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相似的“战场”,不同的滋味

yangguangjujiao 2014-07-11 18:28:48 骆 沙/特约撰稿人 总第175期 放大 缩小

 

2014的1月,美国中文电视报道: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英特尔少年科学天才奖公布了总决赛的40强名单。来自硅谷的华裔女高中生孔祥悦因发现破解乳腺癌的基因序列入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承认:自己学业上的佳绩离不开父母有别传统的教育理念。

即使是发生在美国的“天才故事”,依然不能抹去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事实上,当中国家庭教育的关注点已经从“拼爹”扩张至“拼妈”,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没能逃离俗套。

据华裔妈妈黄丽华(化名)介绍,美国学校经常让学生尝试各种研究课题。虽然选择余地很大,但孩子总会不知不觉受到家长,特别是在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母亲的影响。在考验学生的同时,妈妈的能力也会受到最直接的挑战。

别再说“为了孩子”而“放弃人生”

不过,同样是妈妈之间的较量,滋味却明显不同。

在中国,深陷“拼妈情结”的女人,往往乐于强调自己对孩子有着多么超乎常人的付出和牺牲。她们将此作为体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方式。不少人甚至将全部个人价值的实现集中在了“母亲”的角色上。

这是一种令人熟悉的“中国式付出”。太多中国孩子听到过这样的话语:“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要不是因为你,我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因为照顾你,我哪还有时间经营自己的事业。”一些妈妈将对事业的倦态、对竞争的惧怕、对社会的逃避归咎于为了“孩子的拼搏”,这使得很多问题都有了合理的说辞。

其实,一些选择成为“拼妈族”的女性内心深藏惰性。她们无形中夸大了自己对孩子的付出,也因此中国式“拼妈”多少带有一丝“怨妇”色彩。

美国人同样“拼妈”。比如,大部分母亲必须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再比如,学校各种课外活动的教练、组织者,大都由家长担任,妈妈水准的高低决定了孩子的发展。

不仅如此,由于美国小学生功课格外轻松,很多家长也会选择不辞辛苦,在课后送孩子去公文学校(KUMON)开展大练兵。

在公文学校,妈妈们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视:不仅要负责接送,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判作业。就像一位华裔妈妈的描述:如果你不能顾及到各个方面,那么只能落败于“战斗力”较强的妈妈,甚至让孩子退出公文学校的竞争舞台。可以这么说,谁的妈妈综合实力更强大,谁才是“拼妈”大赛中的胜利者。

可见,即使位处中美不同语境,母亲在孩子成长历程中,同样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只是,美国式“拼妈”多了些进取的味道:妈妈们选择以孩子为重,并不意味是逃避社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相反,即使作为全职母亲,她们同样需要了解生活常识、社会秩序,熟知各类规则,适应激烈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你不是为了孩子而放弃人生。

2014年4月的一项报道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目前美国已婚女性成为全职妈妈的比例上升到29%。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这些“妈妈”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不少是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女性。仅有6%的妈妈是因为无法找到工作才选择在家照顾孩子。

其实,中美“拼妈”的不同滋味,归根结底源自两点:即迥异的教育理念和社会环境。

在教育方面,和中国不同,美国大学录取不仅取决于学生成绩。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母亲自身尚不能融入社会,几乎无法让孩子自信地成长。

同时,美国学校鼓励家长在学校的决策、交流沟通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种客观条件下,谁的家长综合能力出色,必然会脱颖而出。

而中国,应试教育使得评价体系格外单一。大多数孩子根本无暇参与实践、打工、了解社会。全职妈妈的角色实际简化为厨师、保姆、烘培师等以家庭为界限的简单维度。

不同的社会环境亦加剧了二者的区别。在美国,人生的价值是一个多元化概念。你可以选择经营一家咖啡馆;也可以投身华尔街的激烈竞争;你甚至可以隐匿于某个农场慵懒地度过一生……即使父母也无权评判你是成功或是失败。

但在中国,即使在当前社会观念激烈变革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仍旧趋向单一。考上好中学、好大学、找到体面的工作,依旧是绝大多数母亲培养孩子的根本目标。母亲自身对人生理解的局限性,也使得“拼妈”的空间异常狭窄,进而充斥着焦虑的负面情绪。

事实上,“拼妈”文化存在于很多国家。在澳大利亚,“拼妈”也逐渐成为不少家庭,尤其是华人家庭的主流趋势。

不少人认为澳洲社会发达程度高,那里的妈妈们一定可以养尊处优地生活,其实不然。在悉尼的华人社区,不少妈妈们都是“超级英雄”。因为在全新的移民环境中,她们无法依靠亲人,对她们而言“自己”才最可靠。

