是显得那么凄凉。

在这个彰显个体价值的时代,我们依旧要看着别人的成功并努力去“复制”这种成功。崇拜状元、崇尚冠军,事事求第一。这种状元崇拜和冠军至上的成功定律,让我们往往为了一个目标而忽略了路上的风景。

改变教育的绩效主义

这种成功至上的情绪,恰恰暗合了教育的绩效主义。

尤其是“状元摇篮”这样的新词汇出来以后,很多学校的教育质量,都按照培育多少状元来制作学校的排行榜。在这种功利教育的刺激下,学校对学术的教育价值观,变成了读书第一,别无所成。于是,漫长的三年高中教育,完全就像是一场“军备竞赛”。

一个直接的后果是,近些年不少省市在这种功利教育直接刺激下,纷纷打造“超级中学”,为的就是展示当地的办学政绩。围绕这样的超级中学,教育呈现了另外一种逻辑,那就是上好小学、好初中,然后进入超级高中,成就进入大学名校的“梦想”。

但这一教育逻辑的引导,与提出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并不相称。这些年,随着高考状元的人生轨迹,屡屡偏离大众所“预设”的那般,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评价也呈现多元化,其中最大的一个呼声就是给状元降降温。

降温最为直接且最有效益的方式,便是改变当前这种教育的绩效主义,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形式,真正让教育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当中。可在很多人看来,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清晰可行的概念,在状元降温的呼声中,人们一边高唱着要回到素质教育,一边又不知所措。

每个人都可以出彩

我们谈论起高考状元的时候,应当有一颗平常的心。应当承认,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状元的,也不是成为状元的人,都是最优秀的。也应当认识到,高考只是个人学习中的一个阶段,而非人生的全部。换言之,状元背后的分数,只是一个“信号”,而不是一个人的“符号”,不能认为学生考了高分,就“一俊遮百丑”。

对整个教育来说,不是为了哪个状元,或者将一个人培养成状元来设定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影响到一个人成为完善人格的人。换言之,当我们承认了教育的这一终极目的,就应当看到,尊重个体应该是状元降温较为直接的呈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分数只是评价某个人的某一个很细微的方面,除了分数之外,一个人还有许许多多值得让人观察或者令他人刮目相看的地方。成功有很多种定义,自然通往成功的道路便有很多条,而考试分数和状元只是万千道路的其中一条。进而,每个人都可以跟状元一样出彩,每个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都有出彩的机会。

那么回过头看,倘若明天,当状元不可避免再一次出现时,公众会觉得这只是一个学习成绩比其他孩子稍微好一点的人,但本质上跟考得很差的学生都一样,他们每个人都有为人所不察的优秀,他们每个人都有安静的权利,他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无可复制的。

那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再是鼓励失意者的俗话,而是人们对成功的重新定义。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