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垃圾焚烧学

yangguangbaodao 2014-06-19 17:42:04 刘浩睿/特约撰稿人 总第174期 放大 缩小

 

江南有句民谚叫“苏空头,杭铁头”,说的是杭州人性格刚直强硬,不易低头。2014年5月,一场由焚烧垃圾引发的风波让世人见识到了杭州人的“头”到底有多硬。

中泰乡,地处杭州市余杭区,距杭州市中心约25公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除了以竹笛和苗圃两大产业闻名外,出产的茶叶也质量上乘,色香味丝毫不逊于著名的西湖龙井。如此平静安详、风景秀美的小镇,却成了风暴的中心。事件的导火索是,杭州市政府规划在中泰乡九峰村建造一座日烧3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旦建成,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为抵制建厂,大量居民聚集抗议,直至发展成围堵高速,打砸车辆的暴力事件。据杭州警方官方微博事后通报:“余杭中泰事件中53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拘,11名违法犯罪嫌疑人主动向警方投案。”环保类群体性事件近年屡见不鲜,但如此大规模刑拘参与者,尚属首次。

“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5月12日,中泰乡,杭昱公路余杭收费站1000米左右的距离内,停着数十辆警车和警用大巴,超过500名防暴特警设立了警戒线。他们头盔、盾牌、警棍齐备,全副武装静静肃立,阻断了通向九峰村的杭徽高速公路桥洞。

几百名村民三三两两围在附近,地上还能看到标语和传单的碎片,两块已经被折断的白色硬纸板上写着:“强烈要求严惩贪腐官员,还我美好家园。”那些被损坏的道路隔离桩和栏杆,以及“前方人员聚集请减速慢行”的行车指示牌,都在告诉人们,前天暴烈的冲突尚未远去。

据媒体报道,5月10日中午,上万名附近居民堵在高速公路的桥洞下和收费站附近,高喊口号,要求停建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厂。随着人群的情绪越发激动,居民冲向了杭徽高速公路,而一旁待命的特警则冲向了居民。

当天傍晚,一位老太太和一个小姑娘被打死的传言在聚集人群中传开,传闻火上浇油。从19时到23时,居民掀翻了近十辆警车,还有一辆移动通信车。

11日下午,杭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5·10事件”情况,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立毅表示,全程确保群众知情权,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成能求取最大公约数的项目。余杭区方面称,该项目在没有履行完法定程序和征得大家理解支持的情况下,一定不开工。

一场典型的“邻避运动”暂时告一段落,“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诉求得以实现,居民们似乎胜利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和国内众多城市一样,垃圾处置已成为杭州城市管理的“四大难题”之一。据杭州市城管委统计,近年来,杭州主城区生活垃圾每年增长量在10%上下,但杭州的垃圾处置能力7年来没有任何增长。今年一季度,杭州每天平均产生生活垃圾8400吨,刚刚过去的3月份,最高一天的生活垃圾达到9700吨。

垃圾不在泰丰烧了,可终究得处理。该怎么处理?在哪儿处理?那里的居民会同意吗?

国外经验好,但那是外国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足马力建设垃圾焚烧厂。一旦有民众质疑,官方一般会搬出国外的经验,拿日本、欧盟说事儿。

垃圾焚烧确实是目前最好的废物处理方法,它有很多优点,包括:省空间,烧完后的垃圾只有原体积的10%~30%;高温下杀灭细菌,可以处理医疗垃圾;费气经过处理能实现较彻底的无害化;焚化垃圾所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等。

垃圾焚烧在国土面积小的国家尤为常见,如日本等。丹麦和瑞典一直是一百多年来利用焚烧垃圾产生能量的先驱者,其焚化炉连接邻近热电设施,以供应该区的供热系统。2005年,丹麦的垃圾焚化供应了国内4.8%的电力以及13.7%的取暖消耗。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尤其是荷兰、德国和法国极度依赖焚化来处理城市垃圾。美国联邦政府和24个州政府现在已承认经新型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的垃圾为可再生能源,可以享受政府补贴。