正如在澳华人母亲李文欣的描述:在这里,妈妈们要会在空无一人的公路上找到目的地;要能只身一人照顾孩子、做饭、修理草坪、维修家具,因为没有老人和廉价的保姆帮忙;要懂得体面地打扮自己,因为孩子不会喜欢一个邋遢的母亲出现在校园;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因为老师不会为你找翻译……

归根结底,妈妈之间的比拼,涵盖了教育理念和综合实力,是一个更为宽广的范畴。

不要再说为了孩子而放弃了人生。就像澳洲资深教育专家史双元所说,重视教育是亚洲的传统文化,许多妈妈们宁愿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等去教育孩子。对于全心全力付出的妈妈们要鼓励和感谢。但是,不恰当的“拼妈”没有必要。最终孩子需要独立自主的发展,让其拥有更自主、更独立、更优秀的性格,才能获得和把握真正的幸福。

“拼妈族”,你们是否足够独立?

一个大背景是,当前国内公众文化程度普遍提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许多母亲非常注重学习科学的教育意识、沟通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种沟通,本质上也是一种较量。妈妈们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不断矫正坐标,让自己更为优秀。通过比较中,也逐渐细化出多种类型的母亲:比如不断敦促孩子的“推妈”、总是担心孩子不够优秀的“焦虑妈”、让孩子自由发挥的“放养妈”等等。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一位在法国养育了3个宝贝的美国妈妈帕梅拉·德鲁克曼就曾站在国别的角度,比较过中法母亲的区别。

她认为,中国妈妈普遍认为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在养育过程中大多事无巨细,并坚持“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无形中加大了自己与孩子的压力;法国妈妈却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思想家,相信孩子有着自己的成长节拍。也因此,二者相比,法国妈妈在育儿态度上表现得更为平静,不会过于紧张,也不会轻易打断小宝贝的成长节奏。

她还认为,中国妈妈拿孩子当“宠物”,缺乏真正的规则和平等;法国妈妈把尊重和倾听做到极致,在她们眼中,孩子只是个头矮点的“小大人”,不希望培养出顺从的机器。

因此,当中国妈妈为了照顾孩子,而牺牲一切生活时,法国妈妈坚信“为了孩子失去自我是不健康、不平衡的”。

的确,在不少中国妈妈身上,我们都会看到疲劳、担心以及焦虑的情绪。小宝贝一出生,便几乎吸引了妈妈的全部关注力,甚至令整个家庭忙乱不堪。在担负起母亲的角色后,女性便开始了为家庭永无止尽的自我牺牲。

最近,中国网络上流传一个被称为“当妈新标准”的顺口溜。其中规定妈妈至少要有10种本领才算称职。这份“新标准”传递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即一个优秀的母亲,首先应当具备独立的人格。她可以选择退守家庭,但也随时能够披挂上阵融入社会。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很多自诩为“拼妈族”的女性其实并不称职。

事实上,真正称职的全职妈妈,并不意味拥有轻松、舒适的生活。调查显示,美国全职妈妈每周用于家务的时间为23个小时,照顾孩子的时间为18个小时,远高于非全职母亲。

更重要的是,岁月是一把无情的锉刀。它不会因为蜷缩家庭而让你与风雨隔绝。当孩子甚至整个家庭真正遇到困难时,一个“内心强大的母亲”远比一个絮絮叨叨的“怨妇”管用。

当前,按照教育专家的分类,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包含四个层面。

第一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第二是管理,要教孩子懂规矩以及日常生活如何自立,参加学校家长会等;三是陪孩子娱乐,比如一起玩游戏、到户外活动等;四是教育孩子,为孩子讲故事,教孩子认字,帮助孩子做作业等。

可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仅仅是基本层级。一个合格母亲更要懂得审时度势、识大体,明白社会的需要,知道如何帮孩子解决现实的困顿。唯有这样,才谈得上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而不只是“喂养”。

不可否认,社会的整体焦虑加上女性自我认知、独立意识的欠缺,助长了滚滚而来扭曲的“拼妈”浪潮。中国式“拼妈族”应该走出误区:即不能在潜意识里将自己定位为弱者,从主观上逃避生活的压力。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的一番话一阵见血:“‘拼妈’的核心应该是比拼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就是科学的家庭教育手段。”她认为,有的妈妈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从而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压力。虽然她们知道“只要孩子一生幸福就可以了”,但做法往往与观点背离。在家庭教育备受重视的今天,妈妈们更不能安于现状,而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拼妈”并无不妥。但要的是,这并不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舒适“战场”。在这里,你同样需要成为一名独立的“斗士”。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