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拼妈焦虑从何而来

yangguangjujiao 2014-07-11 18:22:07 王 聃//特约撰稿人 总第175期 放大 缩小

 

这是一个制造新词的年代,譬如“拼爹”一词余温尚在,“拼妈”一词又开始流传于网络。于此,微博上最新的两则段子是,“如果一个女性朋友不再联系你,有三种可能,一是她死了,二是她当妈了,三是她孩子到了学龄了。如果她的孩子到学龄且又开学了,你就当她死了吧。读书娃的妈,就是静如处子、动如疯兔。”“时下当妈标准”要“下得了菜场,上得了课堂,教得了奥数,改得了作文,挣得了学费,付得了消费。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绪崩溃,熬得过岁月沧桑!”

就在本月六一刚过,《半月谈》发表报道称,中国小学,正在上演残忍的“拼妈风”。记者在采访中就发现,“拼妈比赛”的起跑线越拉越前。即使在幼儿园,一块蛋糕、一张贺卡,也成了考验妈妈的“关卡”。替孩子做手工作业、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组织同学间的聚会,甚至帮老师发表论文……一切莫不都成为现实中“拼妈”的手段。媒体发问,当这些成为妈妈们竞争比拼的选项时,她们该如何自处并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妈妈该如何自处,并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但“拼妈”之所以会成为一种流行,其背后的种种缘由却不难被看见。

妈妈们的主动合谋

应该承认,“拼妈”会带给母亲们带来更多的负担,对于孩子本身的教育效果,它同样未必就显得效果良好。多位教育界人士认为,要为孩子打造一个性别平衡的成长环境,不仅需要更多男性教师的加入,还需要孩子的父亲更多参与孩子成长过程。报道中亦提及,有的妈妈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从而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大压力;而过于集中于母亲身上的教育责任,也很容易导致下一代“阳刚”气质的缺失。“拼妈”现象虽然包含焦虑,但终究不是正常的事情。它要被关注,更要被改变。

正因为如此,反省“拼妈”现象,绕不过去的同样还有妈妈们自身的因素。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无论是被动“拼”,还是主动“拼”,妈妈们“见贤思齐”的心态基本一致——“小时候,自己的妈不懂这些,如今我也生了女儿,就想在她长大之前,能尽自己全力为她多做些准备工作,让她的人生更好、更幸福,将来不留‘如果当初我妈知道就好了’的遗憾。”

有社会学者对此专门撰文指出,不能说“拼妈族”们都是懒女人,但必须得承认,在很多方面,她们是“懒”的。比如,她们对工作未必上心,也未必努力,甚至她们的社会角色可能都是模糊的,她们的内心也不够强大,生怕别人说自己是个无趣的人。于是,就夸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乃至心血全部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事实也未必如她们所说的那么夸张。

同样也有人指出,在成人的眼里,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原来,只要把别的孩子比下去,自己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很多家长,很多年轻的妈妈们天天念叨着培养孩子的自信,殊不知培养的理念也许是歪曲的:她们很少让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纵向比较,却习惯于和其他孩子横向比较。为了把其他孩子比下去,只能先累自己,然后再累孩子。于是,“拼妈族”们都变得神神叨叨,她们丝毫不觉得自己偏执,反而都认为自己是“教育专家”,别人稍微一质疑她们的教育理念,她们立刻会反驳:你,懂什么?

很显然,虽然“拼妈”现象中的妈妈总是在感叹自身之累和身不由己,但至少在外界看来,这样的抱怨显得有些名不副实。因为“拼妈”现象中的不少妈妈,其实只是为了相互攀比主动参与,且这样的教育方式本身就存在偏差,不过是将教育压力在孩子和自己之间传递。

“拼妈”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从某种程度来说,“拼妈”现象不过是一种流行的社会文化,既然是流行的文化,自然也有着社会性的发生根源。

“社会排斥”是一个媒体经常提及的概念。所谓社会排斥,即指一些个体因为贫困或缺乏基本能力和终身学习机会,或者因为歧视而无法完全参与社会,处于社会边缘的过程。由于社会排斥现象的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能力贫困也就难以避免。贫困与个体的能力密切相关,也跟社会公正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由此媒体得出结论:当一个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排斥”现象,或者说存在着严重的能力贫困问题,那么,阶层的固化几乎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一旦阶层固化,贫困将形成代际间的传递,进而出现“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毋庸置疑,这一定不是一个理想的公平社会。

这其实也即所谓的马太效应: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我们身处的社会,“社会排斥”现象与马太效应是否已成为一种事实?对此或许尚不能轻易地下以结论,但每个人对此无疑都有或多或少的感受。几年前,我们谈的是“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在一起喝咖啡”;今天,我们依旧在谈“一套房子就可以招安一个青年”。社会在发展,但贫富差距在拉大,社会资源也呈现出不同的分配趋势。许多社会中下层人士因此产生沮丧感与失望感,与此同时,教育无疑成为了最重要的上升渠道。

若隐若现的社会落差、最重要的上升渠道,当两者邂逅,那么衍生出的就必然是妈妈们的紧张,与对现实教育的格外重视。关于寻常人因此产生的教育紧张感,此前谈得较多的是“拼爹”现象。“拼爹”现象之所以动辄引发愤懑与不满,正是因为其抹杀了教育本身的流动功用,让“社会排斥”与马太效应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拼妈”现象虽然在以完全不同的形式而出现,但当它成为关注性的话题,其实与“拼爹”现象所指向的社会焦虑感并无二致。那就是她们希望经由教育途径来最大程度地实现子女的社会性上升与流动。

答案至此其实已经清晰明了:“拼妈”现象的产生,其实缘于教育资源本身、妈妈们的过于攀比、社会上升艰难等多重因素。恰缘于此,要纠偏过度的“拼妈”行为,要做的工作仍旧是我们曾经无数次所谈及的。就教育层面而言,要加快教育资源均等化改革的步子;就妈妈们本身而言,尤需理性的教育态度;至于社会层面,尚需最大程度地杜绝因此带来的客观不平等,或用法制或用刚性的规定,重新找回社会过程中的公平。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