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出境游如何不再被“指控”

yangguangjujiao 2014-05-20 14:48:03 陶短房/特约撰稿人 总第172期 放大 缩小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不时传出和中国游客有关的不文明传闻,常被提及的包括涂鸦、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说话、争抢座位、不知礼让、在酒店大堂或餐厅里喧哗等等。这类传闻“出口转内销”后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有人将之归结为“民族性”或“大环境毒害”;有人却认为是“少见多怪”,觉得是老外对中国人失之包容所致。而近日香港“儿童当街便溺”和台湾“路客自动扶梯抢行”争议,由于网络、媒体和众多名人的参与而放大,让“中国游客素质”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后,如此众多、如此频繁的不文明“指控”?

中国游客远非“最不受欢迎”

事实上,世界各国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这种从“不文明”到“文明”的过程。中世纪末期,当时闭塞、落后的欧洲旅行家抵达正处于鼎盛期的埃及亚历山大时曾感慨“和阿拉伯人相比我们仿佛野蛮人”。如今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两个游客群体的印象却仿佛颠倒了过来;上世纪70年代,日本游客在欧美扎堆抢购奢侈品,结队光顾“红灯区”和夜店,酒后作出不雅举动,也曾屡屡成为当地传媒嘲讽的对象。当时也有海牙、布鲁塞尔某些夜店用日语标注“文明守则”的报道,而如今日本人却成为国际游客中讲文明、守规矩的典范;韩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游客素质参差不齐”时,也曾客观指出,十多年前大批韩国游客刚刚走出国门时,也曾给外国人以“不守秩序”、“喧哗吵嚷”的负面印象,但随着文明行为的普及和教育水准的提高,以及出国旅行的司空见惯,这种现象如今已变得少见。2012年9月7日的《今日美国报》就曾指出,中国游客今天出现的问题,和60年代的美国人、70年代的日本人如出一辙,是出国旅行达到一定数量、而文明程度尚不及同步提高后的必然结果。

还有一些行为、现象在中国司空见惯,不以为非,在国外却不合适。如去年德国有媒体抱怨中国客人在自助餐厅不讲究取餐秩序,用餐时大声说话、高声接手机,或发出很响的声音。这些行为在中国餐饮文化中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西餐厅里则不妥。事实上,欧美传统西餐厅很少有类似中国那样的大台面、大场地,灯光很柔暗,环境也较安静。俗话说“入乡随俗”,姑且不论这些风俗孰高孰低,在别人那里做客,守别人的规矩也是常理。这些因风俗差异而致的不文明现象,只消带队者事先打个招呼,或游客间相互提醒,就会避免很多尴尬。

认真地说,中国游客远非“最不受欢迎”。实时旅游信息网站Triposo2013年5月18日的“全球游客素质调查”所得出的“最不受欢迎游客来源国”排行榜中,中国仅列第四(当然这也不光彩),而美国则高居第一,3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人是全球最令人讨厌的游客(更讽刺的是这么认为的美国受访者比例高达44%,比平均数还高得多)。加拿大CTV电视台曾评论称,美国游客在类似评比中长期“名列前茅”,以至于许多美国游客在国外喜欢冒充加拿大游客。

美国LivingSocial网站曾评论称,中国人在国外不受欢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不讲公共秩序,在公共场合总是拥挤、争抢,排队不守规矩,在机场和海关等场合争先恐后,争抢酒店和餐厅各种免费资源,登车、登船不讲先后次序、争抢座位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奇迹令数以百万计中国人在很短时间里从穷人变成有能力出国旅游的中产阶级,并产生了绝对数量可观的百万富翁,这些人随着外国签证的越来越容易获得,而充分享受其在海外度假的快乐,但他们“缺乏海外旅游的经验”,许多被外人所嘲笑的“恶习”,其实正是这种缺乏经验的表现。

接受暂时的“不适应”

