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当我们在谈论状元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yangguangjujiao 2014-07-23 18:51:24 王 聃/特约撰稿人 总第176期 放大 缩小

 

教育改革在进行中,时代也在进步,但不得不承认,我们似乎仍然未从“状元情结”中走出来。它是每一年高考后的保留节目。

又一年沸沸扬扬的热议“状元”后,我们该怎样来反思“状元情结”,不妨回忆一则另类的“状元新闻”。

“在找过数十家网吧后,55岁的刘国华(化名)终于在通锦路一家网吧,找到了正埋头打游戏的儿子刘宁(化名)。”今年2月的许多媒体,都以此开篇报道“理科状元毕业四年未找到工作流浪街头”:8年前,刘宁以近650分的高分,成为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考入中国科技大学。4年前,刘宁大学毕业,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之后,刘宁与家人开始了一场持续流浪与不懈寻找的心酸游戏。

很大程度上,曾经的理科状元已成为一个家庭的愁肠,同样,舆论对这则新闻的反应也是强烈的。流淌于“状元流浪”事件中的焦虑感,并不难被清晰感知,不过依旧需要冷静和慎重地指出:不要对这则个案进行高蹈的抒情。围观者的惋惜乃至同情,显然是因为预设了一个前提:所谓高考状元,就应该是人生与事业进程中的持续卫冕者——然而,此观点太经不起推敲。状元能成为高考中的胜出者,这充其量只意味着他拥有了一个优于常人的发展起点。之前的一份针对1977年至2008年间1000余位高考“状元”的调查报告显示,毕业之后,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只有把流浪的刘宁首先还原为一个“社会人”,而非“状元”,我们或许才能读懂作为个体者的抉择与挣扎,才能看到在他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至少从新闻报道的内容来看,在毕业之后,刘宁并没有放弃对工作的找寻。但残酷的现实,让他听到的都是梦想破碎的声音:刘宁想留在安徽,却在数次求职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于老家县城,犹在流传的高考美名,则愈加坚定了刘宁发誓要找好工作的决心。刘宁仍然有梦,但现实已不愿再支付给他梦想成真的力量。当一度高傲的心灵遭遇自以为的巨大打击,出现此后的逃避与流浪太不意外。

这其实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时下大学生遭遇求职挫折的相对极端样本:过去,对于高考状元甚至是大学生群体,我们都曾赋予其太多的含金量,并惯于用考试成绩去给某些人编制长久的桂冠。根深蒂固的状元情结当然其来有自,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悄然变迁。尽管状元与大学生们仍在支付着昂贵的教育成本,但平民化的大学只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准白领。依旧用精英模式教育出来的大学生,遭遇就职过程中的巨大失落,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由此出现一个失落后的流浪状元,也并不那么令人惊诧。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理科状元流浪记”,而非下意识地进行抒情,一浇心中块垒。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发现该则新闻中真正的症候所在。它首先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偏低之大学生的个体困顿;然后是社会需要加速提高整体的就业率,并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对白领或中产阶级进行适度倾斜。倘若寻常工作也能获得体面的收入,那么理科状元刘宁自然不会去选择孤独的放逐。而当务之急,则是给已被找到的刘宁进行一次到位的心理干预,赋予他重新找寻工作的勇气。困顿与苦难永远是个体的,我们不能徒剩泛泛围观的热情,那只会让一切变得更冰冷。

目力所及,一个“理科状元”的流浪新闻,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多见的,正因如此,经由如此“反面”的例证,更能看到社会在“状元”头衔前的五味杂陈,看到他们在感叹与失落什么。当社会在谈论状元们,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呢?

首先被谈论的,自然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荣耀感”。恰缘于此,当高考后民众又一次投入到状元话题的集体大讨论中,不管参与者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驱动他们的,首先都是这种延续至今的刻板成见的“状元印象”。

其次夹杂于谈论中的,还有社会性的焦虑。不管承认不承认,社会性的流动都开始显得停滞,向上流动更是显得愈加艰难。当普通人向上流动变得愈加力不从心,围观者不免就会把目光打量向那些看起来“不普通”的高考状元们,他们在讨论着状元,对其学习生活中的寻常小事津津乐道。无疑既是想发现这些状元们的“独特”之处,也是希望下一代乃至自己复制他们的生活轨迹,获得更高的起点。

如果我们观察得仔细一点,就会发现,其实不仅是社会公众,乃至一些中学也参与到对状元的炒作与宣传中来。譬如有媒体报道,去年湖北来凤县一所中学竟然为该校一名学生立碑纪念,这名学生在去年的高考中以668分成为恩施州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雕像的文字介绍称该学生杨X“开创了来凤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在当地教育部门的介入下,校方最终拆除该处塑像。

为什么中学也热衷到状元炒作中来?不得不说,这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有着直接的关联。媒体的报道其实已经不止一次地指出,“超级中学”现象值得关注。所谓“超级中学”,其基本特征是,人数以万计,垄断尖子生,比拼升学率。显著特征是,在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多,积聚了当地和周边地区一流的师生资源,瓜分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名额,学生常年大比例考入一流高校。一些地方的“超级中学”,他们甚至垄断了当地高考中的绝大部分“状元”。在这种情形下,中学对高考状元的宣传就愈加具备了“必要性”。

有着强烈状元情结的,除却社会公众与形形色色的中学,当然不可或缺的还有与此相关的商家。所谓状元,原本应该是“唯一”的,但现在甚至是一县之内的第一名,都被冠以“状元”之名。高考“状元”头衔之多之泛滥,很大一部分正来自于商家的推波助澜。商家们或赞助、或邀请状元们代言。当状元和商业紧紧捆绑在一起,那么出现由此而起的任何热议,其实都是“自然而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