但这并不足以打消国内民众的疑虑,“中国垃圾焚烧厂不靠谱”、“国外经验好,但那是外国”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心头。

这种忧虑也并非毫无道理,垃圾焚烧在国内的现状大都不尽如人意,中国垃圾焚烧厂排放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分别是电厂的四倍和五倍。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维护费用很高,很多厂是不会安装的;对其他高毒性副产品的处理也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处理;某些工厂的二恶英排放量比美国的同类工厂高出24倍。工厂的经营者们为了效益,还偷偷往焚烧的废物里加煤。一系列法规的不靠谱、监管的不靠谱、工厂经营者人品的不靠谱……使普通老百姓未能受其益反而受其害。

其次,高效率的焚烧对上游的垃圾分类要求也极高。目前国内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虽然政府已经倡导了好几年,但是民众对垃圾分类依旧没有意识,虽然现在的垃圾桶都分成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物,但是随便问个路人,根本说不清楚什么是可回收,什么是不可回收,香蕉皮一类的厨房垃圾扔到可回收垃圾桶的景象屡见不鲜。

“不会哄女生”就建不了垃圾站

在5月12日的《新闻1+1》中,评论员白岩松似乎已经对这个论题感到厌倦,在进行了一系列点评后,又回到了老话题——“PX等公共项目决策者智商高情商低”,政府不能只重方法,还要有态度。

使国内垃圾焚烧工艺媲美国际是方法,打消民众的顾虑则主要看态度。

近几年“邻避运动”频发,大到PX、核电小到手机基站再到垃圾焚烧站,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模式,不过是换个马甲反复上演:某地某项目上线,网上线下骂声一片,政府出面辟谣言,民众上街散步。

在一个电视节目中,某小区的部分居民坚决反对在小区内建手机基站,理由是恐惧辐射。大妈们提出了四点要求:小区不可建基站,手机不能无信号,不能各方面全面证明完全无害就是有害,解释不能复杂否则听不懂。

这场景只要是谈过恋爱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民众和政府恰似热恋中的小情侣,民众是女方,政府是男方。女:你给我解释清楚!男:你听我解释……女: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男:爱听不听。女:你都不关心我!

老百姓正在气头上时,政府不如做一个贴心的“暖男”。道理千万条,日后慢慢讲,先哄好才是硬道理。此时讲什么道理都是牛头不对马嘴,于解决问题而言都是南辕北辙。

一个巴掌拍不响,在公共事件中,公众应如何与政府讲道理?如何从“闹事”、“造反”的抗争模式走出,升级到公民抗议的文明方式中来?这同样值得深思。

余杭事件中,当地居民听到施工消息,迅速收集数万份反对签名,这一步高效且理性,其后堵截施工车辆的做法也值得同情,且并不违反法律。只是由于政府应对失当,双方理性交流的大门被关上了。群情汹涌之下,居民从和平抗议切换到了暴力抗争阶段,以求制造影响,逼停政府施工。当抗议从施工地转到省道和高速公路,掀翻汽车、警车,攻击公职人员,民众就站到了法律的对立面。

群众在收集签名阶段,不妨邀请具有公信力人士与地方政府交涉,对居民约束纪律,安抚情绪,同时邀请专家介入,保证与政府沟通时的科学。如政府拒绝对话,抗议方仍应努力沟通,同时部署人员制止施工,但不采取暴力手段。

通常情况下,博弈到了这一步,民众已拿到了和政府“谈判”的资格,对政府而言“坐下来谈”已是最佳选择。如果地方政府确实“情商太低”,一意孤行,对于居民来说,“散步”表达抗议是有效的办法。随着危机加重,“散步”地点可以选择,但无论如何,省道和高速公路绝不是“散步”的地方,靠制造混乱与危机达到目的,绝非公共危机的解决之道。

如何学好垃圾焚烧学,还需要政府和民众的一起努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