哈佛大学亚洲法律协会联合总裁大卫·威尔蒂姆曾在中国当过和平队志愿者,并长期生活、工作于北京、重庆和香港。在他看来,中国游客数量近年来陡增,这样大的人数基数总会出现些问题,因为虽然不文明的游客只占很小的比例,但绝对数量却是很可观的,而且“外国其实也尚不习惯一下子接待如此巨量的中国游客,更何况这些中国游客的文化和传统还如此不同”。在他看来,“时间的流逝和GDP的增长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因为他发现“进入后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很善于自我约束和客随主便”,这和美国人的我行我素是很不同的。因此假以时日,中国人很可能变成更聪明、更讨人喜欢的游客,并对各种旅行规则及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了如指掌。当然,这需要时间,“恐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美国人和中国人要在‘最招人讨厌游客排行榜’的领先位置上齐头并进了。”

英国《每日邮报》和加拿大CTV电视台在评论中国游客“节礼日大抢购”时无序表现时坦率指出,部分东道主商家不仅想方设法招徕出手大方的中国客人,还特别营造抢购的氛围,制造一些刺激消费欲的噱头,中国人在其商店、柜台上的“挤”和“抢”,其实未必不是这些嘴上抱怨不断的商人们所乐意看到的。不仅如此,一些“挤”和“抢”其实根本就是很正常的,如圣诞、新年消费周各主要商场的拥挤和争抢,本就是欧美的传统习惯,只是如今多了远道而来的中国人,而后者又对在西方购物充满好奇心,用新闻照片和电视镜头刻意渲染“中国人在抢购”,其实是有些片面的。

也有一些所谓“不文明现象”,其实是某些国内“思想家”臆想的“洋规矩”,对这类“民族劣根性”的“反思”、“批判”,通常是国内热火朝天,国外却莫名其妙。2012年4月《法国看板》杂志就曾指出,中国人有时过于要面子,一些国外旅游网站进行的调查反馈中,对中国游客的负面评价,中国本国媒体和公众对此的议论总会比境外多得多、热烈得多,而最激烈抨击这些不良行为的言论,往往恰出现在中国人自己口中和笔下,和美国人“笑骂由人,我只要自己舒服就行”的满不在乎不同,中国人是很在乎自己在外国人眼中形象的。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在走向开放、走向国门外之际,都会有种种不适应(包括自己对外界的不适应,和外界对自己的不适应),罗马人之于希腊,俄罗斯人之于荷兰、法国,日、韩国人之于欧美,莫不有这样一个过程,讳疾忌医不可取,刻意夸大,并动辄将个体行为说成“民族性”同样不可取。

文明素养需要潜移默化

文明素养的进步并非旦夕之功,而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背诵几句诸如“五讲”、“四不”的文明行为规范不难,将良好的言行习惯化,变成生活中不假思索就会自然遵循、不这样做反倒浑身不自在的下意识本能,才是最难做到的。事实上,许多国人在国内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前述种种不文明行为,其在海外旅游时的种种,不过是将国内的不良习惯带到国外。游客不是“纪律部队”,对一些不文明却并不违法的小节,强制他们可以如何、不可以如何,一来难以约束,二来即便约束也只能是挂一漏万。对这种行为,惟有加强全社会的日常文明修养,国内日常生活中文明行为普及、不文明行为消失了,“丢人丢到海外”的尴尬也自然就少了。

那么,中国游客自己又该做些什么?

首先,文明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习惯。如果习惯了文明,再去做不文明的事,反倒会觉得不舒服、不自在、不方便,每个人都应在国内、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积累、培养文明的习惯,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公共场合行为规范,只有习惯成自然,才能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得文明、得体;其次,对自己即将前往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习惯禁忌多加了解,“入乡随俗”的道理,其实正常人都懂,但至少要了解“乡”和“俗”,才能知道该怎样去“随”。在很多时候,国门之外的不当行为并非出于有意冒犯,而是出于对当地风土人情、行为规范的无知。

至于由政府、外交机构或窗口部门印发“文明出游须知”、“中国公民海外文明规范”之类材料,或进行相应教育,效果恐怕未必理想,毕竟,文明的言行、举止,是要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养成,“物化”的条文、规范挂一漏万,且不具备真正的约束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关方面更应该做的,是通过法律法规、社会行为规范的配套,在国内营造有利于文明习惯、风气形成、提高的氛围、土壤和规则,以及更客观、全面地向即将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介绍目的国信息、情况、法规、风俗和禁忌,使游客们对“怎样文明旅游”心中有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