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激发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

yangguangjujiao 2014-06-03 17:58:55 李 妍/特约撰稿人 总第173期 放大 缩小

 

“如果银行业不改造自己,我们就来改造银行业。”马云一句话引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金融“活水”,打破了银行的暴利垄断,让互联网金融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老百姓通过“余额宝”、“百度理财”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存留资金,不仅能拿到“利息”,而且和银行活期存款利息相比收益更高;随着“余额宝”迅速壮大,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纷纷面世……

多年坐收暴利的垄断市场被打破,注定了互联网金融这个外来介入者的发展难以顺风顺水。舆论空间中,“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呼吁应“取缔余额宝”的声音开始不绝于耳。制度管理紧随其后。今年3月,央行紧急暂停支付宝、腾讯虚拟信用卡业务。银行同样也在围追堵截,用户将钱便捷汇集到各种互联网“理财宝”的难度正在加大。工行、农行及建行等商业银行纷纷收紧了快捷支付转入的额度限制,力度最大的直接从无额度限制调整到单日不超过5000元。多重挤压下,互联网金融开始有点举步维艰。

步履蹒跚中,互联网金融也许会柳暗花明。5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其中明确指出,引导证券期货互联网业务有序发展,建立健全证券期货互联网业务监管规则。支持证券期货服务业、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产品、业务和交易方式。支持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参与资本市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扩大资本市场服务的覆盖面。

新“国九条”将互联网金融对资本市场的作用列为一个执行和落实条款,说明从国家层面已经肯定了互联网金融对中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的意义。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互联网金融也理应成为金融改革的“鲶鱼”,成为激发传统金融业与时俱进的动力。

互联网金融“鲶鱼”搅动市场

多年坐收垄断暴利的金融巨头们不会想到,打破市场通吃格局的,不是内部的改革者,而是来自外部的搅局人。自2013年互联网金融政策有所开放以来,互联网公司这个金融市场的局外人,依靠自身独具的技术手段优势,开始在金融理财市场上大展手脚。从承销基金、参股金融公司,到直接向市场发售理财产品,尽管互联网金融业务相比整个资本市场来说占比不多,但因其效率极高、受众极多、风头极劲,一时引发市场震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26日,余额宝用户数突破8100万,已超过了A股股民的数量。显然,各种理财“宝宝”们的出现已掀起了一场全民理财运动,对传统金融银行界形成逆袭之势。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理财“宝宝”们之所以迅速受到市场垂青,就在于“银行存款利率跑不过CPI”的情境下,互联网金融为广大中低收入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理财之门。

在当前利率行政管制的情形下,加上民间投资渠道单一不畅,老百姓常直言“钱存银行太不划算了”,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35%,根本无法与同期物价指数涨幅相比。虽然各商业银行已推出品类繁多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但动辄5万元起购、不可中途赎回等高门槛,还是把许多中低收入者排斥在了门外。

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则为用户闲散资金投资打开了全新的空间。人们不仅可以便捷地投资互联网理财产品,还可以随时赎回资金用于消费,投资门槛很低,且从既往收益率观察,这些“宝宝”的投资回报甚至优于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对社会小额闲散资金极具吸引力。

事实表明,那些过去不被商业银行所重视的小额闲散资金,在经过各种理财宝汇集之后,显现出不可小觑的规模效应,形成互联网金融的博弈优势。依靠更方便快捷的技术和极低的门槛,互联网金融不仅迅速抢占了存款市场,更在货款、支付等银行的核心业务中,抢占到了市场份额。一潭死水的传统金融领域,终于被互联网金融这条“鲶鱼”搅动。或许,传统金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被挑战与被抢占的危机。

传统力量反戈一击

市场被抢滩,垄断被破除,银行在金融界的霸主地位被挑战,传统金融自然无法坐视不理。

舆论首先开炮。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撰文炮轰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呼吁应“取缔余额宝”。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各种理财宝汇集起来的资金,最终的走向仍是银行。通过把汇集起来的巨量资金存入银行,理财宝们获得了协议存款的优势,既不必缴纳存款准备金,提前支取也不必支付罚息,比一般存款享受更大优惠,理财宝们得以向银行开出高价。也就是说,当前各种理财宝高盈利回报,是通过挤压传统银行坐享的高利差空间得到的,这致使商业银行不得不以更高的成本去吸储。

既被抢了业务,资金使用成本还提高了,银行自然会反戈一击。3月,工、农、中、建四大行相继下调了银行卡快捷支付网上消费及转入余额宝的额度,最低调至每日单笔不超过5000元。随后,工行率先减少与余额宝的支付接口,这意味着某些转接交易难以成功。马云声称,这是支付宝“最艰难的时刻,也是最光荣的时刻”。

事实上,在此之前,制度管控已开始行动。3月13日,人民银行紧急下发文件,暂停支付宝和腾讯的虚拟信用卡,暂停二维码支付服务。在名为《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和《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草案中,央行限第三方支付转账单笔不得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对个人消费规定单笔不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超过1万元。市场将此举解读为“互联网金融遭叫停”。

种种迹象表明,这就是一场“零和博弈”。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互联网金融本来完全可以成为金融改革的“鲶鱼”,去激发传统金融实现创新,自我改革,提升效率,形成与时俱进的动力。但利益受到冲击,抱守既有暴利的传统力量无疑是会绝地反击,这决定了,很多时候,打败你的往往不是技术,很可能仅仅只是一份文件。

互联网金融要规范不要大棒

不必讳言,余额宝们将汇集的资金作为协议存款,投资于银行间市场,不必缴纳存款准备金与提前支取不罚息,的确有套利之嫌。但这仅仅是制度漏洞本身导致的,互联网并非原罪。

要看到,无论是从资本的角度,还是从渠道和效率,互联网模式带来的金融“活水”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正面力量,这对资本市场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互联网模式带来的竞争,不仅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打通证券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对接。事实上,互联网本身具备的优势,也正是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比如互联网的大数据,互联网习惯给相关人或产业对接相关产品,这有助于资本市场形成专业、细分服务,可以更有效地服务于投资、融资群体。事实上,互联网金融自由、开放、低门槛与普惠的特征,也是以广大普通民众为代表的中小投资者的重要投资渠道。

或正因如此,以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为主旨的新“国九条”,才将互联网金融纳入进了具体执行和落实的条款。这对近来饱受打压、陷入低谷中的互联网金融,无疑是提神醒脑的政策红利。

这其实也在提醒我们,面对作为新生事物的互联网金融,相关方面不妨以包容与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对它创新的一面,要不怕竞争,不吝鼓励,尤其在利率市场化即将放开的当下,更应该让具备创新基因的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改革的排头兵,去驱动改革,搅动市场。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激进和浮躁的一面,则不妨尽快勾勒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边界。比如设置第三方支付身份识别、信息安全等技术安全达标标准。对于余额宝们套利的情况,则要从根本上健全基础货币发行体制,对所有货币基金一视同仁,这样,各类“宝宝们”的收益也将回归常态。

只有通过有的放矢地编织监管框架,要规范不要大棒,互联网金融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市场功效,获取合理而非畸高的回报率。而面对市场搅局者,传统金融只有通过强化竞争意识、提高资产管理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才可能在市场站稳脚跟。但无论如何,广大公众都应该是这场变局中的受益者,这不仅体现在人们将获得更多的合作机构选择权、更加丰富的金融创新产品、更贴心到位的金融服务,而且普通公众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及话语权,也应该通过市场竞争得到根本扭转。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